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龍
摘要:堅守黨性原則、不忘入黨初心,是衡量任何一名黨員和黨員干部能否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新常態、新任務、新要求的重要標準之一,又是任何一名黨員和黨員干部在新時期、新形勢乃至今后始終反腐倡廉的常態。
關鍵詞:黨性;原則;不忘初心
近來,有媒體調查分析原本各方面素質較高的落馬官員,最終走上腐化墮落之路的原因時提出,“心態失衡”是促使這類官員“變質”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其關鍵是放松了黨性原則,忘記了入黨初心。堅守黨性原則、不忘入黨初心,應該說既是衡量任何一名黨員和黨員干部能否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新常態、新任務、新要求的重要標準之一,又是任何一名黨員和黨員干部在新時期、新形勢乃至今后始終反腐倡廉的常態、始終反腐倡廉的任務、始終反腐倡廉的要求,又是當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學與做效果的重要體現,還是每個黨員和黨員干部必須研究的重大課題,更是每個黨員必備且具有的政治心理素質、政治思想品德、政治行為操守。
一、履責盡職,不忘初心
每個黨員入黨或履職之初,都會在內心定一個標準,也可能會對黨員生涯和職業生涯繪出一片藍圖,可謂躍躍欲試,氣宇軒昂;但當前進中遇到困難時,很多人懷疑當初的決定,忘記自己的初衷,埋三怨四,信念動搖。這時,如果能想想自己的初心,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不畏艱難,各個擊破,化藍圖為現實。黨員干部在工作中,依然如此。
思想純潔、淡泊名利。無數正反兩方面的教訓說明,守住當代黨員干部的政治本色,就是堅守一種先進精神和一份執著理想,排除權力的浮幻虛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任何時候、任何黨員都應銘刻在心,即便“大權在握”,也要秉公用權、陽光用權,循黨之規,蹈國之矩,把權利用在黨的事業上、群眾利益最需要的時候,使廉潔自律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即便能力超群、成績顯著,也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尤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更應嚴格約束自己、鞭策自己,講究政治意識,突出黨性意識,體現原則意識,胸懷大局意識,著力看齊意識,堅守理想信念宗旨“高線”,永葆黨的先進本色,才符合入黨初心。
二、面對得失,不忘初心
梳理各種報道,發現大多官員原本認真勤懇,但遇到某些外界環境刺激或誘惑時,就變得迷茫、困惑,甚至產生嫉妒、怨憤等心理,進而自身的行為、作風也都跟著改變。為什么這些落馬官員前后的心態、做派反差如此之大?其共同點是未能保持平常心。
何為平常心?就是面對“上”與“下”的坦然、得與失的冷靜、名與利的清醒。換句話說,就是不管境遇如何,都以平常人的心態正視自己、對待工作、面對生活,不因職位變遷而忘乎所以,不因利益誘惑而失去理智。
保持平常心,是黨員干部應追求的一種可貴品質,是一種修養境界,更是人生平安幸福的秘訣。因為時刻懷著一顆平常心,才能助長內心的定力與靜氣,不會因為太滿而覆、太高而傾,更不會被物欲所累,反而能收獲更多的安穩和快樂。許多一生為黨和國家默默奉獻、成績卓越的優秀黨員,在工作生活中為人質樸低調、甘于平淡、老實干事。黨的好干部牛玉儒從一名普通黨員一路走到市委書記的位置,從未忘記自己曾經的艱苦生活和與群眾息息相通的感情。“不要謀著做大官,要謀著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稱快的好事、實事。生命一分鐘,敬業六十秒!”這是他常對身邊的黨員干部說的一句話。
當然,平常心不會平白無故而生。想要做到時時堅守,需要不斷反省自己,加強學習黨章、黨規黨紀,筑牢思想防線,銘記自己黨員的身份和宗旨;需要多深入群眾、多聽對自己的批評建議,發揮“逆耳忠言”、“當頭棒喝”的作用,使自己在權力與私欲的迷霧中看清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找準堅守黨性原則、不忘入黨初心的方向。
三、常溫入黨誓言,不忘初心
不可否認,當年舉起右拳齊眉時的誓言是如此真摯和誠實,體現著對共產主義奮斗終生這一信仰、信念的虔誠。上世紀60年代,在天災人禍的國家困難時期,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所表現的“為民、求實、奮斗和無私”的思想,勢必要沖撞當時的政策,突破當時的某些規定,他在黨性和人性、政策和實情面前,必須做出抉擇,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要緊,還是維護某些規矩要緊?“讓群眾吃上飯錯不到哪去”是焦裕祿的堅定信念;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他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不忘入黨初心,擁有在重大事件關口的責任擔當意識,敢于承擔時代賦予他的各種重任,自己做出多數犧牲,體現了黨的宗旨、黨性原則和人間正義、無私奉獻精神,樹立了黨的光輝形象,為后世所敬仰,成為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社會思想日趨多元,各種誘惑不斷增多,近些年來黨員隊伍中出現了理想信念動搖、組織觀念淡薄、黨員意識不強、黨性原則丟失現象,有的黨員不像黨員、不在組織、不起作用、不守規矩,只顧自己利益,患得患失,斤斤計較;有的入黨動機不純,把入黨當作仕途工具,黨員這個身份對其有用時自己是黨員,真正需要身先士卒時卻又退縮;有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能和黨中央保持一致,調侃、質疑黨的領導體制,甚至公開罵黨,否定黨的最基本原則和立場;有的為官不為、尸位素餐、貪贓枉法、以權謀私,最終淪為“階下囚”,等等。這些黨員在爭名奪利中蒙塵積垢,在隨波逐流中心為物役、泯然眾人,與當初入黨時做出的承諾漸行漸遠,既不“先進”也不“純潔”,說明了精神世界的空虛,是信仰出了問題。如此,怎么發揮作用?何談模范?何談先鋒?
時常日省吾身、捫心自問,自己是否還記得入黨時立下的錚錚誓言?是否始終如自己所寫、所說的那樣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自己現在的言行、舉止、情操、境界是否符合黨員標準?只有在反躬自省中不斷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繼而如焦裕祿那樣敢于擔當、勇于負責,才能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帶領群眾實現宏偉目標,才符合入黨初心。
四、反腐倡廉,不忘初心
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落馬的高官一個接一個,他們從政之初是否就抱著貪腐念頭?相信大多數人不是,都希望有一番作為,用行動對得起人民的信任、組織的重托;但怎么就一步步走上這條不歸路?就是因為心變了,忘了入黨初衷。
我們每個人當猶豫時多捫心自問,最初是什么使你做了這個決定;懷疑時多問自己,是什么讓你堅持走到了現在。很多事情一旦發生,就沒法抹去,很多路程一旦走錯,就沒法回頭。幸福是人內心的一種感受,不忘初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