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自超 韓江北
摘要:本文針對昆明理工大學電力工程學院赴文山州開展的生態環保志愿調研活動,分析了文山州河長制全面實施的效果、不足以及未來發展。從實地調查,宣傳效果及調研成果等多方位多角度的歸納了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生態環保;水庫;河長制;三下鄉
引言
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引領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學院實踐團隊到文山州開展河長制工作社會監督、調研和宣傳等公益活動。文山州河流、湖泊、水庫眾多,水資源的保護成為文生州生態環保的重要問題。
一、對水庫的生態改善與科學管理策略
團隊先后調研了擺依寨水庫、暮底河水庫、德厚水庫以及橋溝水庫飲用水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先在施工過程中要解決生態環保問題,在德厚水庫的施工過程中在徑流范圍內關閉了2個砒霜廠,11個礦場,在源頭上改善了水質,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源頭的污染。其次不僅要在建設過程中注重生態環保問題,而且在建后庫區的生態維護也是十分重要。暮底河水庫是一項以灌溉、防洪為主,兼顧城鎮供水,枯期補水,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功能的骨千水利工程。該工程于2010年獲中國水利工程行業最高獎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這與暮底河水庫注重庫區生態保護和科學的管理密不可分。投入1600多萬元,完成水庫上游村寨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收集處理系統等工程建設,在水庫河口區建設設處理規模為5萬平方米的人工濕地,認真組織實施暮底河水庫水源地安全保障項目,大力開展暮底河水庫面山綠化,加強暮底河上游及周邊區域管理與執法力度,利用高科技實時監控庫區,對數據實時監測,及時派人排查問題清理庫區。正是文山州對暮底河水庫足夠的重視,以及科學有效的實施各項措施,才使得暮底河水庫庫區整潔,水質良好,切實保證文山城30萬人的飲水安全。小橋溝水庫飲用水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通過設立保護區,派人駐守庫區等措施有效的保護了水源,保證了居民用水安全。
二、全面實施河長制的調研結果
河長制是我國在河湖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上提出的一種創新制度,由中國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2017年元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發出“每條河流要有河長”的號令。各地開始推行河長制,在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等方面收效頗豐。
在本次暑期三下鄉期間,社會實踐團隊對盤龍河文山城北州政府段、南利河西疇縣段、土鍋洞水庫項目地處南利河上游雞街河段右岸支流土鍋洞小河上、盤龍河麻栗坡縣天保鎮船頭社區段、麻栗坡疇陽河等河段進行河流水質調研活動。河長制義務監督員對各條河流水質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工作并認真記錄。并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各條河流的基本情況和周邊工業、生活用水排污情況。同時針對鄉村的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排放等問題,向村民了解河流的相關情況,并宣傳保護河流、保護生態環境的知識。文山州全州所有河湖庫渠全面推行河長制,根據河湖庫渠等級、重要程度和流經的行政區域,分級設置各級河長,其中,州級河長所管河流流經的縣(市)、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相應河長。我們所到的河段都能看到相應的文山州河長公示牌,明確相關人員負責的河段,相關人員的職責以及監督電話,基本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庫渠管理機制。根據調研成果,文山州在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在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全州水資源保護工作,更好地節水、管水、護水、用水方面成效顯著。
我國河長制歷經近10多年的發展,在體制機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仍然面臨著一些難題需要破解。通過考察發現了以下問題:一是部分群眾認識不到位,部分群眾對河長制不了解,對河湖保護不重視,仍有亂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的情況;二是有關河長制配套法律不齊全,河長職責不受法律規定,工作沒有具體的政策指導,且河長制的監督管理、考核與問責機制不夠健全,導致部分河長有名無實,在實際工作中流于形式,無法落到實;三是考核欠科學,監督方式單一,考核主要以結果為導向,以水質改善目標為主,對過程有所忽視,監督主要以監督員為主。
針對這幾個問題有以下舉措:1.注重發揮媒體作用,加強宣傳;2.強化公眾參與和第三方服務,破解政府失靈難題,建立社會共治體系;3.不斷完善河長制相關制度;4.制定河長制法律體系;5.科學建立考核機制,破解公平公正難題,更好地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6.互聯網+河長制,利用攝像頭、互聯網+技術,搭建PC端+移動端的綜合應用系統,達到實時實地巡河護河的功能。河長制是治理河湖水問題重要管理制度,必須認識到河長制在實施中出現的認識不足、知識缺乏、制度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理論缺失等問題,加強群眾宣傳教育、對管理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完善制度、健全法律、加強理論研究,用科學理論指導河長制工作。確保河長制為河長治,維護河湖健康。
三、結語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磨煉了我們的意志,更讓團隊更深入的了解生態環境問題,讓大家了解到祖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學生貢獻自己的力量。文山州對水庫的綜合治理,河長制的全面推行,在生態保護方面不斷努力,將全州森林覆蓋面積提高到51%,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給團隊的每一名成員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參考文獻:
[1]趙穎,邢昱, 安國安. “河長制”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農家參謀.20180305.
[2]康曉芳,通訊員 ,褚旭峰. 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如何發揮“河長制”作用. 東方城鄉報.20180403.
[3]陳政.河長制實施中存在問題及其對策.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915.
[4]朱玫.論河長制的發展實踐與推進. 環境保護.20170207.
[5]胡雪林,肖養群.淺析基層河長制實踐中的幾個問題. 中國水利.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