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梅
摘 要: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層次的需求越來越多。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人們對特殊群體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特教學校作為特殊群體教育機構,肩負著培養(yǎng)特教人才的重任。圖書館是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從特教學校圖書館管理的角度出發(fā),探索特教學校圖書館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創(chuàng)新路徑。
關鍵詞:特教學校 圖書館 管理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0-01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自身潛能以及各種實踐能力逐漸成為改革的重點。在改革的大潮中,受特殊人群的影響,特教學校的圖書館管理愈發(fā)顯示出其不適應性。包括管理體制的落后,人員結構的不合理及各種軟件設施的落后等,特教學校必須從特教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新管理內容,進一步提升館員隊伍的人才隊伍建設豐富軟件設施最大限度的滿足全體特教學生的需要使其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
圖書館是學生和教師的第二課堂,學生在圖書館可以汲取課堂沒有講授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從圖書館中參考一些重要的文獻和學術資料對于教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圖書館的地位如此重要,如何更好的為大眾服務也成了學校圖書館不斷為之努力的動力。
一、特教學校圖書館管理的弊端
1.尚未形成符合特教圖書館的特點與定位的管理文化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主要取決于讀者對象的特殊性。特教學校的教育對象為各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一般以視力殘疾、聽力殘疾的學生居多,這些學生對信息利用的方式與普通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別,比如,盲生需要通過觸摸來了解盲文,還可以通過有聲讀物獲取信息,聾生除能閱讀各種文獻資料外,還能收看多媒體信息,針對這些視力和聽力殘疾的學生,特教圖書館在其建設的過程中,要考慮為使用者打造舒適、得心應手的閱讀環(huán)境。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特教學校的圖書館仍存在硬件設施配備不足的情況,缺乏固化的標準的模式以及建立符合特教特點與定位的管理文化。
2.軟件設施落后,對特教讀者缺乏適當?shù)囊龑Ш头?/p>
教育部2002年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第十九條就規(guī)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應保護讀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應該為殘疾人等特殊讀者利用圖書館提供便利”。1990年l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也對如何保障殘疾人平等的利用公共資源的權利做出了規(guī)定。這些政策法規(guī)的相繼出臺使大家特別是圖書館界對殘障讀者的服務意識有所增強。軟件設施落后是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對于特教學校圖書館而言對于軟件的需求比普通學校圖書館更強烈。一些有肢體殘疾的讀者與普通學校的讀者并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對于一些比如盲生,需要提供相應的盲文書刊,圖書館需要訂購收藏盲文書刊并轉化為有聲讀物以滿足盲生對多媒體信息的需求。同時受身體條件的限制,特教學校的讀者在選取讀物時有諸多不便,這就要求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相應的引導和服務。館內各個閱覽室均應設有為殘障讀者服務的低位借還圖書柜臺開放式書架之間的間距設計和閱覽桌的高度均保證輪椅運轉自如。為方便視殘讀者閱讀還應配備具有放大功能的閱讀器有助于殘障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信心和能力。
3.服務模式保守,活動單一
傳統(tǒng)的特教學校圖書館服務模式比較單一、保守,服務方式僵化、服務空間狹小。無法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同時活動方式上比較單一,缺乏一些特色活動。南京一所特教學院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值得借鑒。圖書館在學生讀書活動中,設置演講比賽并積極鼓勵殘疾學生參加。極大的增強了殘疾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自信心。尤其值得推廣的是,其在讀者借閱過程中的不良行為和習慣組織的“愛書、讀書、讓書伴我們成長”主題晚會,豐富校園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規(guī)范了學生的閱讀行為習慣。
二、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規(guī)范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管理
