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 龍立文
摘 要:在現時代大背景的諸多方面的社會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學生的心理有了很大的負面展向,并形成了一種令人堪憂的社會現象—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健康化走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師的有效作為。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領路人的扮演者,教師素質與修養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歷程。
關鍵詞:教師素養 學生心理健康 人生觀價值觀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R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01
“獨生子女”是當代中國社會一個特定時期來很獨特的現象,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重點”關注,從小就受到大家的寵愛,享受著無限的幸福,卻也背負著太多太多的期望和壓力。但受到這股壓力的還有這些小孩的老師?!蔼毶优倍际羌依锏膶氊?,罰不得罵不得,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有的學生家長也直接給老師壓力:學生在學校調皮被老師管束,有的家長在偏愛、不理解、不理智的情況下,不分青紅皂白怨恨老師,乃至出現極端行為如打罵老師、找媒體或網絡宣泄,各種偏激的輿論給老師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和負面影響。這種現狀著實令人堪憂。另外,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學生也有直接影響。因此,國家、學校、社會各界都要高度重視提高教師素養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一、教師有良好素養的重要性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快節奏的時代,競爭大、壓力大,心理問題嚴重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尤其是教育界這個特殊的群體,教師在教育關系中扮演者引導者、領路人角色,教師的個人素質和修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
學生處于一個可塑性很強的階段,周圍環境、周圍人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是教師的言傳身教直接作用于學生,對學生的心理有直接影響,因此教師應當有良好的素養。二是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榜樣,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其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教師素養對學生的影響
1.教師素養有利于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
學生處于人生快速發展時期,其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處于塑性階段,是不定性、多變性的,在發展和不斷完善中。學生面對不良情緒和一些心理負擔,往往不知如何正確應對。久而久之得不到及時排解,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因積累會形成嚴重的心理疾病,不僅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或損失,而且還影響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對理想、信念、價值判斷。心理狀態是否健康對人的一生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時,我們要引導、幫助學生塑造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傾向,形成正向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主流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
2.教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
在學校班級這個小群體中,教師在學生心中一般有著絕對的權威,是學生爭相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例如:一位學生因故受到很大影響,萎靡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缺乏積極性,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等。此時,老師發現了這一現象,通過家訪了解到學生具體情況,及時找學生開導,平時也格外關注該學生,經常在課后空余時間和他談心,鼓勵、引導學生。因為有老師的正面引導,學生沒有受到負面的影響,反而學會了體諒別人、在困境中不放棄不氣餒的勇氣和堅持。相反,若老師只是一味批評學生,對學生予以懲罰甚至是冷落,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理狀態得不到調節,自暴自棄,反而可能因為沒有得到到教師及時愛撫和疏導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由此可見,教師積極的態度可引導學生積極、正面發展,教師消極的態度給學生帶來的是消極、甚至負面的生活態度。
3.教師素養對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效的影響
教師的精神風貌對這個教師所帶班級、所教授課程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樂觀開朗、總是積極向上的教師所在班級,也總是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活力,學生總是充滿激情的。反之,一個消沉悲觀、遇事推卸責任四處抱怨的教師所在班級,也是死氣沉沉、氣氛壓抑,學生得過且過。
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教書育人”,不僅僅是教習書本知識,更重要的還有教會學生怎么做事、做人。素養良好的教師會充分發揮自己在班級中、學生中的正面引導作用,為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只有在學習氛圍濃郁,班級風氣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精神狀態好,效果好。
三、如何提高教師素養,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指導
教師素養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未來發展都有著深遠的意義??梢?,提高教師素養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正確認識“全面發展”的含義
教師要明白真正的全面發展,不完全表現在學生學習成績優良與否、掌握的技能的多與寡、或業余愛好特長的多與少,而是指一個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指學生的身體發展、心理健康發展、學習能力的發展。其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和發展。
2.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正確認識和看待心理現象
教師應當學習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并向學生普及。對于心理負擔較大或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及時溝通、調節,以避免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向學生普及一些簡單的心理學常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正確對待心理問題,不排斥、不廻避,積極解決問題。
3.配合學校心理咨詢室老師共同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充分利用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給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和解決方案。教師多與心理咨詢老師溝通,從專業角度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借助家長的力量,全方位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家長也學生健康成長歷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勤與家長聯系溝通,幫助家長準確認識學生的心理,真正、全面關注和保護學生的心理狀態健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肩負著傳承社會文明與延續發展職責,對未來的一代代人、未來國家的發展、未來世界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教師要時刻鞭策自己,提高自身素養,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博.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研究[D].河北:河北農業大學,2013.
[2]張旭丹.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J].教育探索,200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