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琭
(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當前城市能源緊缺及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重,如何有效緩解能源匱乏,促進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成為當下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建筑行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應大力推廣綠色建筑設計。
從專業角度來說,綠色建筑設計就是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理念,采取一系列專業技術手段,在滿足實際能源與資源需求的基礎上,強化建筑節能環保效果,為人們營造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綠色建筑設計不僅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還能緩解環境污染。專業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環節,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構建符合現代化需求的建筑體系。而要想綠色建筑設計可以高效落實,先要將建筑設計與自然生態相互結合,合理應用可再生清潔型能源,促進現有資源的循環利用。實際上,在自然環境中建造工程,或多或少都會對區域生態系統造成損傷,故倡導綠色建筑設計勢在必行。
首先,在工程設計階段,要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和氣候條件變化規律,優化改進現有的設計手段,強化節能環保效果。與此同時,還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緩解環境污染,維系生態系統平衡。其次,在設計過程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杜絕材料的過度消耗,并增設能源循環裝置。再次,充分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在設計過程中迎合用戶的個人喜好。最后,在設計過程中,時刻謹記不能對區域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1)降低建筑規劃設計過程的能源消耗。
為了降低能源消耗,減輕環境污染,專業設計人員要對工程各項細節進行統計處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對于建筑工程來說,能源消耗較多的當屬建筑施工材料。因此,在設計環節,專業設計人員不僅需充分考量外在節能因素,還應深入了解材料本身的節能效應,在保證建筑工程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嚴格篩選建筑材料,盡量選擇可以二次回收利用的材料,同時優化建筑結構。除此之外,在運輸材料的過程中,應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就地取材,提高現有材料的利用率,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2)降低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
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建設過程及投入使用后都會消耗大量的能源,為了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在設計環節,需合理規劃建筑主體結構,并在設計門窗結構時,利用自然光線調節室內溫度,達到建筑節能的實際目的。
為了進一步強化綠色建筑設計節能環保效果,應當積極回收利用可再生清潔型能源,具體措施如下:
1)高效應用可再生清潔型能源。通常我們熟知的此類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這類能源既能回收再利用,又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因此,設計人員要加大對此類能源應用的重視。例如,在工程設計環節,可以借助能量轉換裝置,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或熱能,降低傳統機械能的消耗,確保室內通風條件良好。
2)回收利用廢舊建材。一般來說,建筑工程項目的能源消耗量都比較大,對廢舊材料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將其運用到建筑施工的對應環節,以此減小垃圾排放。
3)積極應用可再生型材料。在工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合理應用可再生型施工材料,如廢紙廢木料、高分子有機合成保溫材料等,減小能源消耗,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滲透到建筑工程設計中,能夠有效減輕環境負荷,這要求設計人員在工程規劃設計過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具體工作應當從如下兩方面著手:
1)在設計過程中,盡量使用環境負荷小的施工材料,傳統建筑施工理念不僅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還會污染環境,因此,設計人員應當轉變思想觀念,合理應用綠化混凝土等創新型清潔材料。
2)在施工過程中,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規劃方案,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手段貫徹落實生態環保理念。
現階段,能源匱乏、資源稀缺、水污染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并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诖?,如何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維系生態系統平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自全面倡導節能減排理念后,多類型水資源保護措施應運而生,不僅保證了充足的水資源供應,還加大了水資源利用率。
3.1.1中水回收系統的優勢
簡單來說,中水就是指能夠經過回收處理再利用的水資源,主要用于綠化灌溉、清潔用水、消防用水等領域。其中,最原始的中水處理方式就是收集洗臉水、淘米水,將其用于沖洗馬桶或日常清潔。
中水處理系統主要由兩個內部系統構成,具有各自的實際作用價值。1)去除水資源中較大的雜質;2)采用生物處理手段分離水資源中的細微灰塵。通過兩個系統運作處理完成的水資源就是中水。近年來,隨著節能環保理念的日益深化,中水系統已逐步應用到諸多大型公共建筑中,并憑借其優良特性備受好評。
3.1.2自然水回收系統的實際價值
自然水屬于中水的典型代表,具有成本低、利用價值高等優勢特征。然而,實際生活中,人們卻忽視了自然水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使得雨水直接排放到下水管道中,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在建筑樓頂增設蓄水池,高效收集自然水,并集中處理,做到資源合理的運用。
3.1.3優化水龍頭設計的重要性
在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水龍頭的啟停仍需依靠人力操作,不僅盥洗步驟繁瑣,還會造成資源浪費。針對此,可以在水龍頭中增設靈敏的感應裝置,一旦其感知到人體溫度,就會自動出水,溫度消失,會自動停止出水。這不僅解決了水資源浪費問題,還可幫助業主降低水費。
3.1.4合理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
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轉化為熱能或電能,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緩解環境污染。在現代社會中,此類型能源被廣泛應用,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太陽能熱水器,就是通過太陽能集熱方式將太陽光轉化為熱能,滿足熱水供應。太陽能熱水器中的集熱管可以全天全方位的吸收光熱,且光照時間越長,水溫越高。
首先,綠色建筑用地對土地資源質量有一定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要合理布設道路,準確計算建筑間隔距離及高度,盡量減小死角。其次,綜合考量區域內建筑群落的分布特征,確??臻g利用最大化。最后,避免盲目擴建,加大社區建設投入力度,合理規劃社會生產與生活空間。
空間布局設計與節約土地資源存在共通點,所謂空間布局是指在個體單位及高度上減小對空間的浪費,合理收納生活用品。最傳統的方式就是將零碎物品放入收納箱或者將過季衣物放置在床箱等閑置空間內。除此之外,在家具裝潢設計方面也要合理融合綠色概念,例如,在建筑外圍結構增設玻璃幕墻,以減輕光照直射的不利影響,提升整體建筑規劃設計的合理性。
在現代住宅設計領域,節能燈憑借其優越的節能效果備受青睞。發光二極管作為創新型節能燈具,具有發光效率高、能耗低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多個領域,如舞臺燈管布設、辦公照明燈,并且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領域創新,將會全面取代節能燈。
倡導綠色建筑設計,不僅可以加大資源的利用率,杜絕能源過度消耗,還可維系生態系統的平衡,最終促進建筑行業向著更加先進節能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