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摘要: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好的法律是良好的治理的前提。自十八大以來,法治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律師是推動社會法制建設的主力軍,所倡導的職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律師團隊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戰略實施的重要力量,法律服務市場的主體是律師事務所,作為律師工作的主要場所,應該滿足時代的要求,回應黨和國家的主要戰略決策,發揮應有的作用。全面協助法治,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新經濟規范,企業轉型和現代化,是律師事務管理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市場
一、律師事務所環境分析
(一)律師事務所外部環境分析。
1.政治法律環境。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公正司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律師事務所是提供法律服務產品的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決策為企業的經營壯大提供了便利。2016 年年初,印發了《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到2020年基本建設成職能科學、執法嚴明、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的基本建成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近年來,我國逐步出臺并完善了相關法律,為律師的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完善的法律法規依據,民主與法制進程的推進,所面臨的環境制約因素將不斷得以修正,律師行業的發展得到一個更加有利的成長環境。
2.經濟環境。
中國經濟處在總體疲軟的環境中,未來7%左右的增速將成為常態,我國經濟將出現一個“L”型增長階段逐漸成為社會共識,這意味著經濟增速穩中趨緩,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在短期可能會有波動,但中期看好,總體趨勢向上。
3.社會環境。
我國律師制度于1980年恢復,隨著國家法治建設的逐步完善,律師制度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不規范到規范的發展,但仍存在問題。一方面,我國兩千年的傳統文化思想對當代社會仍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律師業恢復和重建初期,制度并不完善,很多人都不愿意選擇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個別律師在個人職業道德、誠信服務等方面存在缺失,人民懼訟、惡訟、厭訟、累訟的無奈心理,訴訟程序復雜、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加大了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成本與風險。隨著互聯網等即時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面對經濟轉型、社會轉型和政府轉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終端為律師工作提供了便利,各種新問題和新矛盾多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種種難題,也成為社會和公眾的普遍共識。
(二)行業結構分析。
進入者威脅說,進入中國法律服務行業的新障礙很低。每位律師必須在法庭上通過資格考試,而法官的及格考試合格率為每年7%至10%,因此中國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可以緩慢而漸進地發展。競爭者威脅,中國律師事務所行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較著名的有中聞律師事務所、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大成律師事務所等。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高偉紳律師事務所、富爾德律師事務所等國律師事務所也紛紛進入中國律師市場。中國律師事務所處于本國其他律師事務所與外國駐華律師事務所的競爭的包圍中。替代品威脅,中國人在打官司時習慣自己出庭應訴;或者不通過律師事務所,當事人聘請法律工作者。同時,也會尋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務所等社會組織的幫助。供應商議價能力,律師事務所主要的產品是無形的智力勞動成果,其經營所需的生產要素與企業并不相同。律師事務所的產品是由律師事務所的專業人才所創造的,律師事務所沒有優秀的專業人才就無法為當事人提供優秀的法律服務。專業人才作為律師事務所的直接供應商,不管流失或缺乏對律師事務所產生的威脅都是相當巨大的。消費者議價能力,律師收費的標準通常是以有關部門制定的律師收費辦法為基礎,根據委托事務難易程度、工作量等情況與消費者進行協商收費。消費者議價能力因為代理方式不同,存在議價的威脅也有所不同。在非訴訟類案件中,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不強,而普通民事、刑事等訴訟類案件,訴訟代理費在一定幅度內進行浮動收費。雖然該部分業務的客戶對律師事務所提供服務的質量要求比較低,比較看重律師收費的問題,但是消費者的議價能力并不強。
二、律師事務所戰略方案的制訂
(一)律師事務所戰略措施。
品牌發展戰略。律師事務所可以遵循一定的路徑來塑造形象打造自己獨特的品牌。首先,在成立之初就在工商局注冊獨立的商標,保護知識產權同時進行宣傳,也可以通過促銷以及公關活動來塑造品牌。
市場營銷戰略。律師事務所可根據自身實際采用客戶營銷、關系營銷、傳媒營銷以及大眾營銷等多種營銷手段和營銷策略,“4Ps”理論與“6Ps”理論,靈活運用營銷組合策略,爭取能在法律服務市場上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與支持。律師事務所還應該做好公關工作,在公關活動與社會服務活動中,企業的文化也得以形成。
差異化戰略。律師事務所的業務可分為非訴訟類與商經類為高端業務、普通經濟糾紛類與民事糾紛類為中低端業務;刑事類與行政類為其他業務,律師事務所在擴大規模、打造品牌的發展過程中,仍然應當以固有的較為專業的領域為主,集中力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與眾不同的、多層次的專屬法律服務,形成服務特色,從而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人力資源戰略。律師事務所應該進一步完善其人力資源管理,可采用提成制與授薪制并存的分配制度、多元的提成分配制度、合伙人資格晉升制度等方式來激勵員工,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
(二)律師事務所戰略保障機制。
律師事務所可以從強化戰略意識、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制訂操作計劃、實行有效管理、建立績效考核和激勵制度、形成良好的戰略評價機制這幾個方面進行強化,以形成完善成熟的戰略保障機制。
結束語
近年來,中國律師業發展迅速,法治等戰略決策以及法律法規體系的逐步完善,經濟轉型和現代化,都是中國律師事務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律師事務所應順應時代的趨勢,并將律師事務所的管理推向現代化,逐步開辟一條專業化的獨特道路,在法律服務市場中形成主要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昭順.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律師事務所發展戰略分析[J].中國市場,2017(08):146-147.
[2]張勤.淺析律師事務所面向企業的信息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21):80-83.
[3]耿國玉,師廣波.突出專業優勢 服務法治政府 山東眾成仁和律師事務所政府法律服務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律師,2015(0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