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發布首份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指導文件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促進農業科技園區提質升級、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進行部署。據悉,這是我國首次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題,從國家層面系統指導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一份重要文件。
《意見》提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探索農業創新驅動發展路徑,顯著提高示范區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綠色發展水平。堅持一區一主題,依靠科技創新,著力解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汪 亞)
六部門采取超常規推進生態扶貧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六部委聯合印發《生態扶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采取超常規舉措,力爭到2020年帶動約1500萬貧困人口增收。
《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在貧困地區打造精品森林旅游地、精品森林旅游線路、森林特色小鎮、全國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試點基地等,帶動200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根據《方案》,各部門還將加強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等11項重大生態工程建設,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工程項目與資金,提高貧困人口收益程度。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將在工程范圍內53個貧困縣(旗)中,安排營造林315萬畝,吸納貧困人口參與工程建設。三北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將優先安排三北、長江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范圍內226個貧困縣的建設任務,完成營造林1000萬畝。 (侯雪靜 彭韻佳)
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將迎“大考”
根據新修訂的《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三部門將進一步突出耕地保護、強化政府責任,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也將迎來新標準下的“大考”。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介紹,隨著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耕地后備資源不斷減少,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占優補優的難度日趨加大,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有待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面臨多重壓力。加上有的地方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的主體意識依然不強,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的情況依然存在。
為此,新的考核辦法以實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為核心,對考核的實施主體、組織方式、主要內容、結果應用等進行了完善??己说闹饕獌热莅ǜ乇S辛?、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數量變化、耕地占補平衡、永久基本農田占用和補劃、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和耕地保護制度建設等方面的情況。 (王立彬)
我國初步形成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據悉,當前我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已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11月底,各省共計實現在保金額263.5億元。
財政部農業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28個?。ㄗ灾螀^、直轄市)及5個計劃單列市已組建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并以辦事處、分公司等形式設立市縣分支機構189個。各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積極創新業務模式,加快開發擔保產品,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推動擔保業務發展,在保項目個數39001個,平均每個擔保項目金額67.56萬元,主要擔保對象是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
為解決農業農村“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2016年至2017年,財政部會同農業部、銀監會大力推進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成立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推動各地完成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組建,并已進入向下延伸分支機構和開展實質性運營階段。不僅如此,還制定出臺了財政支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一個多層次、廣覆蓋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初步形成。 (胡 璐 郁瓊源)
2017年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至3046萬人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16萬戶居民家庭的抽樣調查,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2017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2016年年末減少1289萬人;貧困發生率3.1%,比2016年年末下降1.4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加快增長。全國農村貧困監測調查顯示,2017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加894元,名義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1%,實際增速比2016年快0.7個百分點,比全國農村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 (陳煒偉)
我國將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從國家林業局獲悉,我國正加快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全國有20多個省份正在積極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到2020年將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據介紹,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在《關于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將“著力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列為8項主要任務之一,并在珠三角開展首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示范區”建設,在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建設上實現率先突破。目前,珠三角國家級森林城市群涉及的9個城市中已有7個成功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
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和省級森林城市群將在今年內完成中長期規劃編制。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所在省份將全部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和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并逐步向鄉村延伸。
(任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