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錦鵬
摘 要:社會學本土化是指外來社會學與本土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對促進社會學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對社會學本土化的內涵進行綜合闡述的基礎上,指出了社會學本土化的目的,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社會學 本土化 社會科學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社會學呈現與本土社會相結合的發展趨勢,有效促進了社會學的發展。社會學研究學者通過研究社會學學科的本土化,能夠實現與發達國家的平等對話,為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因此,探究社會學本土化的內涵及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社會學本土化的內涵
通常認為,社會學本土化是本土實際與外來社會學相結合的成果,能夠加強社會學在本土社會實際的有效應用,形成具有本土社會特色的社會學科理論與學術取向。作為一種學術理論和學術取向來說,社會學本土化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第一,社會學本土化是對發展中國家民族獨立運動的本土化反映,屬于思想文化范疇,由于政治民族主義是指民族的獨立主權問題,而社會學主要針對學科發展問題,因此,社會學本土化不等同于政治民族主義。通過對社會學進行本土化改造,能夠實現社會學的發展創新,對促進社會學在本土的有效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第二,社會學本土化與發展中國家建設現代化的途徑與方法具有本質上的差別。發展中國家建設現代化的途徑與方法是指發展中國家在建設現代化的進程中,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社會學的積極內容,促使其更好的指導本國的現代化建設工作。第三,社會學本土化作為一種學術取向,又被稱為社會學本土主義運動[1]。
一般認為,社會學本土化是指本土社會與外來社會學的合理成分相結合,其具體內涵包含以下三點。第一,社會學本土化并不意味對社會學學科的否決,社會學之所以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和推廣,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同時也是社會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原因是社會學采用獨特的研究視角,能夠解釋其他社會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具有其他社會科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第二,在將外來社會學的合理成分與本土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過程中,本土化的對象就是指外來社會學,本土化的結果就是使外來社會學發生改變,從而促使社會學在本土的發展。在實現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社會學通常將本土社會的實際情況和本土社會的文化傳統作為結合點,實現自身的發展的。外來社會學與本土社會實際的結合方式具有多樣性。
例如,利用外來社會學解釋本土的社會現象,用本土的社會經驗闡釋外來社會學的理論,利用外來社會學解釋本土社會現實,用外來社會學解決本土的社會問題,都是外來社會學與本土社會實際相結合的具體表現。在結合的過程中,本土社會學研究人員能夠驗證外來社會學的科學性,同時也能發現外來社會科學的缺陷,認識到外來社會學在本土社會實際應用中的局限性,從而實現對外來社會學的修正和完善,最終對社會學本土化提出了確切的要求,促進了社會學本土化的發展。第三,社會學本土化是指社會學研究人員在本土社會的基礎上借鑒外來社會學先進成分的基礎上展開的研究活動。在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歐美國家對社會學的研究發展較為迅速,占據學術界的主導地位。因此,其他國家在將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借鑒歐美國家的經驗,從而在本土社會的基礎上,批判吸收和借鑒歐美社會學的合理成分,促進本土社會學理論和學術研究的成長與發展[2]。
二、社會學本土化的目的
通常認為,社會學本土化的目的在于增加社會學對本土社會實際情況的認知,促進社會學在本土的有效應用。社會學包含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定義。社會學學科的創始人孔德認為,社會學的研究目標就是應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分析社會問題,從而發現社會發展的規律,并依據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實現對未來社會的預測。對社會學的有效應用,能夠利用社會學預測的社會發展規律,對社會活動形成指導。社會學本土化作為一種學術取向,其目的就在于實現本土社會實際與外來社會學的有機結合,從而加強本土社會對外來社會學的應用,形成具有本土特征的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本土化主要有四個主要目的。
第一,社會學本土化是為了增強本土社會對社會學學科的認識程度。在研究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應積極借鑒歐美社會學的先進經驗,但也應充分認識到,雖然歐美國家對社會學的研究具有普遍適用性,但歐美的社會學理論主要是對歐美國家社會現實的反饋,具有明顯的“歐洲中心主義”特征。歐美國家的社會學研究理論對于與歐美國家政治文化差異較大的亞洲和非洲國家來說,并不能得到普遍應用。照搬歐美國家的社會學理論無法實現對社會學價值的有效應用。社會學研究人員在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本土社會的了解,為社會學本土化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第二,社會學本土化是為了促進外來社會學在本土的有效應用。與其他社會學科相比,社會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能夠有效解決社會問題,有利于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社會學的應用形式具有多樣性,既可以通過社會指標實現對社會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也可以應用社會學理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第三,社會學本土化是為了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學方法。社會學方法的提出,能夠有效增強社會學在本土社會的應用,同時也能增強社會學研究人員對本土社會學的認識。第四,社會學本土化是為了形成獨具特色的本土社會學理論。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方法構成了社會學本土化的戰略發展目標。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是對本土社會的抽象反映,對社會學本土化的研究具有指導意義,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在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通過探究社會學本土化的內涵,能夠為社會學在本土的有效應用奠定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分析社會學本土化的目的,能夠更好的發揮社會學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探究社會學本土化的過程中,可以應用上述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文宏.本土化:中國社會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創新的必然路徑[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703:5-7+1.(2017-05-16)
[2]陳文江,寇星亮.“學科本土論”與西部社會學的本土化實踐[J].甘肅社會科學,2016,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