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璽
摘要:專門用途英語,又稱特殊用途英語,即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ESP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推廣,也成為了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之一。主要分析高職ESP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再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提高ESP的教學效果,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課程設計;教材的選取和編寫;教學技巧;學習效果評估;師資培養
專門用途英語,即ESP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開設的英語課程,如電子商務英語、新聞英語、醫學英語、法律英語、服裝英語、旅游英語、營銷英語、學術英語、科技英語、文獻閱讀及論文寫作英語等,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ESP教學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課程設置、教材的選取和編寫,教學技巧,學習效果評估和師資培養[1]。雖然ESP教學已在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中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制約了學習效果。
一、對策建議
(一)課程沒置的改進方向可以從Strevens對ESP的定義中關于ESP的兩個絕對特征得到啟示: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課程必須在內容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職業以及活動有關[1];重點應放在努力使詞法,詞匯,篇章結構與特定的活動相適應的語言運用上。那么ESP課程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學生需求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二)國內外很多學者對ESP教材的編寫進行過探討,ESP教材內容專業性不宜太強,但語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這個專業方面的常用詞匯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結構和表達方式等,而且教材應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實用性有助于思想ESP課程的教學目標,有趣味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在ESP教材的選擇和編排過程中,應該分析不同專業、題材的文體,對其語言特點和修辭技巧進行歸納、推理,一直到相關專業的實際交際。ESP教材在選題上,應突出實際性原則,其設計應有利于在課堂上開展交互活動,同時老師也可以利用活頁、講義作為補充材料。在素材的編排上也應該注意語言難度的梯度和材料的趣味性。ESP教材也可以有個高職院校根據各自所設專業、生源地情況、學生學習需求、社會或用人單位需求、以及周課時數,引進原版教材或教研組自己改寫或編寫教材。這樣,編寫的教材會更貼近專業,貼近學生實際情況,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ESP課堂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老師應對學生學習進行分析,分析其學習目標,學習特點,相應的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靈活地采用啟發式,研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進行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訓練,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上,老師應把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引入課堂,讓學生接觸真實的語言使用場景,以優化教學效果。
(四)在學習效果評評估方式上,可采用老師評價、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多元化評估手段,結合課堂討論,作業完成,學習態度等評價內容,建立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有學者指出,可以采用兩個課堂與實地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可以把實驗室、學習車間、機房用作考核場所。可讓學生根據書面的英文說明或老師的口頭指令來完成相應的操作。這樣有利于學生體驗專業英語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的運用,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也可以采用口試、筆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的內容可以是學生所學專業的相關資料的翻譯,口試的內容不僅要涉及常用會話,且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通過考核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的語言應用能力。
(五)開展合作教學。建立一支穩定的既懂英語又懂專業的ESP教師隊伍。無論是由英語老師抑或是由專業老師擔當專業英語的教學都有其局限性,要改變這一狀況可以從幾方面人手。一是可以鼓勵英語教師攻讀其他專業的碩士或博士[2]。但由于很多英語老師考研或考博會選擇文科專業,那么與理科相關的ESP教師,應該挑選英語優秀的老師就英語進行培訓,使之成為日后ESP師資的合格儲備。二是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即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進行合作共同完成ESP的教學。有的學者提出可以大膽地嘗試語言教師與專業教師之間的全面合作,相互配合,取長補短,不僅可以嘗試由英語教師主講、專業教師輔助的形式,也可以嘗試由專業教師主講、英語教師輔助的形式,甚至還可以嘗試通過細化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時,讓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全面分享教學職責。還有,為了滿足ESP學習者的特定需求,ESP教師必須和專業領域的專家密切合作,這種合作可以從課程開發階段一支持續到教學階段,這有利于教學效益的大大提高。教學效益必會大大提高。
二、結語
ESP是培養有著專業知識的英語人才,這正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目標不謀而合,它更是體現高職辦學特色和展現學校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所在。為了使ESP教學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相關部門和ESP教師應該ESP教學進行準確定位;選取和編寫符合ESP教學特點的優秀教材;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建立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建立一支穩定的既懂英語又懂專業的合格ESP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林瑞云.基于需求調查的高職非英語專業ESP翻譯教學模式之反思與探索[J].對外經貿,2017(9):146-150
[2]陳望波,劉雯.基于ESP理論的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7(2):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