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姍姍
摘要:園林種植設計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設計的方案不僅要體現人文精神,還要表現出生態性,科學性,美感性以及藝術性。雖然每個園林設計者和規劃者都想把最美的設計展示給市人,可是仍然有一些問題被人堪憂,本文結合當今的園林種植設計的弊端,提出一些合理的園林種植設計原則和策略,供園林設計者參考,為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獻計獻策。
關鍵詞:園林種植;種植設計;研究和探討
一、園林綠化種植設計中植物的選
(一)植物形態
植物的形態是園林種植設計時選擇植物的關鍵點,要著重選擇植物成年后的形態,在選擇生長速度較慢的植物時,要考慮其不同的生長時期的不同形態。山東的主要園林綠化品種有喬木類、灌木類以及藤本類3大種類。其中多數植物是卵圓形,且大多數植物的樹冠都屬于開展型樹冠。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多使用直立型樹冠。植物的生長形態多是由其生長環境和地形決定的,比如,生長在巖石或者峭壁上的植物多是尖塔型,生長在平原區域的植物形狀多屬于開闊型,因此,選擇植物時要考慮其生長地形和其獨特的形態。
(二)植物質感
植物的樹皮、葉子、以及枝芽決定了植物的質感。由于植物本身的特點以及其受到光照的范圍決定了其最終的長成形態。樹葉之間繁茂,就會顯得植物健康,以法國梧桐為例,若樹葉濃密,看起來就非常健康,若不濃密,就相對缺乏質感,其次,植物的間距也是影響質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種植時也需考慮視距。
(三)植物色彩
在園林設計中,較常使用的植物色彩包括深綠色、淺綠、翠色、暗黃等色彩的搭配,且多會用到花卉的顏色。山東地區可將紫薇花、木槿花、海棠等花卉應用到園林設計中,以增加植物色彩的豐富性。
二、 園林種植設計原則的應用
(一)藝術性原則
園林的種植設計要求追趕園林藝術的美感,并且要求具有相應的審美性和藝術性,如果將科學性融入進來會更加的有意義。種植設計是對藝術創造的延續,這個過程需要設計者具有更高層次的審美觀點,由于設計者受的教育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成長環境不同,甚至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方式,這往往就是造成園林種植審美觀差異的最常見要素,雖然設計方案眾口難調,但只要遵循這兩個要求,勢必會適合眾多的口味,改善這種現象。
(二)生態學原則
近年來,天氣變化異常嚴峻,氣候變化尤為突出,并伴隨著環境污染的熏染,讓原本具有生態意義的園林設計出現各種弊病,這種前車之鑒,當以教訓,鞭策我們要重視生態,并逐步提高這種生態的重視度。園林生態理論依據這些因素,被廣大的園林設計者緊緊地重視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園林界提出了生態學的園林設計原理,風景園林要與城市園林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一個觀點,讓人類生活的環境更加和諧,將人類生活,環境質量以及資源的利用三者協調起來,通過這種調節的途徑,應用到園林種植設計中。
1.注重普遍綠化,重視生態效益。園林在種植設計中,注重植物的栽培,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以個體的身份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下存活,在生態的倡導下這是一種特殊的要求。植物種類很多,考慮的因素相對也要全面一點,選擇的種植植物要保證與這種植物的生存空間相適應,生長條件相吻合,種植地點也要被考慮進來。如果植物能夠適應生長的環境,就能很好的生存和發展,就能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種植的植物與當地的環境有了高度的適應性,才能保障植物發揮其優越的生態效益,并為當地的特色做了相應的宣傳。城市化進程的迅速發展,景觀的硬質不斷的擴大,使得生態環境被嚴重惡化,產生了全球的熱島效應,破壞了生態環境,不利于人類生存。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必須緩解熱導效應的侵襲,改善人類生存的環境,注重綠化面積和生態效益,合理規劃園林設計,加強大面積和大范圍內的綠化效應,從而提高整體環境質量。
2.復層混交群落,增加葉面積系數。園林景觀除具觀賞性、藝術性之外,還具有科學性、生態性。達到此效果就要求設計者把生態學,藝術學,審美學,文化學相融合灌輸到整體園林的設計中,使植物的多樣性,多結構,多功能,多層次充分發揮體現出來。其中有利的條件就是生態學原理,對于植物種植,植被種植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可以依據其原理和植物的分布特性,遵守植物生長規律,結合科學的布局,復層混交達到完美的統一并改善生態環境。要想使生態環境得到更好的改觀,改善,就要有一些具體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復層混交結構的群落,不僅能提供不同生物(動物)的生態位,還能在視覺上形成豐富的變化從而可以形成植物、動物以及人類關系上的和諧。另一方面要結合當地植物群落結構特點和演替規律,以及種類組成藝術而科學地進行植物種植。
三、做好后期養護工作
首先,應該讓綠化管理人員充分意識到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美麗的植物和潔凈的綠地才能給人舒暢的環境和美的享受,這樣才發揮出了綠地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想讓綠化達到預期的效果,保證種植物的成活率,應該設法平衡好植物在移栽過程中的水份,并且減少根系在挖掘、運輸和種植過程中受到損傷,對樹冠定期修剪避免其失水的現象。最后,嚴格的管理標準,使得管理工作從今以后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并藥不斷在管理機制、經驗和技術上創新出新的思路.
結語:
園林的種植設計被當代人視為瑰寶,在綠地的園林規劃中所占的比率相當大,種植的設計對園林的綠地工程項目影響深遠,設計的好壞對整個園林的發展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另外,在選擇種植材料的時候,應盡量選擇好的植物材料,并且盡量設計出好的設計方案,通過藝術的手段讓植物材料的本身特點凸現出來,將植物的功能與人的感覺協調起來,創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園林綠化景觀。
參考文獻:
[1]高彬.自然要素在傳統與現代園地景觀中的塑造淺比[J].福建林業科技,2008
[2]馬輝.中國傳統風景園林橋設計理法研究[J].博士,2006
[3]吳曉舟.試論北京古典園林地形處理手法及空間效應[J].碩士,2006
[4]張曉紅,陳錦忠. 淺談園林色彩藝術[J].科技創新導報,2008
[5]王欣.傳統園林設計的理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5,5
[6]張燕.論中國造物藝術中的天人合一哲學[J].文藝研究,2003,(6):114-120
[7]趙鳴,楊春梅,趙文彬.山西園林古建筑庭院植物配置初探[J].中國園林,2003,(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