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濤
摘要: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文體活動,是確保公共文化服務事業不斷發展的根本要素,更是公共文化的有效載體,文化體育局應積極組織并開展社會文體活動,為大眾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讓文體活動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態。本文首先分析了文體活動中的構成因子,并通過文體活動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點內容、創新實踐、價值表征三個維度,論述了文體活動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發揮出文體活動的積極作用,對進一步加強文體活動管理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旨在明確文體活動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并利用其來完善與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與發展。
關鍵詞:文體活動 公共文化服務 重要性 管理
文體活動的構成因子主要包括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及具體形式。首先,文體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各地政府部門為了進一步加大社會主流文化的推廣與宣傳力度,切實加強群眾綜合文化素養、促進文明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確保社會有序發展,所定期組織開展的相應帶有明確目的性、針對性、引導性、典范性的社會文體活動。由此能夠充分看出,無論活動的主辦方是哪種屬性的機構,都應基于具體的目標。對此,舉辦方以及文體局工作人員應根據主辦方的要求去設計文體活動,從而實現活動的目標。其次,文體活動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其有著鮮明的主題。而這主要源自于兩點,其一是主辦方的目標,它是文體活動主題與屬性確立的先決條件,其二,則是社會大眾對活動的認可,這會直接影響他們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及對社會產生影響的程度。這兩點原因彼此作用,相互應影響,任何一點都不可去掉。最后,是各種文體活動多種多樣的形式,而活動形式的確立,主要是根據活動目標與內容決定的,同時又決定著活動中所需要的資源,而資源的質量有決定著整體活動的范疇。此外,還能一定程度的催發新的活動形式出現,并通過不斷的實踐,被社會大眾所認可,得以發展。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
文體活動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內容,是整個體系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更是促使公共服務真正發揮其有效作用的核心環節。若從初衷與根本理念的角度分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要的是為了成分保障社會大眾的文化權利、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需求。若從所面向的服務主體上來看,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對象是社會所有群眾,而文體活動更是針對基層群眾,為他們提供公共文化有關服務的基本形式與主要載體。若充服務的內容角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長期有效機制,重點是要確保服務形式及內容的不斷創新,而大眾的思想是不斷發展的,只有積極豐富與拓展文體活動,才能進一步促進大眾文體活動的多樣性內容、靈活多變的形式,能夠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與建設。以此,從本質上來說,文體活動弄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當中的重點內容,是社會大眾基礎文化權益的主要展現方式,是滿足各個群眾內心對文化的實際需求、豐富大眾文化思想生活的有效方式及載體,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更是我國特色化社會文化發展在基層的突出表現及關鍵任務。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實踐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漸向完善、系統、整體的方向邁進的重要階段及實踐當中,以社會大眾為中心、增強大眾的參與熱情、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推動農文體活動的繁榮發展,構成文體活動的制度性、規范性的發展局面,已成為當前權衡各地及城市文化服務是否符合科學性發展要求的主要指標,更成為了我國特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當代發展與建設的重要代表。因此,積極組織群眾文體活動,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向科學發展道路前進的創新實踐,這一舉措,不僅在時代的至高點中弘揚了我國黨中央領導文化發展、高度關注社會群眾主動性與創造性的良好傳統,同時,顯示出了當前,現代化特色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人本精神,深入的揭露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應根據科學的進步需求而加強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內在規律與特性。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價值表征
文體活動能夠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影響力較大、群眾參與熱情較高、整體實施成本最低、所取得的效果最為顯著。這主要是由于,文體活動的組織與開始,能夠讓政府出資建設的公共基礎設施得到廣泛使用,提高利用效率,還能改善原有文化制度構建所出現的滯后現象。此外,規模較大的文體活動通常是在室外舉行,并具有開放性、社會性等特點,因而會選擇大型的廣場等,這樣的情況,對室內的部分場地日常運行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此外,文體活動能夠將社會組織、文化志愿者、以及相應的企業聚集到一起,充分說明文體活動廣泛的參與性、積極的自主性、服務的大眾性。因此,利用文體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原有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率,同時還能真正實現公共文化與社會大眾實際需求的完美對接。
文體活動的管理工作,需要文體局工作人員要使大眾及其文化工作部門之間進行相互協作,共同努力建設屬于社會群眾自身文化系統?;镜娜蝿帐沁m應社會發展節奏,滿足社會需求,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促進文體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首先,要按照大眾內心對文化的需求。加大供給力度,引領大眾文化的需求,讓文體活動充分滿足群眾需求。其次,要按照實際的經濟發展形勢、消費能力、文化教育程度等外界因素,有計劃的設計文體活動,使其能夠適各種時期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追求,保障文體活動的針對性、規律性的穩步發展。最后則是全面革新文體活動的管理制度,科學分配并要合理運用物資,統籌兼顧文化創造與文化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確保文體活動有序開展。
社會群眾的文體活動屬性并不是單一的,對其重要性的研究也應是多維度、多視角總結出多元論,只有充分了解其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才能夠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進而促使文體局工作人員及時調整方案、并在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完善文體活動內容,提升影響力,最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最大化發揮文體活動的積極效能。
參考文獻:
[1]徐美輝.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4,(12).
[2]李國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圖書館發展——《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解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03).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體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