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奇
摘要:低碳生活是一種非常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等可以幫助我們將低碳生活變為現實。我們國家對全世界公開承諾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時代已經如約而至,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低碳”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倡導更多的人加入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隊伍當中。
關鍵詞:低碳生活;綠色;環保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忽略了我們生長環境的變化,霧霾天、沙塵暴卷地襲來,從前“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的景象早被“金山西見煙塵飛,隨風滿地石亂走”取代。現如今,環境的惡劣已經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出門需要開車、戴口罩,回家需要凈化空氣、加濕空氣,夏天和冬天要用空調……然而我們的這些措施殊不知是在加劇環境的惡劣。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美好目標,要實現這一偉大目標,需要各級政府加強宣傳力度,秉持低碳節約理念,我們每一個人也要從自身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一起使美麗中國永續發展。
李克強總理提出:“環境是重要的發展資源,良好的環境本身就是稀缺資源。”我國自然資源之豐富舉世聞名,這正是發展經濟的雄厚資本,但由于低碳節約意識不強,我國自然資源面臨著內外交困的雙重危機。從外部發展看,我國經濟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但有些地區開山采礦、亂伐森林……為了早日脫貧致富不惜“以環境換發展”,只求一時痛快,有經濟收入,全然不考慮子孫后代,致使低碳循環發展難以實現;從內部思想看,經濟增長令人們丟棄節約美德,資源浪費嚴重。據權威機構統計,全國每年僅食物浪費總量即可折合糧食約500億千克,相當于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如此大手大腳、浪費現象,不僅會迅速敗光單薄的家底,更會喪失中華民族長期堅守的“崇節尚儉”優秀品德,使我國深陷經濟倒退,品德下滑的泥沼。
從目前我國環境資源的危機形勢來看,想要避免資源浪費、改善環境質量、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必須秉持低碳節約理念,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為建設綠色健康美麗的新中國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近年國家經濟發展迅速,社會普遍忽視道德教育,政府應開展節約低碳宣傳,大力倡導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教育,在學校中盡力增設相關課程,在社會上通過手段創新宣傳“勤儉持家、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教育大眾減少資源浪費,以便“銷惡于未萌,迷惑于未形”。現在的汽車是作為文明與前進的象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頻繁的堵車,渾濁的尾氣使人們在安享汽車帶來便捷的同時,要去考慮汽車給人們帶來的污染而產生的嚴重影響。現在人們不僅是汽車的領有者以及駕駛者,還是制造污染的控制者,所以在開車的時候要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車內空調,盡量減少汽車對自然的污染。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的時候,不要長時間開著,用一兩個小時后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可以節省50%的電;在冰箱內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就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用微波爐加工食品的時候,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的食品水分就不易被蒸發,食品的味道更美味并且更節電……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也可以實現“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牛奶盒等,其實將這些廢棄的盒子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置茶葉包或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盒等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後還可以做成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我們應該從節水、節電、節油、節氣等這些小事做起。
創新發展低碳科技,江澤民同志曾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科技水平落后,消耗高而效率低,國家應給予財政與技術的支持,大力支持低碳技術研發,鼓勵企業生產結構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帶動效益增長,這既可減少資源消耗又可促進經濟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既可以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推動技術進步,又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素質和發展質量。各級政府應秉承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制定適應本區域的各項生態環境標準,依據本區域生態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實現永續發展。
現在城市中有很多低碳族,他們以步行、騎車替代開車,利用生活小竅門減低用電量和用水量,將低碳的態度體現在生活小細節中,參加今天騎行活動的乘客均表示,雖然低碳理念需要在低碳城市、低碳商業、循環經濟等方面推動,但要想使之成為社會共識,還要落實到生活中,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奢者狼藉儉者安。”各級政府在開展經濟建設的同時,應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方針政策,秉持低碳理念,著力節約資源,建設美麗中國,讓“一川風月,滿堤楊柳”的風光重現人間。總之,低碳生活,既是保護環境,也是拯救自己。”讓更多人在心中萌發環保種子,參與到低碳生活中來,接受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享受綠色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