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培菊
摘 要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關系到社會生產體系的順利構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林業建設的長期實踐,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林業新技術的進步。本文著重從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角度分析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在林業產業發展中的經濟效益,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我國林業新技術發展的現狀。另外,指出我國林業新技術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現存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 林業新技術 推廣應用 林業發展 經濟效益
一、林業新技術發展的現狀
我國林業從改革開放至今快速發展,發展方式從傳統的以生產木材為主逐漸轉變為以林業生態建設為重心。與此同時,林業生產結構也由開始的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林業新技術得以創新和發展?,F階段,我國的林業新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具體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預防林業病蟲害方面,我國專家學者已經研制出一些防御病蟲害的林業化學藥品和高新森林生物藥劑,并且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來實時監測病蟲害。
第二,在林業育種方面,我國目前可以通過生物科技解決一些品種存活率低的問題,并且還能使用飛機播種技術以及從國外引進優良品種的方法達到提高林業培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第三,在林業的監管和防護方面,我們可以借助GIS、GPS、RS、MIS、ES等新時代的技術來監測森林,做好森林火災預測、監管等工作。林業的監測工作已經從傳統的人工監測向數字化、人工智能化方向轉變。
二、林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在林業產業發展中的經濟效益
第一,從微觀的角度來講,通過開發林業新技術,在林業產業中加以推廣和應用,能夠極大地提高林業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從而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和運營能力。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病蟲害和火災等一系列自然或人為的災害。積極使用現階段的林業新技術,如飛機播種技術、3S技術、5S技術、高新森林藥劑等,可以有效降低林業生產的風險,便于林業企業解決林業融資、林業保險等一系列的實際問題。
第二,從中觀的角度來講,一方面,林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了林權體制的改革,為林權流轉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之前,由于很多林業經營者沒有掌握成熟的新技術,企業管理者不會輕易進行林權流轉。因此,活躍林權流轉市場的前提是林業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另一方面,林業新技術推動了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了林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發展態勢轉變,從傳統林業轉變為現代精準林業。
第三,從宏觀的角度來講,近年來,林業產業不斷發展生物科技,關注轉基因生物,優化種質資源并研制預防病蟲害的藥劑,這極大地提高了林業產業的經營效率。林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滿足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的林業新技術水平低于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存在潛在的生物物種競爭風險,進而嚴重威脅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制約林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因素
第一,新技術運行推廣方式有待完善。我國的林業新技術運行推廣方式停留在傳統意義上,林業管理人員依托當時的林業政策,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直到進入開發管理工作階段。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應用,這種傳統模式嚴重阻礙了現代林業產業的發展。
第二,林業新技術推廣意識薄弱。雖然林業新技術能夠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但是由于一些林業管理者對新技術的功能持懷疑態度,依然按照靠天吃飯的守舊思維安排林業工作,不敢進行相應的技術革新。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林業生產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林業產業的長遠發展。
第三,林業新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我國的林業新技術水平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現階段,我國還有很多林業新技術難題無法攻克,依然要引進國外的科技成果,自主創新水平較低。
四、我國林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應對策略
第一,加強培養專業的林業技術人員。阻礙林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從事林業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和技術骨干相對較少。因此,林業產業要發展首先要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培養林學專業的后備技術人才。另外,還可以在一些地區試點,對口培訓技術專業的工作人員,培養具備豐富的林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高素質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
第二,合理調整林業科研機構的布局?,F階段,我國主要以行政區域為標準來劃分林業機構,總體分布比較分散。這些林業機構往往因為科研經費不足,缺乏高級技術人才和可供研究的課題,取得的科研成果甚少。因此,我們必須協調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合理調整林業科研機構的布局,增加相關科研機構的科研經費,并協同林業企業的發展,最終實現林業產業的長遠發展。
第三,增強科技興林的意識。政府應該做好林業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工作,提高科技興林意識的普及程度。政府可以建立一批林業科技示范園區和試點單位供人們參觀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加深人們對科技興林的認識,也能調動人們運營和推廣林業新技術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為保山市隆陽區林業局林木種苗管理站)
參考文獻
[1] 王克敬,周小寒,劉紅梅,樊喜斌.加強林業技術發展的研究[J].生態經濟,2007(02):113-115+127.
[2] 劉朝華,王平.淺析如何加強林業技術的研究和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6):279.
[3] 劉昌奇.林業技術發展的現狀與途徑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26(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