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永超 宇聰 李晨璐
摘要:作為日語動詞重要組成部分,復合動詞無論是構詞還是詞意,其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對于日語學習者而言,如何高效掌握復合動詞及靈活運用復合動詞是日語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文從習得者角度出發以標準商務日語系列教材中日語復合動詞調查發現的問題為著眼點,基于先人的研究結果,對復合動詞的認定基準和分類進行總結和思考,以期從習得者的角度來說對復合動詞能有新的認識,以便對日語研究者和日語學生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研究目的
作為日語的學習者,在學校過程中發現在表述日語時,如:雪一直下“雪がずっと降っている”,我們在表述時,很少使用“雪が降り続いている”。其原因除了是非母語者外,另外是因為復合動詞的掌握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文以日語學習者的角度圍繞商務日語系列教材1-3冊中出現的復合動詞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為基礎,結合先人對復合動詞的研究成果,對復合動詞的認定基準和分類進行總結和思考。
基于前期筆者對標準商務基礎日語系列教材的調查研究結果如下:
現階段標準商務日語教材中的復合動詞出現頻率相比其他同類教材來看較少。
無詳細詞源解析和應用情況說明。
構成類型基本為動詞+動詞;名詞+動詞;副詞+サ變動詞;形容詞+慣用結尾詞四種。形式較單一,品詞搭配類別少等特點。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筆者對復合動詞分類進行了考察,先行研究中主要以日本學者為研究對象,總結其研究觀點。
二、先行研究
近年來中日日本語語言學學者的角度,對于復合動詞有著大致的分類,除了如「泣き叫ぶ」、「笑い出す」此類的“動詞連用形+動詞”而形成的復合動詞以外,還出現了“名詞+動詞”“形容詞詞干+動詞”,“副詞+動詞”之類等的動詞。筆者對野村(1977),玉村(1982)這兩位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
(1)野村(1977)中的復合類型:
A+C:Aガ(=ヲか二かデ)Cする目-ざめる 気-づく/名-づける 夢-見る/冬-ごもる くし-けずる;
B+C:Bノ狀態デ(=二)Cスル青-ざめる 遠-のく 長-びく 若-がえる 高-鳴る;
C+C:Cミタ狀態デCスル掃き-出す 出-迎える 泣き-暮らす。
(2)玉村(1982:13)把復合動詞分為了7大類如下表:
3.1關于玉村(1982)對復合動詞的構詞情況表
表3.1是玉村(1982)對復合動詞的構詞分類情況的主張,把復合動詞分為以上7類。
三、復合動詞的認定基準的再思考
結合以上日本學生對復合動詞的構詞劃分情況,筆者對復合動詞的認定按照以下四個基準進行劃分和思考:
復合動詞的前項和后項是連續發生的關系,并且,前項表達后項的手段和方式。
如:呼び集まる、押し込める、飛び降りる
前項表達中心含義,后項表達位置和時間的含義。
如:降り出す、食べきる
后項表達中心含義,前項起到強調作用。
如:つっ返す、差し出す、うち捨てる
前后項無直接關聯含義,組合后產生新的詞意。
如:(話を)切り出す、(仲を)取り持つ、飛び出す
四、復合動詞的分類
在日語領域中,以寺村(1984)為代表的分類,明確表示將「自立V」和「付屬V」作為分類基準。在另一方面,語言學的領域中,影山(1993)對復合動詞進行了大致分類,確定了“他動性調和の原則”的分類原則。那么本研究結合先人研究,將復合動詞的分類進行了大致的分析:
五、習得者視角的再思考
由于研究學者對復合動詞的分類尚未統一,希望執教者在分類方面加以充分的指導和說明。
建議基礎類教材中對復合動詞的構詞及分類上補充細化學習內容。
建議添加復合動詞的使用范圍及應用場景訓練,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復合動詞的用法。
自主性總結快速記憶復合動詞的記憶方法。
以習得者自身角度出發,自主性總結基礎階段復合動詞使用手冊,以便更好地歸納和總結復合動詞的特點。
參考文獻:
[1]野村雅昭,「造語法」巖波講座日本語[M]巖波書店,1977-9
[2]玉村文郎,語彙および語の構造[M] 巖波書店,1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