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利敏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學理念改革的不斷發展,高校體育教學也取得了初步的進展。“陽光體育運動”也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以實施,但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對陽光體育運動都還處于一個很模糊的認知層面,所以需要進一步對陽光體育運動所表達出的意義與作用加深認識,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提高,也使高校體育教學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陽光體育運動;對應措施
引言:
體育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通常都不被重視,雖然目前許多高校實施了陽光體育運動,但都效果甚微。有的高校會由于學校管理不當,教師與學生也忽略這一門課程的重要性,以至于體育課形同虛設。也有的高校貫徹改革理念,大力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不過教學質量堪憂。這都是由于對陽光體育運動不全面的認知所造成,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不僅是讓學生在學校階段能夠強身健體,也是與社會體育相輔相成,培養學生現在以及往后的體育意識。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方面投入不足。高校體育教學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果,特別是對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那么各個方面的投入力度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按照我國很多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對校內體育場所、體育設備設施以及器材等方面的資金投入相當不足[1]。不僅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限制,同時也很難去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
(二)師資力量方面。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成果直接被師資力量所影響,目前我國高校體育師資力量不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由于高校體育教師不夠,導致教師教學任務過重,無法騰出多余的時間去進行教學創新。另外還存在著部分體育教師專業素質能力不強,這都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三)教學模式有待改進。很多高校雖然開展了陽光體育運動,但都還停留在過去落后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氛圍都還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課堂中不能完全獨立自主,甚至課程安排的不合理,有些高校在臨近學末測評的時候,會把體育課程取消[2]。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違反學生正常的學習規律,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效率。
(四)課堂體育項目過于單一。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動項目都是常見的跑步、一些基本的球類運動、跳高跳遠。對從小到大的體育課都是這些項目的高校學生來說實在是沒有吸引力。由于條件的限制,很多新興運動不能夠進入到課堂教學中,有的高校把一千五百米長跑作為評測標準,不合格就要重跑,學生都叫苦不堪。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對體育運動自然提不起興趣。
二、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和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普及,使學生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導,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3]。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讓學生養成愛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提高。很多高校都不重視體育教學這方面,殊不知高校作為學生基礎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體育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這個階段的體育學習可以讓學生對以后喜愛體育鍛煉起到一定的作用,加之現在企業對全方位人才的需求,更加能體現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陽光體育運動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已經成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習慣以你要這樣做才正確的方式去教授學生,完全忘記了陽光體育運動所表達出來的宗旨即“以學生為主體”。也有些老師專業知識不過關,造成授課質量過低,有些學生連基本的跑步姿勢都做不到位。陽光體育運動除了能讓學生強身健體外,還可以讓教師在自己的固有教學模式下不斷改進,提升專業知識,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三、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改進措施
(一)改變教學方式。要想讓陽光體育運動取得良好的發展,首先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不再以教師為主體,而是要改變方向,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教師首先要擺好自己的心態,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對他們來說和專業理論知識一樣重要,體育課也不是任由學生自由散漫的地方,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運動,如何去運動。再來就是課程的開設,很多高校到了大二就取消了體育課,與陽光體育運動所號召的“每天運動一小時”方針背道而馳。體育課的開設除了幫學生緩解學習壓力,還可以督促學生堅持鍛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加大對體育教學方面的投入。在改變教學方式的同時,高校也要對器材以及場地方面的投入進行改善。場地以及器材設備的完善可以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受到限制,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中去掌握運動技巧,平時學生基本的運動需求也可以得到滿足。
(三)對師資力量的加強。加強師資力量也可以更好的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體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其專業知識以及職業素養必定是符合標準的。高校配備充足的師資力量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因為體育教師不足引起的教學任務過重[4]。讓教師能夠合理的分配時間,研究學生自身特點去改進教學模式。
(四)舉辦各類競技運動。很多高校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不過運動項目都很單調,除了常見的跑步、跳高、跳遠外,很少見到有創新的體育運動。校方也會害怕因為某些危險項目造成學生受傷,自然學生的積極性就不高。其實學校在開設基本的運動項目外,也可增設其他種類的運動。讓學生產生興趣,提高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加強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四、結束語
學生在學習階段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高校陽光運動的推進,不但對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以及成果有著有利的影響,而且也能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創新提供幫助,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是祖國未來和希望的根本。希望在陽光體育的引導下,能夠更有效的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運動,2016(5):64-65.
[2]張鵬.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104-105.
[3]邱振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長江叢刊,2017(25):241-241.
[4]張藍予.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J].時代教育,2016(23):2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