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華京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層出不窮,人們的生活也逐漸離不開網路,它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方便,但也給人們帶來了挑戰,網絡環境的混亂一直是困擾網民的問題,管理者應及時采取措施來凈化網絡環境,優化網絡信息,從而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發展。
關鍵詞: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優化;研究
前言:
網絡信息生態系統是指生態系統在網絡信息中的發展,主要包括網絡信息的環境,信息的主體以及信息用戶,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促進了信息的交流與傳遞,使更多的用戶能夠快速的獲取所需要的資源,但是近幾年來,我國的網絡環境比較混亂,對信息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網絡信息生態環境逐漸失衡,管理者應采取措施及時的解決出現的問題,優化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
一、網絡信息生態環境受到的影響
用戶在上網的過程中會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影響,言論受到約束,例如在網絡信息生態環境中傳播危害網絡信息安全的行為時,需要受到一定的懲罰,不同地區的文化與信仰不同,同一行為在不同的地區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也可能會存在著懲罰,很多人會把現實生活中的習慣帶到網絡環境中,也因此常常造成誤解,技術的應用使網絡信息的范圍得到了擴大,服務模式也逐漸產生了變化,網絡的發展狀況還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關,人們對于網絡信息的需求量高,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發展就越好。[1]
二、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評價
(一)建立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有效的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體系的建立,能夠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的科學化發展,減少不公平現象的出現概率。評價體系主要是針對網絡信息的流暢性和穩定性進行評價,而對流暢性的評價主要是評價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的信息組成是否合理,信息之間的銜接是否緊密;而對穩定性的評價則主要是針對網絡信息的生態環境是否很容易就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提高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抗干擾能力與拓展能力。[2]
(二)確定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具體指標
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的指標主要可以從政治,認為,技術以及經濟四個方面來闡述,政治指標主要是指法律法規對于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監督,對于網絡言論的規范等;人文指標主要是指網絡用戶的自身素質,涉及到各地的民俗習慣;而技術指標只要是指網絡技術的應用,更加注重對于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提高技術的應用,從而逐步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提高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經濟指標主要是指網絡信息的消費趨勢,更好的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制定個性化的選擇,記錄網絡用戶的增加數量。積極的利用各項指標,增強信息安全。
三、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優化
(一)政治環境的優化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優化,從政治層面來給予網絡信息安全幫助,制定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制度,加強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監管,逐步提高監管力度,同時對網絡用戶進行實名的認證,增強每個人的責任感,慎重的在網絡上發表言論,提高網絡信息使用的對稱性,減少網民將不健康,不真實的信息上傳的概率,對于虛假信息的傳播要追究其責任,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加大對不法信息制造者的處理力度,逐步凈化網絡環境。[3]
(二)人文環境的優化
網絡環境的良好發展離不開人文環境的優化,相關部門應積極的在網絡環境中渲染傳統文化,更好的凈化網絡信息生態文化環境,提高網絡用戶在網絡信息人文環境中的主體意識,對于網民發表積極線上的言論表示支持,爭取創設民主的網絡信息人文環境,同時網絡信息的人文環境還是對我國經濟,政治的反映,網絡用戶將自己對國家的建議,或者對政府的意見發表在網絡上,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也使政府更加重視網絡用戶的想法。
(三)技術環境的優化
對于技術環境的優化則需要加強網絡信息新技術的應用,從而及時的消除網絡信息中的冗余,運用信息安全技術對信息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提高安全系數,減少網絡信息生態環境遭到黑客襲擊的概率,使用戶能夠放心的使用網絡上的數據,保證網絡的運行與使用。相關部門也應對傳統的網絡信息技術進行革新,使網絡用戶能夠獲取最新的信息,保證信息的時效性,也使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能夠實現信息的及時性。[4]
(四)經濟環境的優化
企業應對網絡信息的經濟環境進行必要的優化,創新網絡信息的服務模式,使網絡用戶在獲取信息資源的同時,感受到網絡信息的快捷性,使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獲取資源,,上傳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我國目前的網絡消費群體主要是中青年,為了使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能夠進一步優化發展,必須拓展網絡信息的服務范圍,豐富消費群體范圍,增加網絡信息的用戶數量,從而使網絡生態環境的涉及范圍能夠更加的廣闊,也有利于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信息安全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是現實生活在網絡中的折射,但是網絡用戶的行為與言論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不斷優化網絡信息生態環境,從政治,人文,經濟以及技術四個層面來進行評價,并采取具體的措施來促進其發展,逐步加強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增加獲取信息的快捷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逐步拓展網絡用戶群體范圍,促進網絡信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冷曉彥,馬捷.網絡信息生態環境評價與優化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05:10—14
[2]李北偉,張鑫琦,富金鑫等.網絡信息生態鏈評價研究——以淘寶網與騰訊拍拍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09:38—42
[3]張向先,史卉,江俞蓉.網絡信息生態鏈效能的分析與評價[J].圖書情報工作,2013,15:44—49
[4]李秋華.電子信息產業標準化工作中積極和健康[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學報,20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