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雅茹
摘要: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為其特點的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是魯迅哲學的核心,同時也是魯迅現實主義在當代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現實主義精神;當代;青年們;精神避難所
一、淺談魯迅
談到魯迅先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文章很犀利,很多文學評論家說他的文章像一把刀一樣,把那個時代的整個中國撕開了一到血淋淋的口子,讓大家認識到那個時代國民的麻木性和殘忍性。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談到魯迅,說“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貴的性格。魯迅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對魯迅的印象也是受了毛主席這番話的影響,在他們眼中,魯迅有著一種戰斗的形象。
而正是基于魯迅的戰斗形象,很多人在讀到魯迅是都會敬而生畏,似乎覺得魯迅先生只有一個戰士形象,但魯迅先生的魅力不僅于此。
魯迅是一位勇敢舉刀向前者,他以筆為槍,以文字為子彈,洞穿歷史的虛偽,直逼現實的丑惡,在他的筆下,沒有那些虛偽的存在,只有血淋淋的事實;魯迅是一位精神導師,佐藤村夫曾評價他:“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導師。”對于整個文化界而言,魯迅是每個人的精神導師;魯迅更是一個平凡人。孔慶東先生說:“魯迅不是冰冷冷的一個簡單的文化斗士,而是這么有人情味的一個人。”魯迅在進行批判的過程中,他也關注到了底層最需要關注的地方。
在當代,我認為我們應該通過中小學教育和其他手段,讓魯迅等民族文化精英的精神遺產代代相傳,成為年輕一代精神成長的“底子”,這對于他們一生的發展乃至整個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中學生要讀懂魯迅的主要意義所在。
二、魯迅是為誰而寫
第一種人是那些為中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強而艱苦奮斗的志士仁人們。一方面感嘆這些人的犧牲,另一方面又對這些人無效、茫然的犧牲感到一絲遺憾。
第二種人是一些正在做著好夢的青年。要告訴那些對中國發展依舊懷著樂觀態度的青年,真正的現實是什么樣的。而在誘惑繁多的當代,為中國夢的實現,青年們有必要讀一些魯迅的書。
第三種他說:“我是為我的敵人而寫作的”。他有一段話說他吃魚肝油是為了和那些敵人做抗爭,這也能體現出魯迅先生的硬骨頭。
三、從《野草》中論述魯迅先生精神價值
(一)將來——《秋夜》
“……極細小的粉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這個粉紅花象征青年們,始終相信未來的青年們。“棗樹……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而一無所有的干子,卻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眨著許多蠱惑的眼睛……”棗樹象征中老年人的態度,他們知道,未來的發展總是一波接一波地有困難不斷襲來。
魯迅先生的視角犀利、狠,他用棒子狠狠地擊醒年輕人的幻想,他要告訴年輕人殘酷現實的模樣,那些對未來的幻想不過是短暫甚至不存在的。但是棗樹雖然已受到摧殘,但它的枝干仍刺向奇怪而高的天空,所以魯迅先生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在面對未來接踵而來的困難時,要拿出自己堅韌的意志。
(二)過去——《風箏》
一般人都選擇春日,沒有人去選擇冬天的肅殺,而魯迅卻選擇后者。他認為,冬天的肅殺更接近真實,就像過去的傷疤,而春天的溫暖無非是自己給自己制造的一個神話,是一個精神的避難所,這就是美好的回憶。魯迅選擇不安、殘酷的過去,他把過去的輝煌、美好也給抹殺掉了。這就告訴我們當代人,不要沉浸在過去的輝煌,要繼續向前努力,不能放棄。
(三)死亡——《死后》
魯迅用有趣的筆觸描寫了死亡,“魯迅對死后的追悼會看透了,不過是活人表演而已,與死人毫無關系”。他告訴我們,死亡也不是人的歸宿,人不能逃到死亡去。
(四)出路
到底什么是人的歸宿?魯迅給出的答案是“現在”。
在魯迅那個年代,學習西方是一種出路。除了學習西方,還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出路,但是中華傳統文化總是給人們提供各種精神避難所,比如說道家的藥方等。而魯迅先生開辟了另一條出路——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以后的新文化,他要堵住一切精神避難所,人們只能來正視現實的困境。
但對于現在來說,我們不能否定一切精神避難所,中華傳統文化依舊是我們精神的歸宿,所以我認為魯迅先生的出路要告訴當代的青年們的是,要去直面現實,面對困難不能退縮。
錢理群先生這樣評價魯迅先生的“出路”:“一種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打破一切幻想,打破一切神話,清醒地面對現實所存在的一切生產的困境,這是打破一切瞞和騙的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態度。另一個側面,就是采取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在當代,青年們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從魯迅的現實主義精神中看到積極樂觀的地方。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如果不能認識到自身所處環境的危險性,認為沒有了戰爭就不存在危險,那這是大錯特錯的,那是精神上的危險。因此魯迅先生的現實主義留給當代的價值,自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參考文獻:
[1]錢理群 漫談魯迅
[2]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