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高
摘要:創造性思維是指有創見的思維,即學生改組自己所學知識,產生新穎成果的思維。創造性思維表現為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認識現實世界的能力,綜合抽象的能力和敏銳的理解力,它能充分發揮人們從紛亂的事物中分析、研究、發現規律和尋求解決方法的潛能。但就目前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開展創新教育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教學中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仍妨礙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注意設計和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活動,并以相應的創造性思維熏陶、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中學物理;創新思維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根本途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進行創造的機會,增加實踐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其創新的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培養創造性思維,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而要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首先要注重創設思維發展的有利條件。引入新課時,盡可能設計一個與新課內容有關的前沿 科學 情景,吸引同學們的視線,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例如,在講電阻時設置一個火力發電站的輸電線路情景,同時對比家庭進線電路,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其次,要注重創設思維發展的有利氛圍。教學中,我們應該努力消除抑制創造性思維的因素,使學生不把自己擺在被支配的地位,而是以共同討論的姿態進行學習,積極鼓勵他們發表不同見解,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始終處在和諧、輕松、友好的氛圍中學習。例如,在講授電磁感應產生的條件時,自制半徑較大的螺線管且與演示電流計相連,接著左臂伸入螺線管中,電流計不動,然后右臂伸入,電流計卻動了,學生產生一片驚奇,激發他們心理上的沖動,讓他們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然后教師挽起襯衣袖子,原來右臂上綁了幾條長形磁鐵。這樣,把學生帶進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久而久之,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二、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
物理實驗具有生動鮮明的特點,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有必要通過物理現象,物理實驗等方面引起學生的探究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參與到演示實驗中來,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然后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物理現象,并且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讓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原因,驗證原理。 例如,在做“探究固體熔化時的溫度變化規律”實驗時,選擇觀察海波和石蠟的熔化。教師先向學生介紹實驗的材料海波和石蠟,和實驗的裝置。教師提出問題:
1.熔化是在什么樣條件下發生?2.熔化的過程具有有什么特點3.不同物質熔化的過程相同嗎?4.熔化過程中溫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在實驗之前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猜想只要加熱就會使海波和石蠟熔化,都會隨著加熱海波和石蠟的溫度的升高,而且由固態變化成液態。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兩種物質的變化,觀測溫度計的數值變化,出現新的物理現象時動腦筋思考,收集數據。通過整個實驗過程,會得出海波的熔點為48攝氏度,石蠟熔點在47-64°C,學生也很容易理解了不同物質的熔化過程不同,不同物質熔化時有各自的特點。通過學生參與實驗過程,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三、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形成
獨立思考是形成創新思維能力的前提和條件,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只有通過經常的獨立思考活動的鍛煉才能逐步形成,而物理實驗本身就是獨立思考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因而,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推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講授第二冊第七章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在電壓都是3伏特的情況下,先連接AB導線,測得電流為0。6安培,在依次接導線AC、AD,測得電流分別為0。3安培和0。2安培,根據測得的數據應用所學知識推導出電流減小的原因是電阻增大了,在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電阻逐漸增大的原因,得到導體的電阻跟長度有關,“長度越長,電阻越大”。在此基礎上我因勢利導進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導體的電阻跟材料、橫截面積的關系,再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索和研究自行得出結論。另外,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要注意立足學生認知及思維發展水平,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必要時,還要幫助學生向上推一把,至少要讓他們能觸摸到“桃子”。要加強對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技能的訓練。這是由于過程技能及其相關能力是獨立思考的核心,也是獨立思考中發揮主體作用的橋梁。過程技能中的重點是推理,它包括比較與鑒別、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類比與聯想以及直覺等基本科學思維過程。只有這些基本科學思維方法得到全面正確的訓練,學生思考的主體性才能得以真正發揮。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必須改變目前實際存在的實驗教學過程過于程序化的傾向,在實驗中要給學生留有較充分的獨立思考的“余地”。在實驗教學中,還要努力使學生逐步形成獨立列出實驗步聚,獨立選擇實驗器材,獨立進行實驗操作,獨立設計記錄表格,獨立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而離開學生的獨立思考,實驗能力的培養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當然也不能奢談什么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了。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能使學生對實驗儀器的用途和實驗原理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異;只要我們經常鼓勵學生能多方設想,不拘一格,不斷地運用發散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就能使學生擺脫習慣思維的束縛,拓寬思維范圍,從而使創新思維得到發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安忠、劉炳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張民生.中學物理教育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3]趙凱華.對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意見和建議(1)物理教學探討.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