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摘要:本文首先對于企業標準化與質量管理兩者之間的區別聯系進行探討,剖析某機電設計研究所企業標準化現狀與分析,最終根據相關標準要求,為提升某機電設計研究所企業標準化水平提出建議。
關鍵詞:企業標準化;治理管理;標準
在當前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出于當前新常態市場經濟發展客觀需要的適應,穩定與提升產品質量,改善企業經營管理,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效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企業從管理層面應該逐步建立與完善企業標準體系。本文在此背景下,通過探討企業標準化與質量管理,并且,與某機電設計研究所管理現狀的有效結合,提出部分改進措施。
一、相關概念
(一)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屬于企業管理重要內容,并且還是管理科學一個十分重要分支。按照GB/T19000-2008《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對于質量管理的界定:質量管理所指的就是從質量層面實施的控制與指揮活動,往往有制定質量目標、擬定質量方針、質量保證、質量策劃、質量改進、質量控制等。從宏觀層面上來看,其主要的是相關質量方針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制訂,產品質量標準的發布與制訂,開展質量檢查與監督等。企業質量管理出于確保提升產品質量開展的處理、控制、組織、調查、反饋信息、檢查、協調、計劃等各種活動。
(二)企業標準化
標準是標準化的核心。標準就是獲得全面最佳效果,按照實踐經驗與科學技術的綜合成果,通過最大限度協商,對于管理、技術、經濟等活動存在著相關性、多樣性特征的重復概念與事物,并且借助特定形式與程序頒布的統一規定。GB/T20000.1-2014《標準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術語》界定標準化為:處于既定范圍得到最佳秩序,促進共同利益,對于那些潛在或者現實問題確立共同使用或者重復使用的條款以及文件的應用、發布、編制的活動。針對這樣的情況,企業標準化所指的就是得到最佳秩序,對于潛在或者實際問題制定共同或者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特別要包含著企業標準體系的建立與實施,制定與發布企業標準與貫徹實施各級標準的過程。
二、企業標準化與質量管理關系
標準化與質量管理屬于企業管理的兩個重要方面,兩者相輔相成,對形成產品質量十分重要。按照之前基本概念,那么在這里對其區別與聯系實施剖析。
(一)區別
一是對象。企業標準化對象為企業生產經營整個過程存在相關性與多樣性特征的重復性事物,工作標準對人,管理標準對事,技術標準對物。質量管理對象是服務、過程或者產品,工作質量對人,產品質量對物。
二是重點。質量管理彰顯管理,側重點是借助數理統計方法控制產品質量。標準化彰顯出化,側重點是標準的制訂與實施。
三是職能。質量標準職能為確定服務、過程、產品的質量標準、質量目標、質量方針,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活動,開展質量體系認證而且確保體系有效運動,檢驗評價產品質量,確保服務、過程、產品滿足規定要求。標準化有著比較廣職能,為此必須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企業的各個領域的管理、各類人員崗位、各種物料等。
四是要求。質量管理必須堅定用戶至上、質量第一的理念,企業管理過程時刻將質量管理擺在首要位置,以便可以讓產品滿足可銷性、安全性、壽命、經濟性、可靠性、性能要求,以便可以讓服務質量滿足文明性、時間性、經濟性、舒適性、安全性、功能性要求。標準化工作必須符合明確性、連貫性、科學性、系統性、群眾性、權威性原則。
(二)聯系
一是企業標準化屬于質量管理的前提與基礎。標準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建立與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在這一過程屬于制定、實施、修訂以及驗證產品與質量管理標準的過程。通過形成各種科學管理系統,其基礎就是標準化。產品質量所存在的五個特性要求必須借助標準予以具體體現,將其切入點選取為確保產品質量,企業的設備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物資管理、計量管理都應該制定出來相關的設備性能、維修和保養的標準、原材料標準、工藝或者工裝標準、生產管理標準和計量標準。出于產品質量價格比評價制定出來的系列經濟標準。出于確保操作者工作質量制定的工作標準。針對這樣的情況,質量管理的支柱是企業標準化,失去標準化工作所存在的堅實基礎,那么根本就談不上質量管理。為了強化質量管理,首要的就是強化標準化工作。
二是質量管理整個過程貫穿標準化。質量管理應該存在完備質量管理標準,開展鑒定評定與檢驗質量必須存在相應技術標準與規范。質量體系建立必須根據標準要求選擇模式,編制標準化質量體系文件,企業實施標準屬于質量體系文件第三層次文件。質量記錄必須存在統一規范化格式,必須存在標準化全過程控制產品質量。
三是開展質量管理將科學實踐基礎提供給企業標準化。所謂質量管理借助科學方法運用綜合質量管理,這將辦事不規范、無標準、不科學管理的主管隨意性改變,所有根據科學辦事與數據說話,從而做到科學管理。比如數理統計法則是科學合理的分析生產環節緊扣產品質量數據,摸索產品質量變化規律,將科學依據提供給修訂產品質量標準,使得標準水平提升。除此之外,實施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總結提升成功成果和經驗給企業標準,使得企業標準內容極大豐富。
三、企業標準化工作現狀與問題
(一)企業標準化工作現狀
一方面是主導制定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標準的爭論就是市場,如果將標準掌控,那么就能夠成為行業定義者,最近筆者所在的機電設計研究所積極主動的參與制定各類標準,獲得豐富成果。另一方面是逐步建立起來主體是技術標準的企業標準體系。全部技術標準都必須通過標準化法律法規、企業方針目標、相關法規的指導下實施。某機電設計研究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與管理要求可以將其當成是企業管理標準,然而相互之間存在的統一性與協調性比較差,更有甚者還會出現矛盾,為此并不能將其叫成管理標準體系。
(二)企業標準化工作面臨問題
一方面是標準化輕視標準監督檢查與重視標準制修訂。即便每年都會實施質量管理體內部審核、檢查各個重點項目質量保證,另外還經常實施各種質量監督檢查,然而根據不能將其叫成嚴格意義監督檢查實施標準,怎樣檢查實施標準,尚未存在管理標準實施規定。另一方面是企業標準體系建設輕視管理標準與注重技術標準。企業標準體系即便主要的是技術標準,然而不能忽視工作標準與管理標準。某機電設計研究所根據某一方面制定的管理要求或者規章制度即便能夠叫成企業管理標準,然而沒有所這一層面統籌協調,根本不能將其叫成管理標準體系。
四、結論
從筆者的觀點來看,根據現階段某機電設計研究所標準化工作現狀,筆者提出以下意見:
一是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將所業務當成單元,梳理標準需求,逐步建立本業務企業標準子體系,對于尚未存在標準指導的環節或者如今標準尚未滿足要求的重復性過程制定或者發布企業標準。
二是制定和發布聯系企業標準的基礎標準,比如企業標準管理要求、企業標準編號規則、企業標準編制要求等。
三是完善企業管理標準體系。逐步建立根據管理標準的管理要求,還按照需求梳理企業管理標準體系表,將企業管理標準體系清理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強.企業標準化和質量管理的關系與現狀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7(11):13
[2]劉玉橋.淺談企業標準化與質量體系的建立與協調[J].農家參謀,2017(14):282
[3]任愛寧,楊樂.淺析煙草商業企業標準化與質量管理體系的關系[J].現代商業,2015(2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