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兒童醫院東三街醫院(450053)魏芳
小兒化膿性腦膜炎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一般多發于嬰幼兒,具有發病急和病情重的特點,臨床癥狀通常表現為驚厥抽搐、急性發熱、意識障礙、顱內壓增高等[1]。本文主要探究了舒適護理干預在小兒化膿性腦膜炎中的護理方法和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治療的76例小兒化膿性腦膜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化膿性腦膜炎的臨床診斷標準。將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對照組中,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15例,年齡分布:6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1.6±0.5)歲;觀察組中,男性患兒18例,女性患兒20例,年齡分布:8個月~3歲,平均年齡為(1.0±0.8)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理特征等基本資料上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干預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方法有:①基礎護理,護理人員定時更換患兒床單,加強病房管理,給病人營造舒適整潔、空氣清新的環境,同時為保證患兒的安全,醫護人員還應在患兒的病床上設置護欄,以避免患兒墜床;②日常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應引導或幫助患兒家屬對患兒進行正確的日常進食、如廁以及洗漱等等日常生活護理,在患兒發生嘔吐后及時引導患兒家屬或親自幫助其漱口以保持患兒的口腔清潔,并且及時清理患兒的嘔吐物,避免嘔吐物對病房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③健康護理,在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加強對患兒的生命體征的嚴密監護,防止和減少患兒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發現患兒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進行對癥治療以改善患兒的各項身體指標,促進患兒的機體水電解質平衡以及維持患兒的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④飲食護理,責任護士告之患兒家屬多喂其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充足熱量等增強患兒營養,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的流食為主以減輕其出現胃脹,從而減少患者出現嘔吐的幾率;⑤心理護理,患兒由于年紀較小且臨床癥狀痛苦,護理人員在對其護理的過程中應采取親切和藹的護理方式,使患兒能感受到被愛護和關心,同時由于患兒病情易反復發作以及治療周期較長,患兒家屬易出現心情壓抑、焦慮、多疑的情緒,醫護人員應以友善、熱情的態度多安慰患者家屬,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的治療信心,從而幫助患兒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將能有效提高患兒的治愈率。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效果評定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兒經護理后的高熱、驚厥抽搐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計算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效果顯著:患兒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各項身體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生活質量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生命體征、各項身體指標有所改善,但未達到正常值,有少例不良反應發生;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生命體征、各項身體指標無明顯改善,患兒病情惡化,甚至死亡。護理總有效率=(效果顯著+有效)/總例數×100%[2]。
1.3.2 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評定 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評價標準,非常滿意:護理人員護理態度友善,責任心強,護理技術水平較高;滿意:護理人員護理態度較好,責任心較強,護理技術水平一般;不滿意:護理人員護理態度差,責任意識較差,護理技術水平較差。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數資料采用t檢驗,P<0.05,則表明兩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住院天數對比 經護理,兩組患兒的驚厥抽搐、急性發熱、意識障礙、顱內壓增高等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對照組中共有12例患兒驚厥抽搐癥狀消失,16例患兒急性發熱癥狀消失、3例患兒意識障礙癥狀消失、4例患兒顱內壓增高癥狀消失,2例患兒會出現硬膜下積液并發癥,1例患兒死亡;觀察組中共有13例患兒驚厥抽搐癥狀消失,15例患兒急性發熱癥狀消失、5例患兒意識障礙癥狀消失、4例患兒顱內壓增高癥狀消失,1例患兒出現硬膜下積液并發癥,無患兒死亡,對照組患兒的平均住院天數為(27.6±3.8)天,觀察組患兒的平均住院天數為(15.1±2.6)天,觀察組患兒的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9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2.1%,觀察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2.6%(1/3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9%(3/38),兩組護理效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中,26例患兒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評價為十分滿意,8例滿意,4例不滿意;觀察組中,31例患兒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評價為十分滿意,6例滿意,1例不滿意。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9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9.5%,兩組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小兒化膿性腦膜炎患兒一般機體免疫力低下,且該疾病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在患兒治療過后需對其進行精心的護理才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提高患兒的護理有效率[3]。相關研究表明,對小兒化膿性腦膜炎患者施行舒適護理,包括為其創造舒適的住院環境以及實時的體征監測和必要的防護治療措施,能有效保持其體內代謝平衡,從而改善其臨床抽搐、高熱以及顱內血壓升高等癥狀。
本研究中,采用常規護理干預以及舒適護理干預,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驚厥抽搐、急性發熱、意識障礙、顱內壓增高等臨床癥狀。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說明了舒適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小兒化膿性腦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同時提升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加強了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對小兒化膿性腦膜炎患兒施行舒適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加快患兒治療周期,同時能緩解護患矛盾,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