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由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科院)和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公司)共同承擔的科研項目“2 Mt/a多產改質油的劣質渣油催化臨氫熱轉化(RMAC)工藝包開發”通過了由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工藝包評審。該技術可將劣質渣油綠色、高效改質為優質的催化裂化原料,從而最大量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組分。
RMAC技術是將緩和臨氫熱轉化與選擇性萃取分離有機耦合,同時輔以自主開發的高分散納米催化劑,實現瀝青質高效轉化,從而將瀝青質和金屬含量高的劣質渣油轉化為不含金屬、不含瀝青質的優質催化裂化原料,進而最大量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組分。在2017年4月RMAC中試研究通過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技術評議后,石科院與工程公司緊密合作開始2 Mt/a RMAC工藝包開發。該工藝包采用RMAC工藝,以瀝青質含量(w)14.2%、殘炭26.3%、w(Ni+V)300 μg/g的沙重減壓渣油為原料,處理后渣油轉化率達98%,金屬脫除率大于99%,瀝青質輕質化率大于90%,脫硫率為80%,脫氮率為35%;以新鮮渣油為基準,裝置的石腦油(C5~180 ℃)收率為6.7%,柴油(180~350 ℃)收率為19.1%,重改質油[w(瀝青質)0.1%,w(Ni+V)1 μg/g]收率為61.6%,外甩油渣量為2%,化學氫耗為2.5%。該工藝包技術水平先進,工藝流程設計合理,裝置主體設備設計、選型和材質選擇恰當,工藝控制方案安全可靠,可滿足安全穩定運行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該工藝包編制的內容和深度,滿足《石油化工裝置工藝設計包(成套技術工藝包)內容規定》(SPMP-STD-EM2001-2015)的要求,可作為工程設計依據。鑒定委員會專家組一致認為,基于石科院的基礎研究、實驗室中試結果和工程公司積累的工程化經驗,對工業化過程中的技術難點進行了系統研究,工業化進程中的技術風險可控,建議盡快進行工業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