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曼
摘要: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不斷深入開展,“校園貸款”作為其主要構成之一也形成了一定規模化發展。校園貸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貸款,在校園貸短短的發展歷程中,引發了較多社會問題,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關注。本文將以某大學為例對其校園貸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出有效改善其發展現狀的對策,以其能夠促進校園貸更規范、完善發展。
關鍵詞:校園貸 發展現狀 消費
校園貸是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興起的一種新型借貸業務,這種互聯網與傳統借貸相結合的貸款業務在校園中發展迅猛,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有關政策以更好規范校園貸。下面本文將結合某學校進行校園貸發展調查研究,通過對當前校園貸發展現狀的了解,總結其存在問題,最后從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征信等角度提出有效改善策略。
(一)校園貸發展現狀
針對某大學進行校園貸發展情況調查,該調查時間為2017年3月10日至2017年3月18日。調查對象為該大學本科生,包括不同年級、院系學生。
通過調查了解到不同專業學生對校園貸態度沒有明顯差別,其中反對校園貸的占本次調查的22.22%,剩余主要是支持與中立的態度。可見校園貸在大學生消費市場中前景良好。大學生的月生活費情況直接決定其是否要選擇校園貸進行借貸消費。其中大多數學生的消費水平為1000-2000元/月,極少部分學生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在調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欲望較強,而現有生活費水平無法滿足其消費需求,因此校園貸便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消費平臺。另外,為更明確大學生對校園貸平臺的喜好及使用方向也對其展開了相應調查。其中48.15%的學生以傳統電商平臺校園貸業務為主,29.63%學生以分期購物平臺為作為貸款形式,22.22%的學生則通過網絡信用借貸進行貸款。目前“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唯品花”等使用率及信賴度較高,“分期樂”、“趣分期”等購物平臺也初具規模。大學生在進行校園貸時較為謹慎敏感。
在對校園貸的使用目的調查中了解到58.62%的學生通過校園貸進行購物,13.79%學生為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旅游或其他消費。
(二)問題分析
校園貸發展不長,當其市場前景良好,但在校園貸發展進程中存在較多問題。例如2016年河南鄭州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借貸過多,最后因重貸壓力而導致出現的各種惡性事件;2016年、2017年社會上爆出的各種形形色色校園貸等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各方面高度關注。各機關部門對于校園貸發展提出較多意見,希望通過有效法規強化規范校園貸發展。面對社會輿論出現的“一邊倒”情況,當前校園貸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一)重視及強化市場規范
為實現校園貸規范發展首先強化其市場秩序的規范,對當前存在的混亂問題要盡快出臺針對性的法律法規,通過硬性規定引導校園貸發展。例如針對網貸公司應提升其門檻標準,注重對網貸準入標準的核查,并嚴格規范校園貸的借貸程序,明確各項標準,對信用條件、合法及違法條件等都應嚴格界定,提升違法成本。在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督下強化執法力度。其次校園貸企業方面也應注重公關工作。目前校園貸所引發的社會問題較為突出,為最大限度緩解其負面影響應積極進行問題回應,并構建較好公關形象,通過積極宣傳使更大眾對校園貸形成正確認識。同時同行業發展過程中也應加強自律,杜絕形成同行業的惡性競爭。
(二)建立健全征信體系
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有效征信管理,這是增強風險控制有效措施。基于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在各高等院校中主要以數字化管理模式為主,即大學生的信用數據有效記錄在案,包括其基本的繳費情況及獎懲情況。在構建大學生征信體系過程中要將支付寶使用情況、網約車情況等信息也進行錄入,以更全面的征信數據作為依據能夠更精準大學生授信額度,以降低借貸風險。另外,征信體系的建立還應從行業信息角度出發,對行業統一信息共享機制進行構建。以愛學貸、分期樂等為主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聯合向校園貸行業發出自律公約倡議書,形成校園信息聯盟。通過幾家主流的校園貸引導作用,已經初步形成了行業信息共享機制,即抵制惡意套現等不良行為,強化校園貸風險評估能力,促進校園貸更健康穩定發展,并使該信息共享制度在行業內更加完善發展。
(三)注重對大學生的財商教育
在各高等院校中應積極引入財商教育,幫助大學生更全面完善自身的消費觀與價值觀。例如可將某些基礎課程納入到公共課程中,通過有效的財商教育使大學生避免出現盲目借貸問題,也更積極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在基本的金融知識指導下規范消費行為。另外,基于大學生是具有較高素質的特殊人群,在其未來工作中將會獲得相對較高的收入,同時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因此在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增強其消費黏性,通過校園貸與大學生之間形成良好業務關系。所以校園貸并不是始終以校園市場為定位,還應在大學生走向社會后與其繼續開展業務往來。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校園貸提供了基礎條件保障,同時順應當下大學消費習慣,滿足其借貸需求。針對當前校園貸存在的一些問題,應加強市場規范,并注重放貸質量,從校園貸積極意義角度出發,發揮校園貸自身優勢,在關鍵時期抓住機遇,積極轉型,并優化其整體借貸及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曹延洶,肖楠,呂慶濤,肖立東.對校園貸的探究與思考——兼談現代大學生的消費觀[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05).
[2]馬涵,李雪,王曦.大學生校園貸使用體驗的因子分析——以南昌市高校為例[J].現代交際2018,(08).
[3]侯榮燦.新形勢下校園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武漢在校大學生網貸的調查[J].財經界(學術版),2017,(02).
[4]黃麗,徐婉瑩.從國外學生貸款運行機制看我國校園貸發展[J].現代商業,2017,(10).
(作者單位:新鄉市一中實驗學校高三年級6班,指導老師:李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