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珊
摘要:語文本來是門最開放的學科,與生活同在,色彩斑斕。但應試教育卻使學生感到語文索然寡味。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有激情。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錄像、投影、幻燈、計算機軟件等信息媒體,能再現課文情境,使課文內容形象化,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已是屢見不鮮。它新穎生動,感染力強,由于它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而且可以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新穎、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在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的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優化課堂結構,改革舊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顯著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機會,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何意義,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主動學習基礎上,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所專注的。
一、整合的意義
語文學科的教學,越來越強調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越來越注重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這就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資源的不斷完善,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學生不但可以借助計算機閱讀圖、文、聲、像并茂的電子讀物,而且可以上網瀏覽豐富的百科知識,可以與各地的同學們進行廣泛的交流。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可以再現課文中的場景,可以展示事件的經過,可以創設逼真的學習情境。比如在教學抗日戰爭題材的文章時,由于學生離那個時代較為久遠,光憑借老師的敘述是無法讓他們體會到日寇的瘋狂與殘暴的,此時,給學生來一段故事的實錄,用課件的形式播放,就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既讓學生領會了文章內容,也激發了他們的愛憎情感。
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計算機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圖像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化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易體會到事物的本質。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可以說,直觀性教學是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
利用多媒體網絡和自制的虛擬網進行語文教學,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使學生開闊視野,知識得以擴展。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中大量的信息幫助他們閱讀理解,進行課外延伸。
三、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缺點
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后,雖然激發了小學生的形象思維,但限制了小學生抽象和發散思維。文學的具大魅力就在于它有廣闊無垠的想象空間。然而,當我們在利用課件教學時,小學生便會先入為主,就像我們看了電視劇《紅樓夢》一樣,林黛玉的形象就定格化了。對于這個問題,我經過探索,找到如下途徑,僅供大家參考:
(一)課件制作不可盡善盡美,在課件中至少要保留30%的空間供學生自由展開想象,充分發揮思維的有效途徑,為自己的讀寫尋找更多的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其抽象思維。
(二)在利用小學語文課件教學時,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讓其動手參與制作一部分課件內容,加深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對學生加以引導,激發其抽象思維,使他們的思維向更遠、更廣、更深的層面發展。
四、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一)不應過分強調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東西。
如一些不恰當的動畫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課件的制作和使用應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為宗旨,避免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現象。
(二)不應重機器、輕教師,不能不分課程內容,過分依賴媒體技術。不應僵化地使用現代化媒體,忽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甚至教師成為現代媒體課件的播放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課件成了簡單的電子講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不應喪失的。
(三)任何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本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白天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教室環境較暗,學生做課堂筆記記錄困難;課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吃力;若教師教學組織不當,學生會感覺單調、視覺疲勞等等。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尤其是語文學科的教學中越來越體現出其優越性。如果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努力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積累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