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 要:地方文獻在圖書館收集中的重要地位、館藏地方文獻的意義及其特征。本文根據巴州圖書館的特色,有重點的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獻,使其發揮維穩促團結的作用。
關鍵詞:少數民族 地方文獻 民族團結 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01
圖書館擔負著傳播先進文化的重任,地方文獻資源是我國文獻資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公共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促進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就有必要加強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
一、地方文獻的內涵
地方文獻記載的信息內容豐富多樣,是一個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及民情、風俗、自然資源、人文景觀等的綜合反映。地方文獻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圖書館為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研等提供重要的且具有特色的文獻類型。
二、突出新疆特色收集民族文獻
1.突出民族多元化
新疆是匯聚民族眾多的省份,各地州、縣市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歷史長河的形成的古老文化為人們研究當地民族經濟、政治、文化等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寶貴資料。其中,新疆巴州成立于1979年9月30日,維吾爾語意為“眺望”。巴州是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道,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和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巴州又因盛產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又稱“梨城”。在就收集民族地方文獻方面,圖書館收集的地方文獻及民族文獻上做了不懈的努力及實踐,除部分是正規出版物通過正常采購外,相當部分在本地或到當地收集,或買或贈或復印而獲得,通過掌握的相關信息及人員關系,有的民族風俗活動還要進行跟蹤攝影方可獲得。
2.把握文獻特色化
特色化包括地方特色、學科專業特色、文獻類型特色和文種特色。地方文獻特色需要根據庫爾勒的地理、文化、歷史、經濟等特點進行收集,做好民風民情的歷史文化傳承,收集歷史社會發展狀況、圖騰崇拜、習俗文化、 民族樂器、民族歌舞、民族信仰、歌謠文化、記載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等等資料,為后人研究各民族的地理、文化、歷史、經濟等,提供大量豐富的地方特色資料。
3.口述地方文獻、民族文獻
收集的個性化、功用化、特殊化,借助現代錄音錄像技術,使受訪者的聲音和影像得到載體的固定,并定位于“ 以重建歷史為目的,對過去事件親歷者的采訪”。以錄音訪談的方式收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
雖然地方文獻具有明確的史料性和地域性,其內容涵蓋了一個地域的人文、社會、天文、地理等領域的各個方面,又是這一地域社會歷史沿革的歷史見證和原始記錄。但是,其中能夠真實地反映一個地域,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社會群體的人文景觀,風情民俗,能夠揭示他們在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共同特征和發展歷程的最真實、最寶貴的原始史料,往往在正史文獻上沒有記載或語焉不詳,這就給區域文化研究者的工作造成很大的缺憾。口述歷史又被稱做是一個地域“活的歷史”,通過民間的口述訪談工作,能夠將這些在該地域普通民眾中廣為流傳的、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民間傳說、民間歌謠、生產生活、地方歷史發展進程中 的重大事件的細節都顯露了出來,成為官方正史資料的重要裨補。
4.深入開發地方文獻資源
地方文獻是對整個地區各類信息資料的反映,其不僅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內容,而且還囊括了地方風俗、自然資源等方面情況。此外,地方文獻的表現形式及載體也是豐富多樣。鑒于此,在對地方文獻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做好基礎開發工作,科學、合理地編制地方文獻的目錄、文摘和索引等,以便于讀者查閱、使用。其次,開發深層次信息產品。可針對文獻信息進行市場調研,了解本地區各方面信息的動態發展情況,通過分析用戶閱讀及使用習慣探知用戶潛在需求,從而對現有地方文獻資源進行有目的性的再加工,進而形成深層次產品,以這種具較高附加值的信息產品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再次,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依地方經濟建設特征及讀者需求建立專題數據庫,以為讀者提供專題型服務,以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率。
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促進民族團結
1.圍繞形勢,開展地方文獻展示宣講活動
對于我們新疆巴州地方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對圖書館來說更是有著極其重要的館藏地位。面對浩如煙海的地方文獻資料,將其收集整理并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有針對性收集一些結合形勢所需的內容,并逐步充實和完善地方文獻數據庫的內容,科學合理地選擇好各類地方文獻素材,并根據地方文獻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對數據進行科學規范的加工管理,搞好數據的采編制作,圍繞當前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地方文獻宣講活動,展示活動對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建設我們美好家園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對推進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更是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新疆少數民族地方文獻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數量之浩繁,內容之豐富,文種之多樣,彰顯著和諧相處,奮發拼搏的多民族大家庭文化力量,有錯綜復雜的絲路故事和文化糾葛,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生存的生命線,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呵護民族團結。地方文獻中的各民族團結友愛、保衛祖國邊疆的史料,是宣傳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一面鏡子。在保護好地方文獻的基礎上,做好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工作,讓資源共享,共同書寫美好、祥和、富饒的家園。
參考文獻
[1]宓容.談我館地方文獻資源在地域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圖書館,2006.
[2]何永新.云南地方文獻數字化建設的構想[J]云南圖書館,2006,(1).
[3]湯戎.芻議縣級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J].赤子,2015,(12):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