創(chuàng)新是民族發(fā)展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圖書館想要保持發(fā)展的勢頭就要破除因循守舊的陋習,樹立推陳出新的新風尚。揚長避短,保持圖書館原有的發(fā)展優(yōu)勢,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開辟閱讀服務新天地。
1.轉變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圖書館舊的服務理念已經無法適應,圖書館需要積極轉變服務理念,變以書為本為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善待殘疾人。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經常組織培訓,培養(yǎng)服務意識和技能。針對特教學生讀者服務除了一些日常服務技能,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心理分析能力。在與特教學生讀者溝通過程中,服務態(tài)度及言語表達上都要特別注意,語氣和緩、態(tài)度謙和、避免言語和態(tài)度刺激到讀者脆弱的心靈。在為讀者服務圖書館相關管理人員用愛心、服務和知識為殘疾讀者提供精神食糧,用最大的工作熱情讓讀者感受來自大家庭的溫暖,從而更加自信、堅強。
2.服務方式和內容的更新
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所在,也是圖書館的立身之本?!白x者第一,服務至上”一向是圖書館工作的宗旨。特教學校圖書館應該想特教讀者之所想,急特教讀者之所急,主動為其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方式包括為讀者提供檢索、查找并協(xié)助讀者使用電子檢索設備等。為了更方便讀者,切實符合特教學生讀者的身體狀況和需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該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其提供導讀和參考咨詢工作。在選購圖書及相關設施之前應該廣泛征集廣大師生的建議。在服務內容上,圖書館應該定期對館內工作人員進行職業(yè)培訓,幫助其熟悉特教學生的心理特點、閱讀模式和習慣、對服務和信息的需求、對常用設施的使用以及溝通方式等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鼓勵特教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交朋友增強自信心。
3.資金和政策的支持
資金受限是目前很多特教學校圖書館發(fā)展面臨的瓶頸。資金不足導致館藏資源有限,高科技的檢索手段無法得到更新,文獻資源老舊、落后。為此圖書館的相關管理人員要積極舉辦一些讀書活動吸引校方領導的注意和重視。在溝通方面,多與校方領導就圖書館建設方面做交流,闡明圖書館發(fā)展的瓶頸和需求,爭取得到校方批示的資金支持。也可以通過一些聯(lián)誼或者愛心活動爭取相關福利機構以及企事業(yè)單位的文獻資料和物資幫助。
4.文獻資料的豐富
文獻資料匱乏是目前特教圖書館面臨的又一難題。這也客觀上影響特教學生讀者的閱讀需求,間接上影響了學校的特教教學。校方領導應從本校實際出發(fā),針對學校各個專業(yè)及各專業(yè)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購入學科性、科普性、專業(yè)性的圖書和文獻資料。比如一些多載體文獻資料,一些盲人讀者在選取文獻資源時,要購置一些大字書、盲文書作為盲文讀者的基本文獻。為了方便盲人讀者閱讀,還要對一些翻閱率高的書籍轉化為有聲讀物滿足盲人讀者的反復利用。針對一些聽障讀者,由于其對圖像的敏感度比普通人要強,所以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員應該為其選取一些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讀物方便其閱讀。
5.營造無障礙閱讀環(huán)境
對比普通讀者,特教學校的讀者對于基礎設施要求更高。加強無障礙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入館的盲道、輪椅坡道以及低位服務臺等,同時需要配備殘疾人專用衛(wèi)生間。另一方面,營造無障礙檢索環(huán)境,特教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以無障礙理念設置專門的檢索網站,建立數(shù)字圖書館,實現(xiàn)特教學生可以通過上網進入圖書館實現(xiàn)網上預約借閱等。程序上更方便。無障礙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對于調動特教學生閱讀積極性,使他們愛上閱讀,愛上學習。豐富校園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客觀上也提升了學業(yè)成績。
結語
綜上所述,特教學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任重道遠,其管理水平的提升要以實現(xiàn)特殊教育特殊化為最終目標,采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科學的選購文獻資料和館藏,努力營造適合全體師生的閱讀環(huán)境,最大限度的方便特教讀者閱讀、學習,為其最終步入社會打好堅實的知識儲備和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杰.淺議特教學校圖書館管理[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3(03)
[2]劉博涵.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殘疾人服務調研與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16(09)
[3]韓偉玲.殘障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優(yōu)化策略—以特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為例[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