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閆
摘要:隨著五制同建的推行,抄收分離、農電工全日制、專變集中管理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基層供電所營銷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向“專業化、扁平化、集約化”大營銷體系邁進。線損管理是供電所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借上級的東風,完成自身的轉變?我所線損管理主要經歷過三個階段,即無序階段、漸進階段、完善階段,下面用五個方面做一一詮釋。
關鍵詞:線損;管理;營銷;考核
一、健全了線損制度。我所根據公司下達的《職工績效考核辦法》,制定了符合所情、操作性強的《供電所員工績效考核辦法》,目前已執行了三年,其間全員討論修改過多次,形成最終定稿的三十條。該辦法對估抄、錯抄、漏抄、臺區線損、計量裝置等都有明確的處罰標準,讓線損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全年下達處罰(獎勵)通知書20多份,執行處罰50多人次,罰金3萬多元,執行獎勵80人次,獎金5萬余元,其中涉及線損管理的處罰(獎勵)占到80%的份額。沒有不規矩的員工,只有不健全的制度。合理的制度+公平的執行=高戰斗力。
二、員工有較強企業歸屬感。現任兩位所長均是精明強干,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威信較高、親和力強。我所歷來注重員工培訓,周一例會雷打不動,不說事,先培訓一小時。在原有培訓計劃的基礎上加進許多對工作有幫助的內容,堅持講課、筆記、討論三結合,員工學習紛圍濃厚,公司組織的各類營銷競賽基本是“不拿第一,羞于還所”。農電員工有三大特點:一是員工業務素質普遍較高,單兵作戰能力強,且協作程度較高。二是工資收入合理。公司農電工年收入最高的在我所,谷戰強師傅管理5個重要臺區,月工資2500元(未扣養老保險),收入與勞動強度成正比。三是員工有強烈的企業歸屬感,工作幸福感知度較高。這種歸屬感和幸福度是我所歷任幾位所長在堅持“善待農電工”這種信念支撐下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形成全所“團結創優”氛圍的原動力,是提升整體戰斗力的精神支柱,并在現任所長任期內達到頂點。
供電所是沒有圍墻的工廠,我所的自用電管理按常規是半年突擊檢查一次,沒有一期違規行為。拿一位老師傅的話來說:“每月就為占幾十度電的便宜,到全所員工大會上作檢查,這張老臉哪擱?即然我們自己用電都很規矩了,那衍生的人情電、關系電自然沒有市場了,線損能不好嗎?”
三、規范的臨時用電管理。宅基地建房是居民家庭一生的大事件,居民客戶單相電表不能滿足建房過程中的攪拌機,懸吊機等三相用電需求。然而三相用電開戶程序繁瑣,費用較高,流轉時間長,不適應建房短期臨時用電業務,部分居民詢而卻步,建房則托關系找村電工采取費用包干制,即三五個月房子建好三百或五百元包干,暗示可以不要發票;極少數客戶甚至直接鉤掛竊電。這都是我們供電所制度尚不健全,服務還不到位,讓這些違規違法行為有滋生的土壤,也為安全用電帶來極大隱患。針對這種情況,我所首先印制《供電所溫馨服務卡》一百余份,全鎮逐戶宣貫,就農戶關心的服務熱線、產權分界、現行電價、開戶銷戶、郵政批扣、欠費停電等八個方面的問題作了詳細解釋。其二,新增三相臨時表租賃業務,交納押金50元即可租賃三相表計量裝置一套,含塑料透明表箱和出線開關,按照潛價審規[2011]11號《市物價局關于收取農村低壓臨時用電表箱租金的批復》的收費標準以1元/日收取租金。其三,簡化三相臨時用電流程,采取把房屋所有權證、法人稅務登記證等國規文件簡化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等措施,內轉外不轉,客戶有需求,其它我們來辦。客戶只須在《臨時供用電合同》、《用電業務需求表》、《營銷業務工作單》、《臨時用電協議書》四份表格上認可簽字即可,縮減流程工作量40%。
最開始,我們把產生的電費和租金一起交供電所開票做帳,至少把流進農電員工口袋的這部分變成了集體的。執行了一段時間后,讓農電員工和客戶都習慣了這種模式,然后再內部操作,把電費、租金再分開開票,電費是國家的,租金是集體的,電量顆粒歸倉,租金收益可觀,徹底做到合法合規,合情合理。
板橋村一位叫李彪的客戶要打門前的曬臺,水泥沙漿攪拌需要三相電,2017年11月14日到我所交50元押金租了一塊三相表,23日我所前去拆表的師傅告訴他:用了10天,租金10元;電價7毛8分5,您的起碼0,止碼75,用了75度電,電費58。875元,一起不超過70元,您拿好這張單子,去營業廳結算,再交不到20元。
全所目前共有臨時三相計量表計10套,編號“x01-x”,若一套臨時表計在一個電費流轉月中租給了兩位用戶,租金各算各的,但營銷系統僅出具一張電費發票。我們解決辦法是復印一張發票,各自注明起止碼、電量電費金額,并加蓋公章,合理合法,符合財務手續。2017年共簽定低壓臨時供電合同85份,履行85份,發生電量6375千瓦時,回收電費5004。375元。
在我所供電范圍內,基本杜絕了“鉤掛”這種明目張膽的竊電方式,建房、筑路、抽水等臨時用電方面的用電秩序十分規范,大多數客戶對供電所的信任度很高,基本做到了四方滿意,即用戶少花錢且方便快捷,滿意;農電員工增加了收入(補助),滿意;供電所合理增收(租金),滿意;供電公司規范了用電秩序,也滿意。
四、線路維護落到實處。供電所一般偏重高壓處缺陷,放松低壓維護,必竟10KV跳閘考核是很嚴厲的硬指標。我所的做法是兩邊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首先高度關注農網改造、高損臺區改造、低電壓改造等工程項目的前期規劃,深度參與勘探測量,在配變布點、線徑選擇等方面給設計部門提出合理建議,做出工程排序表,把高損或近高損臺區改造項目納入首選改造范圍。
結合幾次大型電力專項整治活動,積極開展低壓線路除障,不追求《低壓線路安規》規定的邊線1.25米的完美通道標準,至少做到最大風偏下沒有碰線的樹枝。增加負荷測量次數,對三相不平衡的線路及時調整負荷,從技術角度最大限度的減損。
重視營業月報表。審核每月的營業報表是營抄班長和所長的必修課,內行的所長都是先從報表上發現問題。將電量波動的專變、低動用戶突增突減、照明戶超xx度、長期零度戶等逐一剔出來作為檢查的重點,以此為依據,所長指派人或親自跟抄,對發現人員錯抄、漏抄、估抄現象的概率很高,跟抄、核抄是改進工作的直接方法,也是績效考核的直觀依據。隨著客戶中心的成立,專變無損戶這最大的一塊蛋糕被劃走,再拿關口綜合線損指標作臺區線損的遮羞布已經不可能,當營銷部下達細化的臺區線損考核指標的時侯,再來想辦法降損為時已晚。好在電費社會化代收工作接近尾聲,99%以上為所內核算員坐收,農電員工從繁重單一的收費工作中解脫出來,可以緊緊圍繞降損做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