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鉑
(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我國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在這個大環境下,市政道路建設項目的數量也與日俱增。不可否認的是,龐大的市政道路建設項目給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例如,暢通的市政道路可以解決城市的道路交通擁堵。但是,隨著市政道路項目數量和規模的同時增多,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的瀝青路面施工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設項目中,必須要十分重視項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積極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解決對策,力求達到市政道路建設項目的質量有效管控,徹底杜絕因市政道路建設質量問題給市民出行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階段,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材料主要是瀝青混凝土。而瀝青混凝土通常是由多種材料混合而成。混合材料中占比較大的是瀝青和瀝青拌合物。為此,在市政道路建設項目完工的短時間內,當城市溫度升高后,瀝青就散發出一股十分難聞的氣味。這種氣味會直接刺激人體呼吸器官。目前,對于瀝青路面施工結束后,溫度升高散發難聞氣味的問題,還沒有找到科學合理的方式去解決,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味就會散盡。
當溫度較高時,瀝青材料會呈現出十分優良的可塑性。但是,當溫度降低后,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可塑性就會急劇下降,路面就會變得十分平整,特別有利于市民出行。然而,由于瀝青路面中的瀝青材料存在強度過小的問題,在高溫環境下和車輛載荷雙重作用之下,路面很容易出現變形。這種變形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嚴重的變形還會導致路面裂縫出現,對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道路裂縫遇到陰雨天氣后,雨水就會沿著裂縫進入道路內部,使得裂縫繼續擴大,影響道路結構的穩定性。
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瀝青路面的大體施工過程如下。首先,在瀝青攪拌站進行基本的瀝青混凝土制備;其次,利用專用的混凝土運輸車將材料運到施工場地;最后,對瀝青材料進行攤鋪與碾壓處理。因此,如果市政道路施工是在夏季,那么受到高溫和雨水的雙重影響,瀝青混凝土材料的穩定性就會受到不可控的影響。這是因為,為了提高瀝青材料的可塑性,就要提高溫度,但是雨水會急劇降低瀝青材料的溫度,影響瀝青材料的可塑性。因此,市政道路夏季瀝青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降雨對瀝青路面穩定性的影響。
材料選擇是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第一步。在材料選擇過程中,對路面質量影響最大的就是砂石礦料的選擇。因此,市政道路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嚴格確保砂石材料符合相關技術要求,例如重點檢查的指標應該包括砂石規格、形狀以及含水量。通常情況下,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項目中,為了確保路面穩定性能夠滿足要求,上面層的砂石材料一般選用輝綠巖。這是因為輝綠巖的質地堅硬、耐磨性較高。并且輝綠巖的表面比較粗糙,特別適合與瀝青材料進行粘附。此外,在對砂石材料進行二次破碎處理時,要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材料的干凈與干燥,堅決避免出現雜質。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項目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瀝青材料一般可以選擇兩種攪拌方式。一種是熱拌熱鋪式,另一種是熱拌冷鋪式。目前,我國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采用熱拌熱鋪式攪拌方式較多。因此,需要在施工場地附近設置專門的攪拌站與檢測室。這有利于及時對攪拌站的瀝青混合材料進行質量監督與檢查。此外,檢測室還需要實時掌控施工場地的溫度,避免溫度過高或者溫度過低對瀝青材料的穩定性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需要將溫度控制在70 ℃左右。
目前,市政道路建設工程中,通常都是選用20 t左右的專用運輸車運送攪拌站制備的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輸過程中,為了清除車廂內的殘留物,一般會在車廂內壁涂刷一層油層。此外,還要注意車輛底板上不能粘有瀝青混合料。瀝青混合料在裝車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一后一中的順序進行,防止瀝青混合料在運輸的過程中出現離析問題。與此同時,運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對瀝青混合料的保溫措施,可以采用諸如帆布等材料將運輸車覆蓋起來,降低溫度流失,提高瀝青混合料的穩定性。瀝青混合料即將到達施工現場時,應由專業人員指揮卸料,防止出現施工安全問題。運輸車與攤鋪機的協同問題也要提前做好規劃,運輸車的數量應該準備充分。
攤鋪是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環節之一,施工單位必須要對瀝青混凝土的攤鋪足夠重視。統計結果表明,近來因攤鋪質量不合格而引發的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問題較多。筆者結合自身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遇見的實際問題,簡要分析一下影響瀝青路面攤鋪質量的幾個方面問題: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攤鋪機。其次,要根據實際施工環境科學合理地選取攤鋪技術。最后,要嚴格控制攤鋪溫度和攤鋪速度。通常要將攤鋪溫度控制在130 ℃左右,攤鋪速度要均勻。
碾壓是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的最后一道保障,在提升瀝青混凝土路面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市政道路建設施工過程中,瀝青路面的碾壓包括三個環節:初壓,復壓,終壓。其中初壓是最關鍵的環節,對瀝青路面穩定性的影響最大。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碾壓溫度和速度。三個碾壓環節的溫度和速度均不相同。初壓一般需要在混合料攤鋪后直接實施,并且初壓對施工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初壓速度需要控制在2 km/h~3 km/h。復壓通常需要進行2遍~3遍,速度略快于初壓。終壓速度通常小于3.5 km/h,也需要勻速實施。瀝青混凝土碾壓的溫度需要控制在110 ℃~120 ℃,絕對不能超過170 ℃。
路面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市政交通是否能夠通暢、市政交通是否能夠安全,同時也是影響城市發展和市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的瀝青路面穩定性,首要問題就是嚴格管控施工材料的質量。瀝青路面施工涉及的材料種類繁多,需要耐心選擇,重視高質量、高品質。無論瀝青路面選用哪一種施工技術,施工材料質量不行,瀝青路面的穩定性均會大打折扣。因此,必須對施工材料的質量引起足夠的重視。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總結應該從下列幾個方面提高市政道路項目瀝青路面施工的材料質量。首先,市政道路項目施工必須聘請具有相當專業資質的第三方鑒定機構監督與檢測施工材料,避免“裁判員”與“運動員”同出一家。其次,要嚴格管控瀝青和砂石材料的標號和粗細程度,依照施工規范嚴格落實不同規格材料的應用場合。
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對于提升瀝青穩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國市政道路建設施工過程中,對于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選擇往往不是很重視。甚至出現不是按照施工環境去選擇施工技術,而是按照施工方對技術的掌握熟練程度去選擇施工技術。這嚴重違背施工技術選擇的標準。因此,必須要嚴格落實按照施工場地環境標準去選擇施工技術,切實提升瀝青路面建設穩定性。
質量控制是提升各種施工質量的關鍵,也是當前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相對欠缺的一環。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首先,施工單位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組織程序,科學合理地規劃施工進度,整個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施工單元都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要求,滿足質量驗收標準。其次,施工單位應該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特別是對于一線施工人員和施工質量管理人員。強化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做到各型人員能夠各司其職,權責分明。最后,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認真嚴格地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施工質量問題,要及時上報,且不可因任何理由隱瞞施工質量問題。
城市建設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標志,而市政道路建設又是城市建設的根本。因此,必須要切實提高市政道路建設中的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保駕護航。文中研究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的瀝青道路施工技術問題,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類似項目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