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璽
摘要:概述ESP(專門用途英語)的相關理論,分析將ESP引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探討ESP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側重點和改進點。
關鍵詞:英漢對比;高職;ESP;英語翻譯;教學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各領域國際間交往的不斷加深,社會對外語能力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和專業化,具備專業知識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復合型、才備受各行業的青睞。作為培養生產、技術、服務、管理等領域的高等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客觀上要求高職英語教學既要夯實學生語言基礎,更要培養學生在涉外交際中使用英語處理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的實際使用語言能力。為此,將英語和專業知識融合并突出英語的工具性和應用性特征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ESP)應運而生。隨著對ESP模式研究和應用的深入,ESP教學對提高高職學生英語應用和實踐能力的作用發揮日益巨大,高職英語教學對ESP模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一、高職英語ESP教學模式應用探討
當前高職院校ESP課程主要存在幾種誤區:一是在課程定位上“重基礎,輕需求”,大多采用以語言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模式,缺乏職業需求的牽引;二是教學模式上“重主導,輕主體”,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片面強調教師的灌輸而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三是教學評價上“重應試,輕應用”,將各類等級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導致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圍繞應試為中心展開,偏離了職業技能培養目標要求,制約著ESP教學質量的提高。[1]筆者認為高職英語ESP教學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加以側重和改進:
(一)完善教學課程設置
高職英語ESP課程設計最重要的特點是需求分析,將“目標情景”和“職業需求”作為教學的出發點,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重視學習機理。高職英語要把握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特點,遵循先基礎后專業的客觀規律,采用EGP與ESP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將EGP階段打牢的基礎在專業領域中得到應用和提升。積極發揮需求的牽引作用,在教學方法上可采用任務教學法,即語境真實化、課堂社會化,并針對本專業的市場需求設置和適時調整教程內容,使學生所學能緊跟市場和時代需求,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二)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當前高職院校中擔任ESP教學的師資力量主要是來自EGP教師隊伍和專業教師隊伍。這兩支隊伍各自都存在局限性:EGP教師大部分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但由于知識結構問題,基本采用以詞匯、語法講解和翻譯為主的基礎語言授課方式進行ESP教學,導致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者,忽視了學生掌握語言特征和規律的能力培養;而專業教師雖然專業知識豐富,但缺乏系統的英語知識和有效昀英語教學方法,往往達不到雙語教學的要求。解決這一難題有兩條途徑:一是進行高職ESP跨學科合作教學。具體操作為高職專業教師協助EGP教師共同完成ESP教學過程,包括教學課程內容設計及編寫、學習成效評估及反饋、教學方法交流及改進等。這種合作教學模式有助于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的融會貫通,有助于教師間的共同促進與提高。二是加快高職ESP教師的專業化和正規化建設,培養精通專業知識和語言教學的專職ESP教師。這就需要高職英語教師完善知識結構,具備語言與專業融合的教學設計能力,發揚合作意識和創薪精神,提高自身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能力。
(三)選用和自編專業英語教材
ESP教材的選用和編寫應用正確的語言學理論和實用的教學大綱作指導,做到專業選材緊密聯系崗位實際,多提供特定情景來模擬真實環境下的閱讀、書寫及口語實踐能力。例如筆者所在的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組織英語和護理專業教師共同編寫的《護理英語基礎教程》教材,緊貼當前涉外護理實際,設定了多個護士與病人在日常治療、生活護理方面的對話場景。教材中提供的語言材料在語體上力求與實際交際語言接近,選材以及課后練習題具有較強的真實性、交際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口語鍛煉機會,激發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較好實現了教與學的轉變。
(四)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目前高職院校教室基本都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多媒體網絡教學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2]授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利用網上的資源作為教科書的補充,以加強知識性和趣味性教學,擴展學生的視野和專業知識面。同時視頻資源中的各種場景對話能激發學生主動說英語的欲望,為學生崗位模擬語言操練提供了很好的模仿和借鑒價值,促進了學生崗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五)組織技能競賽和企業實踐
組織ESP相關技能競賽和企業實踐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提高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學生在實際崗位背景下的技能競賽過程中,結合課堂所學,現場對各種場景進行專業和英語的綜合運用,這對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和綜合能力是個極大的檢驗。組織學生到企業實踐,讓學生現場學習和領瞻實際工作中英語的運用,這既能夠迎合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又能使其早日了解未來崗位需求,提升學習興趣,做好針對性強的學習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崗位競爭力。
二、結語
從研究可知,ESP教學引入高職英語教學順應時代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滿足社會的用人需求,是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之一。ESP教學應該落實“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要求,不斷完善教學課程設置,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選用和自編專業英語教材,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組織技能競賽和企業實踐,從而培養出既具備扎實的英語知識及專業知識,又具備靈活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林瑞云.基于需求調查的高職非英語專業ESP翻譯教學模式之反思與探索[J].對外經貿,2017(9):146-150
[2]相燕.ESP教學法在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