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越
摘要:明朝的統治被譽為“治隆唐宋”,它取得了眾多成就,例如鄭和下西洋,讓中國開始初步與世界對話,“萬歷三大征”,擊潰外敵的同時顯示出明朝強大的軍力,維護了國家與民族的尊嚴。可以說嘉靖帝統治時期是明朝一段較為特殊的時期,雖然統治前期有“嘉靖中興”的好景,但是任用奸相嚴嵩以及多年不朝讓明朝的統治出現危機,在這一時期也涌現出眾多著名人物,例如王陽明、張居正、楊慎、戚繼光、嚴世蕃等。本文選擇了王陽明、楊慎、嚴世蕃這三個典型人物,對他們的性格進行分析,以此反映明朝社會情況,同時對現代社會性格進行思考。
關鍵詞:人物性格 明朝歷史反思 現代社會性格
王陽明是心學的創始人,強調“心即是理”。這一理論是王陽明因直言上疏、遭受貶謫,在流放地悟出的道理,從此成為明代著名學說,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明知會遭受貶謫仍舊敢于直言,這說明王陽明是一個勇于堅持正義、為真理犧牲的人;在貶謫地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悟出道理,提出了對當世、后世有著重大影響的心學,這說明王陽明能夠適應逆境,并且將逆境作為自己的財富。在貶謫結束后,王陽明受到重用,多次平定地方叛亂,并且升任兩廣總督,他將逆境中的經歷與感悟作為自身崛起的力量源泉。
楊慎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楊慎可謂是年少得志的典型,由于自幼受到父親教導,文采出眾受到多位名家的賞識,年僅二十四歲時便獲得殿試頭名,從此登上明朝政治舞臺。“大禮儀”事件可謂是楊慎人生的轉折點,由于自己的立場、觀點與嘉靖皇帝對立,楊慎受廷杖,并且被流放云南,自此開始了三十余年的漂泊生涯。雖然遭受流放,但是楊慎仍舊保持了較為樂觀的人生態度,他人生中眾多詩詞就是在這一時期所寫的,其中便有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仿佛這樣的流放不是罰罪,而是恩賜,它讓楊慎適應這樣的逆境,讓他人眼中的逆境成為自己的樂園,自己可以通過逆境探索自己的道路。
嚴世蕃是嘉靖皇帝首輔嚴嵩的兒子。這對父子在當時的官員、百姓看來是導致大明王朝日漸衰落、嘉靖皇帝不理政事的罪魁禍首。由于嘉靖皇帝不理朝政,因此各項事務都需要由內閣處理,嚴嵩是內閣首輔,處理政事是他的本職工作,但是他自身年老多病,因此,他需要兒子嚴世蕃的協助,可以說這一時期,嚴世蕃代替自己的父親與皇帝成為大明王朝的最高權力者。憑借著年少時的聰慧與父親的提攜,嚴世蕃沒有經歷過逆境,相反,他很早就品嘗過權力的滋味,權力會慢慢腐蝕一個人,嚴世蕃的貪欲因權力而不斷生長,他開始放縱自己的欲望,其所為也愈加過分,斂財與謀害忠良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最終遭到御史彈劾被嘉靖帝處死。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王陽明、楊慎、嚴世蕃人生中的順境、逆境都與皇帝有著直接關系。王陽明、楊慎身陷逆境是因為自身性格造成自己忤逆皇帝,在一些事件上與皇帝站在了對立面,因此他們遭受貶謫;而嚴世蕃的順境則來自皇帝的恩寵,因為他能夠將嚴嵩、徐階等內閣學士無法處理的事務一一進行處理,而且能夠獲得嘉靖皇帝的認可,嚴世蕃也因此能夠平步青云,擁有十分順利的仕途,這充分說明了皇帝在大明王朝中的作用。我國經歷過漫長的封建時期,加強君主專制、集中君主權力是每一個封建王朝都在進行的。明朝廢除了丞相制度,進一步加強了君主的權力。因為反對皇帝,王陽明與楊慎遭到貶謫,陷入人生逆境,因為順從皇帝、討好皇帝,嚴世蕃能夠擁有順利的仕途與權力。由此可見,君王的意志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這是明朝社會最為真實的寫照。
其次,明朝對待思想、創作較為開明。一提起明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東廠和錦衣衛,因為他們是明朝的情報機構,負責刺探百姓、官員的情報,并且監聽他們的一言一行。實際上,這是被影視作品過度渲染的結果,明朝統治者對待思想、創作的態度其實是較為開明的。如果明朝統治者禁止新思想的出現,那么王陽明不敢提出心學,更不敢開院講學。當初他遭受貶謫是因為觸怒了皇帝,但是他的性格幫助他從逆境中走出,提出了心學這一新思想,讓心學在明朝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士子、民眾對心學的接納也說明了心學的合理性,不斷鍛煉著王陽明的為人處世之道。嚴世蕃是奸臣、佞臣的典型,但是他能夠成為權力者包含著深層次的原因,他能夠對眾多經史進行研究,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行為獲得了嘉靖帝的好感。楊慎的詩詞創作是三人中最多的,但是這并沒有讓他有更多的罪過加身,他的隨遇而安讓自己在明朝社會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也讓自己的創作能夠流傳后世。
逆境塑造性格。可以說,王陽明、楊慎、嚴世蕃三人都是成功人士,但是他們的成功體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王陽明體現在貶謫結束后,楊慎體現在被貶謫前,而嚴世蕃則是掌權時。王陽明能夠利用逆境,所以他在貶謫后的為官階段一直可以被認為是成功人士;楊慎遭貶謫前順風順水,但是貶謫后屈從于逆境,無法從逆境中脫出,導致三十年的漂泊,雖然能夠隨遇而安,但是與往年的生活相去甚遠;嚴世蕃沒有經歷過逆境,但是順境讓他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因此,現代社會性格需要通過逆境進行塑造,通過逆境可以真正的檢驗一個人的性格,王陽明、楊慎與嚴世蕃可以被認為是突破逆境、服從逆境與拒絕逆境的典范。面對現代社會的復雜環境,每個人都應該接受逆境的洗禮,在逆境中磨練性格,尋求自我突破,通過逆境進行自我完善,讓逆境成為自身前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陳立勝.王陽明龍場悟道新詮[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2]韓慧清.楊慎的人生哲學與明代士風[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
(作者單位: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