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峰
摘 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以啟發,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效果。目前,由于農村學生的學習條件有限,英語教師單純為了提高成績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導致農村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沒有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英語教學 思維能力 經驗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我國很多的農村中學依然還在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學生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很多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一味的將教學重點放在課本知識上,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因此,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手段,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的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為學生日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普及,很多教育工作者都開始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有充分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才能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生活中,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學英語教師也要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用英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智水平[1]。
二、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由于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手段落后,導致大部分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比較差,尤其在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聽力的部分更為薄弱,很多農村中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本聽不懂教師所講的內容,更不可能將英語熟練運用到日常交流中,也不可能在這樣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了。因此,大部分的農村英語教學課堂,基本就是英語教師在唱“獨角戲”,教師自己在上邊講,而學生在下邊忙著做筆記、記錄教師所說的“重點知識”,然后再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背單詞、背課文,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去應對考試,久而久之,枯燥的課堂氣氛,乏味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們逐漸失去了對英語科目的興趣[2]。這種落后的教學手段,難以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沒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此外,由于農村學生家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學生沒有盡到監管的義務,導致很多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難以提高英語學習的質量。
三、在農村中學生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1.農村中學英語教師要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與思維具有相輔相成的密切聯系。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難使其思維得到拓展,而語言表達能力混亂,更是缺乏邏輯思維的表現[3]。因此,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英語來進行交流與溝通,將自己的思想通過英語來進行表達。例如:在學習初中一年級英語教材中關于《Do you like bananas?》一節,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fruit? Which fruit do you like best?”通過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用英語表達出來,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農村中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
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尊重學生主導地位的同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改革教學方法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正確的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初中一年級英語教材中關于《When is your birthday?》一節,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Boys and girls, what was your most memorable birthday?”初中生正是愛玩愛鬧、熱衷聚會的時候,因此,用關于“最難忘的生日”的話題,能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學生們紛紛說了自己最難忘的生日后,教師再對《When is your birthday?》進行講解,然后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們可以自由與其他同學進行英文對話,但是必須要從對方口中問出他的生日日期,最后進行評比,誰問出別人的生日日期最多,誰就可以勝出,能夠得到教師的獎勵。用這種游戲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加以強化并熟練運用[4]。
3.農村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農村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擺脫“死記硬背”的局面[5]。例如,有的學生性格開朗,比較喜歡說話,可以引導這樣的學生先從英語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入手學習英語;有的學生思維比較偏于理性化,可以引導這樣的學生先從語法入手學習英語;還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那么教師可以引導這樣的學生常寫英文日記,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英文日記的方式抒發出來。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們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邏輯思維、探究能力以及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此外,英語教師要與學生家長加強聯系,轉變學生家長的觀念,使學生家長能夠充分負擔起自己的責任,對學生加強監管。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英語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通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仔細觀察與研究,從而創造出更多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若云.農村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2):115.
[2]李喜蓮.新課程理念下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2(30):110.
[3]薛江.適合農村中學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魅力中國,2016(14):258.
[4]張燕.淺談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0):380-380.
[5]夏冬麗.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