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曾元
[摘 要]對農村進行改革與建設是我國近些年來建設與發展的目標之一;農村電網計劃是對農村進行改革與建設的主要計劃之一。在實行農村電網計劃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本文將會圍繞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介紹。
[關鍵詞]農村電網;發展現狀;電網改革
中圖分類號:TM7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147-01
前言
農村電網計劃是十三五規劃大豆重點建設目標,最初農村電網計劃是在農村進行試點建設,后來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建設。本文將會介紹農村電網計劃現階段實施的狀況,包括它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并且給出一定的改革方案。
1.農村電網計劃的現狀分析
1.1 農村電網結構薄弱
主要表現在:負荷預測方法簡單粗放,復雜的操作電壓分布重復建設屢見不鮮;變壓器的類型和安裝位置不合適,導線截面基本偏小;布線雜亂,迂回路線;更少的電源支撐,供電可靠性低等。加上各地相對落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新的設備主要用于變電站,而對于事故多發的戶外配電線路并沒有太大的改變。許多線路架設時間早,供電半徑過長、技術水平低、設備老化嚴重、安全可靠性較差、線路損耗大、電能質量差、布局嚴重不合理等問題,有的線路上帶有多臺變壓器,負荷分布不合理,常因一個用戶故障導致整個線路停電。線路交叉跨越多,影響配電線路的安全經濟可靠運行,大部分農村電網缺乏一個統一的規劃。
1.2 電壓不穩定
造成低電壓的原因更多的是負面的,但主要是由于配電變壓器不安裝在負荷中心,農村時間集中、季節和供電半徑超出范圍,迂回線路引起的。這些原因都是由于前期策劃存在的不到位。在這個階段,農村低壓配電系統接地方式一般采用TT系統,即10kV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接到電氣上和電力系統中接地點無關的獨立的接地極上。TT系統的故障特點是故障電流小,在自動切斷供電前,局部故障不會擴大,不會轉化為“死”故障,在短接地存在較大的接地電阻。TT系統的防護措施主要是采用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和過電流動作保護器。
1.3 變壓器耗能高
在邊遠地區供電線路長,過多的損耗會導致低電壓、負載不正常工作。主要是:感應電機溫度升高,燈光變暗。在經濟發達地區大量的工礦企業從城市中心遷移到城郊和農村地區,再加上農村居民家庭電器、大型整流設備的數量增加,使得傳統的非線性設備和現代非線性電力電子設備投資,導致農村電網諧波問題日益嚴重,農村電力電能質量嚴重下降,電能損耗明顯增加。近年來,隨著農村電網負荷的快速增長,現有的配電網因導線過細,電路數量少,變配電問題,無功功率補償能力缺乏,電壓合格率普遍較低,在全國范圍內,大多數農村10伏配電網絡正常運行不到96%。在一些地區線損率為10%的高。
1.4 農村電網電價水平高
近年來農村改革和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農村電力價格水平下降。但由于完善的農村電力市場尚未形成,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價格形成機制尚未建立,與城市相比,農村電價水平仍然很高,限制了農村電力市場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價合理的形成機制,實現城鄉電網,有效降低價格水平。由于農村電力管理,電網和電力消耗和其他因素的限制,長期,電力價格在農村地區的電力價格大大高于城市電價。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現象,也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基礎上的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盡快實現在城市和農村電力價格。為了有效降低農村電力價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1.5 資金缺口大
農村電網項目由于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影響,項目進度落后,圍繞農業改革相對滯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電網改造不到位、設備老化、電網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二是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破產企業等電力供應網已基本處于癱瘓狀態,沒有對資金、本地居民和企業進行電力。這些問題農村電網的住宅用電價格居高不下,給城市和農村電力帶來了不穩定的價格。
2.農村電網計劃實施的改革方案
2.1 加強農村電網結構建設
電網規劃的科學規劃,優化其網絡結構;在農村電網建設前必須做全局統籌,科學規劃,在可靠性評價工作做好,準確的負荷預測,詳細論證,科學論線布置、電氣設備選擇、做記錄。使電網建設項目在科學理性的選擇上,要避免草率決策,沒有依據,從源頭上消除電網未來的潛在風險。
2.2 加強供電能力
主要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線桿、電表。變壓器容量和導線截面面積應根據負荷預測計劃選擇,并有備用容量,以滿足未來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正確選擇變壓器的安裝位置,要在負載中心,以降低供電半徑,避免多條線路,以減少損失。
2.3 引進高性能的變壓器
結合農村地區特殊的地理和地形條件,選好變電站和配電變壓器的位置,這是繪制農村電網發展藍圖的基礎。只有通過選擇的地址和路徑,才能科學地進行未來電網安全、經濟、可靠的服務,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同時滿足供電生產部門科學管理電網的需求。選取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是“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
2.4 調節農村電價
價格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主要杠桿,應該是市場主體進行競爭的主體,優勝劣汰。而電力企業的銷售價格不是以市場為導向,在實際成本的基礎上,但受政府的指導,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能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無法正確引導資金投向。一方面扭曲了發電和電網的利益,誰也不愿意從事電網;另一方面也由于局部層的超重,導致客戶價格偏高,破壞了客戶的積極性與電力,電力價格機制已成為影響電力營銷的主要因素;加上電網結構不合理,特別是農網陳舊。而且"兩改"前的農村電網一般都存在布局不合理,線路因陋就簡、線經細、供電半徑大、電壓質量差、供電可靠性低等問題。
2.5 加大資金投入
在資金使用方面,加強管理,實行限額管理,逐步實行抽查,嚴禁挪用和挪用現象發生;嚴格項目預算審批,防止欺詐和重復項目。有關部門應結合項目成本控制的實際發展,嚴格控制工程成本,盡一切可能來控制非直接費用,減少項目成本,在電網建設和改造工程,提高投資效益有限資金,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在資本問題發生,無論發生在哪一級,都要一查到底。為了推動農村電網的改革,以及城市和農村的價格,農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要提高認識,全面完成農村電網的工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項目管理,認真落實電網改造工程,深化優質服務。使農民用電電壓穩定,電價降低,通過農業改革讓市場潛力釋放,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讓農民真正受益。
3.結語
農村電力市場廣闊、潛力巨大;農村改革、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城市和農村用電同網同價工作,以及在維護任務非常困難的貧困地區的電力,特別是電力體制改革還有很多工作。轉變觀念、加強管理,、降低價格、降低成本,提高電力市場和創新精神文明建設供電服務質量和發展等,為農民走上富裕之路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陶夢江,劉鵬,周勤奮.淺析農村電網發展與節能[J].科技致富向導,2011(39621):27.
[2] 陳永剛.農村電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1905):144.
[3] 彭亮,譚立文.農村電網的現狀與改進[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2(74003):70-72.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