■王 潔
2005年以前,陽煤集團只有一家化工企業——威虎公司,專門生產礦用炸藥,產銷量8000噸。2017年,陽煤集團化工企業已經發展到了24家,橫跨4省13市,生產裝置156套,產品種類80余類,年產能1580萬噸,年營業收入600億元,實物年產量915萬噸。2018年,陽煤化工集團位列2018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第18位。
然而,輝煌的鑄成,絕非一蹴而就。
十多年來,無數陽煤化工人踏著改革開放的節奏,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化工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用一個個產品、一項項科技成果支撐著產業闊步前行。
2005年左右,煤炭市場正處于疲軟期,陽煤高層清醒地認識到,單一產業發展,難以順應市場潮流;企業將難以擺脫市場周期性震蕩的影響。怎么辦?集團從實際出發,選擇進軍煤化工產業,進一步延伸煤炭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企業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但是發展煤化工產業,最缺的是技術、人才,陽煤高層領導經過決策,決定采取并購重組的方式,立足于企業產業基礎,立足于企業固有的原料優勢,迅速把煤化工產業做大做強。
自此,陽煤吹響了大舉進軍煤化工產業的號角——
2005年,陽煤化工的第一個項目——10萬噸聚氯乙烯、10萬噸燒堿項目開工建設。2006年,陽煤兼并重組三維集團,化工產業銷售收入達21.5億元,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2008年,陽煤又利用上下游企業關系,先后控股豐喜集團、參股正元集團,并購重組齊魯一化、深州化肥、恒源化工、巨力化肥。
“整體算賬后發現,2008年收購的這6家化工企業并購投資用了13.9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11.2億元,這個投資收益算是很高了,對以后發展煤化工產業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标柮杭瘓F公司副總工程師、化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志武說。
化工產業規模急劇增長,產業版圖快速擴張。2010年,集團公司托管太化集團,并于第二年啟動清徐化工新材料園區項目。僅3年多時間,陽煤化工產業便迅速在華北崛起,化工企業發展到15家,產品涉及農用化工、基礎化工、精細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80多種,年營業收入逾200億元,在山西省煤化工領域占據主導位置。
“十二五”以來,是陽煤化工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階段,陽煤化工產業全面進軍化工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等領域,成為陽煤的支柱產業。
2012年以來,和順24·40合成氨尿素項目、昔陽40萬噸/年電石項目等先后建成投產,標志著傳統煤化工進一步發展壯大。
2016年,化工產業管理局撤銷,成立化工集團,實現化工板塊產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將“管家”變為“東家”。還是這一年,新建項目陸續開車——滄州正元60·80尿素項目、恒通化工3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項目按時達產達效,取得良好經濟效益,成為陽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型的重要標志。
2017年,化工新材料順利產出優質己內酰胺,標志著全省目前投資最大的化工項目順利投產。另外,國泰新華產出高品質BDO,其純度為99.75%,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深州乙二醇、壽陽乙二醇實現高負荷穩定運行,全年貢獻利潤2億元以上,成為化工系統新的利潤增長點。恒源PC項目等前期工作積極推進,效果明顯。
2018年,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陽煤化工再加力,前行的步伐不停歇——按照年初化工集團“三會”制定的目標,天津大學、惠生工程合作的1000噸/年甲醇制乙醇中試裝置正在壽陽化工完成10萬噸級工藝包的設計工作。丁二烯氰化法制備己二腈技術已打通全流程,正在進行1000噸/年中試裝置的工藝包設計和部分現場工作。中試裝置建設方面,1000噸/年PVC特種樹脂中試裝置在昔陽化工建設完成,年內進入調試運行;合成氨馳放氣制備甘氨酸技術開發已搭建完成10至100噸/年放大實驗,優化工藝參數,正在設計1000噸/年甘氨酸示范工程裝置。
如今,一個又一個現代煤化工項目拔地而起。“烏黑的煤炭經過這些項目變成了無色或有色的化工產品,身價也從每噸幾百元飆升至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瘪T志武介紹,“經過努力,化工產業的年營業收入已經從2008年的63億元升至2017年的600億元,增長近10倍,實現了從小到大的飛躍。”
效益不斷增長的背后是陽煤化工人對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造創新。
“陽煤化工產業目前正處于爬坡階段,總體向好,但任務艱巨,經濟壓力巨大,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瘪T志武介紹,“近年來,我們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與國內外頂尖技術研發團隊合作,在煤氣化爐、煤層氣提純和綜合利用、催化劑、超重力技術應用等領域聯合進行技術攻關,重點突破化工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行業難題,目前已取得諸多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填補國內空白的創新成果。”
