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摘要:刺繡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瑰寶,其通過針線在織物上穿插的方式來獲得各種不同的圖案與紋理。由于其學習過程中具有上手難度小、鍛煉效果好的特點,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幼兒園教學活動當中。立足于現狀,為了進一步提升刺繡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其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其次分析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刺繡實施策略。
關鍵詞:刺繡活動;幼兒園教學;開展策略
引言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要求,作為教育者不但需要為幼兒提供相對安全的活動環境,同時還需要滿足幼兒在身心發展各方面的客觀要求,這也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刺繡所具備的優勢與特色,現就其相關特征分享如下。
一、刺繡活動應用于幼兒園教學的優勢
(一)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養是幼兒教育的重點與難點。在傳統的美術活動當中,由于其教育模式相對固定,孩子們對于繪畫和折紙等活動的流程也相對熟悉,往往難以有較大的創新和想象力培養效果。但是,采用刺繡教育這種較為新穎的方式往往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能夠給予其適當的引導,往往可以幫助其更為有效的完成自我創造與創新,這對于提升教育效果十分重要。另外,通過想象力的培養孩子也可以更好的參與團體活動,對于未來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激發由于的學習興趣
刺繡相對于成年人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東西,但是對于幼兒卻不一樣。在現代社會當中,機械生產的效率大大超過了人工,那么傳統的民族工藝在市場中的占有率就會明顯下降,許多幼兒都沒有接觸過刺繡這項傳統工藝與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所以在最初接觸時往往都具有較高的興致與學習欲望。相應的,美術活動的價值就在于參與,只有充分參與才能夠學到東西,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并獲得相應的成果。
(三)提升藝術審美意識與能力
藝術審美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也是美術活動培養的重心之一。在進行刺繡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各種完成的作品來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藝術審美習慣,認識到哪些是美的事物,從而更好的完成藝術審美的熏陶工作。在刺繡過程中,幼兒也會主動以較高的審美標準來要求自己,更為出色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幼兒也可以更好的發現美、感受美進而創造美了。
(四)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性格與學習習慣
幼兒階段的教育活動中,習慣的養成比技能的獲取更加關鍵。在傳統的美術教育中,往往更為關注幼兒的繪畫能力與表現力,但是在習慣培養方面的作用并不大。但是刺繡作為一項相對復雜的美術活動,其不但考驗幼兒的耐心與毅力,同時也能夠在刺繡中培養其心靈手巧的習慣,這對于其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價值。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刺繡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充分運用道具開展教學
在進行刺繡教學時,為了讓孩子體會到刺繡的魅力與藝術特質,首先應該讓通過道具來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比如說采用展示各種刺繡藝術品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目光,或者直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刺繡的過程,讓孩子能夠全方位的感受刺繡的特點;其次,在運用道具進行講解時,需要輔助講解一些基礎的知識,讓幼兒對于刺繡活動有一個大體的認識;最后,利用道具開展教學,就需要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引導幼兒對于道具提升認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鼓勵幼兒參與材料準備與創新
材料的準備對于刺繡教學十分關鍵。一般來說,只有準備充足的刺繡材料才能夠確保孩子刺繡水平的有效提升,這也是激發孩子參與的重要環節。但是,大多數的教師在實施刺繡教育時都會獨自完成材料的準備工作,這樣就降低了孩子對于材料的認識與理解水平。我的建議是讓孩子主動參與到材料的準備環節當中,這樣一來可以提升幼兒的參與感,同樣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幼兒分析不同材料的用途,激發他們創造力的同時更容易完成刺繡活動。
(三)教育要做到由易到難
刺繡本身是一項難度相對較高的美術活動,盡管其入門的門檻較低,但是要想通過一定的技巧獲得滿意的成品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由此可見,在進行刺繡的教育時需要做到由易到難,盡可能把每一個環節講清,講透,讓學生基本掌握后再進行下一個環節的講解。比如說在初始部分時可以選擇穿針引線和打結的基本教育,在相對熟練后再進行鎖針、平針的教育,這樣一來幼兒就可以快速掌握刺繡的方法,并在材料相對豐富的條件下完成自主創造,進而讓其在不同的階段都可以體會到刺繡的快樂與滿足感。
(四)關注幼兒個體差異
每個人的天賦與學習習慣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進行刺繡這樣動手能力較強的環節學習時更是如此。通過教學觀察來了解不同幼兒的學習情況,認知到幼兒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后因材施教,能夠有效避免一部分幼兒跟不上學習的情況。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小組教學的方法來安排各種不同的任務,充分發揮不同幼兒的才能,讓他們能夠在合作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對于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一門文化底蘊豐厚的傳統文化藝術,刺繡在幼兒教育中具有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藝術想象力的作用,其同時也具有熏陶幼兒審美并促進幼兒學習習慣形成的功能。在充分運用道具開展教學的同時,還需要鼓勵幼兒參與各種材料準備與創新實踐活動,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刺繡教育教學的優勢與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中也要做到難易結合,由易到難,并關注幼兒個體的差異,給予其更多的鼓勵與幫助,從而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周萊.談中國民間刺繡在幼兒園的初體驗[J].科技視界,2013(35):284
[2]李軍.刺繡活動對幼兒身心發育的促進作用[J].學周刊,2013(16):197
[3]趙淑芳. 民間工藝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意義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
[4]吳喜紅. 論幼兒民間美術教育的當代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