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玲
摘要:效率問題一直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的問題之一。鑒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們耐心地分析原因,從各方面找到存在的問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努力使每一個學生不掉隊。細心地做好每一個問題學生的思想工作,關心每一個后進生的學習,全力輔導優生,差生……。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生的數學成績整體取得較大進步,班級之間的差別也在縮小。
關鍵詞:差異;全效學習;層次;鞏固;情景創設
一、學生和老師存在的問題
學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基礎很差,基本運算能力極差;習慣很差,課堂上各種小動作多,講小話的多,不聽招呼。有個別學生學習態度極差,不思進取,不僅不學,還以與老師作對為樂。老師教學存在問題:教學管理松懈,沒有嚴格要求學生;課堂教學知識點沒有嚴格落實,學生課后鞏固沒有落實;師生關系緊張,學生逆反情緒較重,你要我學,我就偏不學,氣死你。
二、采取的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采取下列措施。
(一)培養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促進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學生,學習成績有時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妨礙了他智力的有效發展,如學習積極性差,自我約束能力差,等等。因此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對課堂教學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獨生子女在家里越來越被嬌寵,使現在的學生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那種盲目懼怕,絕對俯首帖耳的學生已不多見。在絕不遷就姑息的基礎上,教師也要調整自身,從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去面對學生, 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在課堂上應有主持人的優雅自如的風度。要自然、大方、詼諧、幽默,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教師,也會對這位教師所任的學科感興趣,進而幻想在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造。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情境,課堂教學效率才會大大提高。因為厭煩而形成的冷漠的師生關系,是不適應現代化教育,也無從談保證上課效率的。
(三)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與學是師生雙邊的關系,教要得法,學要主動。主動來自興趣,興趣需要培養。同樣的教材,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講得教條,枯燥無味,學生呆若木雞,事倍功半。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語言幽默、態度和藹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態度和藹可親方能清除學生的畏懼感,幽默風趣、繪聲繪色才能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例如,在教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時,一邊板演,一邊給學生總結了口訣“先脫括號,后排隊,分別相加,再相減”。
2.啟迪思維、巧設提問
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開發智力。著名數學家G·波利亞指出:"盡量通過問題的選擇、提法和安排來激發讀者,喚起他處理各種各樣的研究對像。例如:講指數時,讓學生猜想:將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50次將有多厚?
學生通過一系列小問題的思考并逐一解決,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因此,巧設提問,可以較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學習活動要達到的標準。明確陳述的目標有助于指引學生的學習。奧蘇貝爾指出“當教學目標能夠起先行組織者的作用時,我們將期望它們會促進有意義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習的長期保持。”一般來說教學目標的確定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課時教學內容一般講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要點需要學生掌握,要讓學生把握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必須突出重點,從而起到提綱結領的效果,便于學生掌握。
(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要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傳統教學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新教材中更提倡發現法教學。發現法是由美國"結構教育"學派代表人物布魯納提出來的,發現法是培養學生進行探索思維的一種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將自己當成錄音機的放音鍵,不管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如何,一味地很起勁地講授下去,錯把學生當成錄音鍵,把學生放在被動的地位,將知識硬加給學生。這種"填鴨式"的教學,短時間內課堂效果尚好,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知識遺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學時應不失時機地采用發現法教學。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不是觀眾,將單純的教師"主演"變成師生共同"表演"。這種共同參與的活動中有一種至關重要的"發現法"--讓學生仔細觀察后發現某些規律、結論。
總之,課堂效率的提高是個任重道遠的過程,這需要我們老師一直堅持不斷的研究,不斷的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