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克 楊鏡民 景雪瑞 廉玉城 劉達明 張國星
摘 要:近幾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而使我國的機械設計水平不斷提升。機械設計水平的提升進一步推動了機械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機械制造業的迅猛發展又促進機械設計變得更加完善。二者緊緊相連。本文就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機械設計 機械制造 探討未來
中圖分類號:TH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引言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機械設備已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機械設備進行機械加工制造的過程中,需先進行合理化的機械設計,然后再利用機械制造的技術進行生產制造。可見,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二者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技術。
一、探討分析機械設計技術
1.初期計劃設計方案的安排
機械設計的初期計劃設計的方案就是設計者在開始設計的時候,需要弄清楚客戶需要怎樣的產品,同時要對產品的特點、結構等因素以及所要起到的作用以及產品投入運行后所處的周圍的環境等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考慮。從而使自己的機械設計方案更加合理化。
2.機械設計的設計方案
所設計的方案在機械設計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將直接關系到機械設計過程中設計的復雜程度以及效率的高低。這一時期機械設計師需要綜合考慮分析在機械設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類問題,并積極需求各種解決方案,然后選取最有效的方案進行實施解決。一般來說,設計階段要首先對工作原理進行定位,然后明確機械設備的基本結構及運動方式設計問題,在此基礎上合理地選擇及設計零部件,完成工程圖紙的繪制工作,最后對初步設計結果進行檢查[1]。
3.機械設計過程中針對主要技術的設計
在此階段的機械設計過程中,對機械設計師的專業技術的能力要求相對比較嚴格。需要機械設計師們認真核實每一個參數,同時對圖紙上的相關尺寸進行嚴格仔細的計算。一旦發現數據不符,就需要重新進行設計分析。同時在檢驗的過程中,需要對部件的草圖和總的設計圖紙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如果發現二者存在偏差,也需重新對產品進行設計。
二、機械制造的技術分析
1.機械制造的特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都開始廣泛的引用機械制造技術,然而傳統的機械制造技術已遠遠更不上時代的腳步,很難滿足各行各業對利用機械制造技術進行市場競爭的需要。因此近年來,我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推動我國機械制造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已將一些前沿的科學技術融入到機械制造技術的領域當中,如微電子技術、化工技術等等。為機械制造技術領域注入了源源不斷活力。相關機械制造技術研究人員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不斷進行機械產品的創新和功能的升級,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機械制造的生產效率。擴大機械制造技術在市場所占的份額。
2.機械制造的發展方向
2.1機械制造管理分析。近年來,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領域在現代化建設中得到了快速發展,隨處可見中國制造的產品,我國已被稱為“制造大國”。就針對其管理方面而言,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機械制造管理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創造出一種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這種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深受各種機械制造企業的追捧。雖然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機械制造管理技術能明顯提高管理效率,但就目前而言,這種管理方式應用相對較少。因此,我國要加強完善這一管理模式,同時也要不斷革新,勇于創新,推動我國機械制造管理技術邁向新的臺階,同時也為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2.2機械制造設計技術分析。要想獲得較高質量的由機械制造所生產的產品,機械制造設計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優秀的設計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所設計產品的精準度。由此可見,機械制造設計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機械設計師們常常借助CAD技術等各類輔助軟件進行機械設計。但由于軟件自身的局限性,有些功能不能滿足設計的需要,因此各機械制造企業都在不斷積極研發更加優秀的軟件,推動我國機械制造向前發展。
2.3機械制造工藝分析。近年來,我國的機械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機械工業發展還相對比較落后。一些高端的新型制造技術還處在不斷研究當中,未能投入到社會生產實踐中。目前我國的機械制造工藝積極學習并引薦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先進的工藝技術如微型加工技術等。未來我國機械制造工藝會朝著數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等方向發展。
三、探討未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進行社會主義初級建設,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的經濟和科技得到了迅猛發展,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擺脫了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的方法,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機械制造技術進行創新綜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決了人們對機械設備的物質需求。但從未來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在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的研究過程中,仍需不斷革新,大膽創新,推動我國機械領域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以及信息化。從而使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我國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的研究員應以提高產品質量,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為目標,將自身所學的先進技術大膽創新實踐,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不斷迅猛發展的當代,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相應的人們對機械設計制造領域所生產的機械產品的要求也變得更加嚴格。在這種情況下,機械設計及機械制造要緊跟社會時代發展的腳步。在機械設計過程中融入綠色化、虛擬化、自動化理念,要立足于行業發展實際,積極的利用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等相關的技術手段,優化機械設計及制造技術。從而推動我國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的技術向前發展,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征.對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技術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7,(第9期)
作者簡介:李孟克(1996—),男,漢,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楊鏡民(1996—),男,漢,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景雪瑞(1996—),男,漢,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廉玉城(1996—),男,漢,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劉達明(1997—),男,漢,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張國星(1995—),男,漢,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