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但木·依米提
摘要:班主任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關懷學生思想上的進步,品質上的陶冶,人格上的成長,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溝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涵蓋了班主任的愛生情感、工作熱情與工作的藝術與方法。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能使得學生在出現偏差時被及時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得班主任與學生能相互地尊重與理解,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全班學生都能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因此,對班主任溝通藝術方面的研究就成了本文的主題。
關鍵詞:小學生;溝通;談話藝術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中的最微妙的接觸。作為班主任,每天都可能面對許多突如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面對犯錯的學生時,要注意冷靜的思考,細致的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小學班主任被戲稱為是“孩子王”,面對隨時都可能出現狀況的孩子們來說,作為“孩子王”的我們應如何做好這些孩子的思想工作,與他們用心溝通,妥善處理好他們制造的各種狀況呢?
一、學生思想工作的作用
思想工作可以使學生明理。學生正是從班主任及其他老師的不斷灌輸的道理中提高認識,明白做人的道理,辨別是非善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通過其他途徑,學生也可以學習到做人的道理,但都沒有這種方法更直接、更系統、更深入、更細致。班主任在其整個工作過程中,總是以不同的主題向學生進行說理教育,這種教育多數情況下是通過說理談話進行的。
二、做好問題學生的思想工作的幾種談話方式
1.談心式談話。
談心式的談話進行的前提條件,一是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融洽,有談心的可能;二是班主任對學生有相當的了解,有談心的指向和目的。談心式談話的特點是氣氛隨意,班主任與學生都覺得自然、和諧,往往看似在閑談,卻使學生得到道理和為人處世的學問。因為是在“無主題”的隨意氣氛中談心,有時甚至是談天說地,無所不談,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善于把所談內容賦予教育的意義,這種教育,有時是針對性的,有時又是使學生增長知識和經驗的。因此班主任平時要有較好的“積蓄”,有足夠的教育學生的“材料”和較為廣博的知識修養。這樣才能避免在談心中浮淺無益,也能避免在談心中班主任掌握不了主動權,更能避免這種談心變成庸俗的閑聊。在談心式的談話中,因為較為隨意,班主任要注意檢點自己的談話,也要注意與學生的平等關心,更要注意談話時自己的舉止,以便使學生暢所欲言,使他們有充分地,無拘束的發表意見的機會,免得班主任唱“獨角戲”。 談心式談話基本是和風細雨式的,所以對部分膽小、內向、自卑的學生也是比較適用的。特別膽小的學生心理比較脆弱,承受力差,一遇到挫折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在學習方面,往往付出比較多,收獲比較少,這個時候如果對他們僅僅是批評,那么他們會更加戰戰兢兢,惡性循環。所以針對這類學生,要經常找他們聊天,多談學習之外的事情,以談心式談話為主,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讓他們打開心結,愿意、主動和班主任談心。
2.對特殊學生采用賞識的談話方式。
這里所說的特殊學生就是班級里最調皮,經常違紀,學習和行為習慣都很差的那些問題學生。一個班級是否穩定,關鍵在于這些學生是否能在班級里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夠使他們在做人做事上、在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那就是成功的教育。對于這部分孩子,我們不能拋棄他們,也不能總用批評指責的方式對他們說教。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指責批評,再多的批評也只會給他們心理造成更大的負擔,或者是通常我們說的“變皮了”,說不說一個樣了,這對其個人的發展并無明顯意義。試著用理解寬容的態度,給他們一些賞識的目光,用溫和的、關心和理解的話語去和他們溝通,去溫暖他們幼小的心靈,因為他們同樣是可塑性極強的孩子。用慧眼去發現特殊學生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走出自卑,走向自信。比如,班里有個叫庫爾班的學生是個非常調皮,愛動的孩子,各任課教師都很頭疼,但他非常聰明,長得也很機靈。他上課不注意聽講,愛做小動作,但他只要認真聽講,回答問題就能回答對,而且思維能力特別強,針對此我經常鼓勵表揚他。在一次中心校舉行的公開課中,他課堂上的表現非常突出,我當時就表揚了他。下課后,他還非常激動地找我談心,對我說:老師,我每次都舉手,你怎么不多找我幾次呀?我笑著說:“在這么多老師聽課的情況下,老師都非常緊張,而你卻那么大膽、踴躍,回答的問題也很有創新性,你真了不起,真令老師刮目相看!旁邊的兩位科任老師也附和著,此時他非常開心也很自豪,我順勢接著說:若平時上課你也能這樣表現,那該多好呀!自此以后,孩子果然進步很大,并逐步改掉了上課愛動的毛病。
3.運用多種溝通技巧
在溝通中,多種技巧的靈活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應善于運用各種語言與非語言溝通手段,以達到有效溝通。如,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一個鼓勵的目光,示意“老師相信你,堅持,你一定會成功的。”又如,看到學生的書或筆掉在地上,順勢撿起,微笑著放在學生桌上。再如,學生趴在桌上精神不好時,用手輕輕撫摸一下他的頭,使他感覺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好的。雖然都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一個動作,但讓學生感受到的是班主任老師的關心與愛護,能鞭策學生進步,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另外,班主任在溝通時應注意傾聽、創設輕松的環境。當學生之間有了矛盾,班主任要善于傾聽不同的意見,然后綜合評判是非,并不失時機進行教育。當學生對老師或學校有看法時,班主任要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傾聽意見,及時疏導,融洽關系。當學生犯了錯誤,要選擇場合單獨交流,心平氣和而不是怒氣沖天、訓斥指責。針對班級出現的某種問題,班主任應精心設問,讓學生對有關問題、事件作出較為詳盡的反應,并直接重復或用某些詞語如“嗯”、“講下去”、“還有嗎”等,來強化學生敘述的內容,鼓勵學生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
總之,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學生談心既要客觀公正,又不要傷害師生感情,還要讓學生樂于接受,這就需要掌握溝通的藝術,解決起來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白銘欣.實用班主任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09.
[2]李新云.探索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激勵的方式[J].管理觀察,2012,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