目前,化工集團擁有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6個省級技術中心、280多項專利技術,設有獨立的化工研究院、設計院以及化工裝備制造企業。
為提升陽煤化工整體氣化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一方面由陽煤化機、豐喜集團和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北京清創晉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歷經十數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二、三代晉華爐,其中晉華爐3.0技術,成功解決了高灰、高硫、高灰熔“三高”煤的氣化難題,實現了兩個全球第一:全球首次將“水煤漿+膜式壁+輻射式蒸汽發生器”組合,并成功實現工業化;全球首次將原氣化爐通過改造,直接升級為更高效、可靠的聯產爐,開創了新型煤氣化技術改造的先河,還被評為中國煤化工行業的“國之重器”。另一方面與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GTI)合作開發R—GAS煤氣化技術項目,入選國家工信部“2017年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為解決“三高”煤低成本氣化難題提供了陽煤方案。
此外,甲醇氨氧化制取氰化氫技術、甲醇苯烷基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丁二烯直接氰化法制己二腈催化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利用合成氨馳放氣或煤層氣制備甘氨酸技術開發項目,促進國內甘氨酸技術更新換代,擺脫高端甘氨酸的進口依賴;CPVC特種樹脂工藝技術開發項目,已研發成功10余種PVC專用樹脂和CPVC特種樹脂,昔陽化工正在建設1000噸/年中試裝置;甲醇制乙醇新技術開發項目正在建設1000噸/年中試裝置;甲醇苯烷基化技術開發項目正在設計中試裝置及工藝包。
作為“科技興企”的一個重要部分,陽煤化工在科技成果轉化上也好戲不斷。
——2007年以來,正元集團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JR2400、JR2600、JR3000系列氨合成節能技術,ZY型等溫變換技術,直接裝填還原態觸媒技術等一系列氨合成綜合技術,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自主研發的直接裝填還原態觸媒技術的開發及應用為國際首創,節省一次開車費用,保證了氨合成觸媒的活性,目前已在行業內多家合成氨企業推廣使用。
——2008年,齊魯一化獨立攻克的丁辛醇生產技術與國外技術相比,具有產量大幅度提高、消耗明顯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等競爭優勢,是當時國內外最先進的工藝技術。
——2013年以來,恒通化工在氯堿行業首家建立了甲醇制烯烴—乙烯法聚氯乙烯產品鏈,實現了清潔生產,提升了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恒通化工圍繞MTO生產裝置開展技術創新,先后開發了含堿廢液處理工藝、綜合污水分質處理工藝、乙烯液化、灌裝系統技術改造等,降低了產品消耗,實現了裝置的高產穩產,成為科技創效的典范企業。
肩負新使命,奮進新征程?!啊濉髢赡辏柮夯ぐ凑諊夷茉磻鹇院彤a業結構調整方向,結合集團公司‘127’發展戰略,以打造煤化工行業龍頭企業為目標,堅持技術、產品、體制機制‘三大創新’,全面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形成集團內部產業循環、產業內部產品循環、企業內部物料循環的‘三大循環’發展格局,努力將化工集團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型化工企業集團。”馮志武仔細盤算著未來的發展。
做大做強乙二醇產業。依托現有總產能60萬噸/年的三個煤制乙二醇項目,加快建設平定二期、齊魯一化新建乙二醇項目,使得集團公司乙二醇總體規模達到120萬噸/年以上;以建設氣凝膠高新材料為契機,與國內下游企業合作,完善乙二醇產業鏈,發展下游功能性聚酯纖維產品和特種樹脂等其他高附加值化學品。
向下延伸化工新材料。以化工新材料和國泰新華現有公用工程為基礎,用小投資撬動大收益。國泰新華向下延伸建設下游10萬噸/年γ—丁內酯項目;化工新材料延伸建成20萬噸/年尼龍6和20萬噸/年尼龍66項目;恒源化工建設10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未來,陽煤化工產業將形成尼龍工程塑料系列、聚碳酸酯、乙二醇和1,4—丁二醇下游聚酯等多條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產品將占據陽煤化工的半壁江山。
做好搬遷改造產業升級。依托陽煤化工現有研發創新科技成果,利用晉華爐、R—GAS氣化爐對陽煤化工現有氣化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加快建設平原化工30萬噸/年環氧丙烷項目,以及齊魯一化48萬噸/年多元醇項目等,推動企業在升級改造、搬遷入園過程中實現轉型發展。
“十三五”末,陽煤集團再一次鎖定了新的目標———化工產品產量將達到1600萬噸/年左右,其中傳統產品660萬噸/年,現代煤化工產品410萬噸/年,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品530萬噸/年,傳統煤化工比例降到30%以下。
壯闊東方潮,揚帆新征程。10余載風雨砥礪,走過萬水千山的陽煤化工人,仍需不斷跋山涉水,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團結一致,實現化工產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為把陽煤化工建設成為山西省能源發展的排頭兵、經濟轉型的新榜樣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