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錕
(無錫市公安消防支隊濱湖區大隊,江蘇 無錫 214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十分迅速,城市化進程速度不斷加快,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在這種情況下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并且呈現多功能、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電氣功能更加復雜、電氣設備種類越來越多,出現火災的可能性也隨著增加。此外,在建筑設計時,人們過多的關注建筑的外表而忽視建筑內部的基礎設施安全,一旦出現火災,高層建筑自身的特點無疑加大了施救的難度,因此加強高層建筑火災防控及監督管理,確保電氣系統的正常運行,為人們的生活、生產和學習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從火災發展特性來看,在火災的猛烈期,由于高溫狀態下的熱對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較小,而沿著樓梯間、電梯間等豎向管井擴散的速度為水平方向的10倍左右。比如100 m的高層建筑,在無阻擋的時候,煙氣不到30 s就可以蔓延到樓頂。由于建筑本身的特點,高層建筑有較多的豎井和管道,這些豎井連接著樓層,發生火災時豎井和裝修材料就像高聳的煙囪,很容易發生風效應和煙囪效應,為火勢的擴大提供了一定的途徑。此外,高層建筑樓頂壓力較小,在這種情況下,熱量和煙氣很容易上升,極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體火場。
在進行設計時,高層建筑相對復雜,加上高度往往較高,發生火災時,人員疏散非常困難,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較為嚴重。近些年,高層建筑火災帶來的危害觸目驚心,比如:2009年,央視大樓發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2010年,上海靜安區一名無證焊工違章作業引起高層住宅樓發生大火,造成多人死亡;2015年,湖北武漢紫荊家園住宅樓電纜豎井火災造成多人傷亡;據統計,2017年全國高層建筑發生火災5 000余起,損失超8 000萬元,近10年來,全國共發生高層建筑火災3.1萬起,直接財產損失15.6億元。因此,火災時容易發生有人被燒死、熏死,甚至冒險跳樓摔死的情況。
高層建筑在設計時,采用很多鋼結構材料,而超高層建筑中,鋼結構材料必不可少,這是因為混凝土自重大,而鋼結構自重小,能夠承受高強度的荷載,因此在高層建筑中應用較為廣泛。但是鋼結構防火性較差,普通鋼材在600 ℃的環境下,因高溫導致鋼結構變形而產生扭曲,承受不了上部的重量,高層建筑轟然坍塌。雖然高層建筑鋼結構在表面涂刷防火涂料,但是防火涂料存在一定的耐火極限,所以火災發生時造成結構破壞,甚至倒塌。
一方面,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消防滅火較為困難,消防人員進行徒步滅火時,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同時會和自上而下的疏散人員發生“對撞”,這無疑會加大滅火和救援的難度。另一方面,高層建筑內部結構復雜,火災出現的煙霧毒氣會增大疏散難度,出現中毒、混亂、踩踏等事故。據統計,在高層火災事故中,超過2/3的人員傷亡來自煙氣中毒。
從我國現行高層建筑防火規范來看,其中存在不少問題,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我國高層建筑防火規范以《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為主,在進行設計時根據建筑的類型和防火等級來確定結構材料的耐火極限。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不斷應用到高層建筑中,這些材料、工藝和技術在高層建筑防火規范中體現不出來。在政府監管方面,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各主管部門在消防安全監管上配合不到位,或者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在建工程消防安全法律法規不健全,致使依法監管不能有效實施。
隨著人們對電氣設備應用的增加,市場上生產電氣設備的廠家越來越多,很多生產廠家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上,對電氣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重視程度不足,造成市場上電氣設備魚目混珠,很多質量不佳、可靠性差的電氣設備流入市場,造成電氣設備總體質量參差不齊。電氣設備在工作環境中,可能自身質量達不到耐久性、安全性和適用性等方面的要求,在運行中出現各種問題,如電磁干擾、磨損過大等。這與電氣設備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選擇、工序工藝標準等有直接關系,加之多數電氣設備的工作環境相對惡劣,電磁干擾又無法完全避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使得電氣設備的可靠性下降。此外,在當前我國生產力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很多生產廠家在產品性能上較為單一,滿足不了當前形勢下市場對于電氣設備的多樣化需求,他們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縮減工序、降低成本上,電氣設備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在高層建筑裝修時,材料的選擇不僅要符合美觀大方的要求,還應滿足防火的要求。從造成高層建筑火災的因素來看,裝修材料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裝修材料的使用中,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選擇易燃、可燃物作為裝修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極易引發火災。裝修時不能只考慮外觀和造型,要在保證消防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還有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材料倉庫非常簡陋,有些施工人員甚至把易燃易爆材料和木材放置在一起,或者直接擺放到施工通道上,在火災發生時造成通道擁擠,這種情況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在很多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不高,很多工作人員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實際操作經驗也存在很多不足。在建筑電氣安裝時,一些安裝人員不能對施工圖紙進行有效的把握,比如在進行主干線的施工時,圖紙對線路的要求是不能變徑,一些安裝人員僅憑工作經驗根據供電荷的變化對配線管徑進行逐步減小,雖然在短期內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但是會給建筑本身帶來很大的火災隱患。
在高層建筑的規劃階段,對建筑進行系統化的設計,控制整體規模,加強消防管理頂層建設,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降低材料的標準。同時電氣設備材料和裝修材料要進行嚴格的檢查,嚴禁不滿足防火要求的材料應用在建筑工程中。在高層建筑施工和使用過程中,應合理規劃防火分區,大型管道施工完成后要做好封堵工作,防止出現火災時火勢會迅速蔓延。在樓梯間設計時,應滿足規范和標準的要求,發生火災時利于疏散和救援。建筑裝修材料的選用以難燃和不燃為主,比如采用石膏、巖棉、鋼絲網夾芯復合板材、硅酸鋁纖維等防火材料。
消防法律法規要與《物權法》切實結合起來,對業主的消防責任進行明確劃分,同時明晰物業、街道等單位的管理職責,嚴格落實相關責任人。物業單位要合理設計消防車場地、消防設施、疏散通道等部位,并且定期檢查,配備足夠的具有較高消防技能的值班人員,對消防設施定期檢查和養護;派出所結合戶口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對消防設施進行日常監督;街道和社區推選消防巡查員、志愿者和消防樓棟長,加強火災報警和初期火災撲救能力的培養,加強對高層建筑防火門和首層改造的檢查,消除火災隱患;對設計和施工單位采取終身責任制,堅持“誰設計、誰負責”的原則,提高設計單位的責任心和專業能力。
一方面,要注重施工時管理人員質量意識的提升,建立明確的質量管理目標,充分借鑒優秀高層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經驗,結合工程實際特點,創新和整合管理理念,對高層建筑施工現場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另一方面,不斷總結管理經驗,在高層建筑中根據自身管理情況,結合現代化的管理理論,對管理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革,同時加強同類施工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分享先進、有效的管理經驗,確保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滿足防火要求。在高層建筑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的落實,通過設置消防安全協管員,加大建筑防火巡查力度,發現高層建筑可能出現的火災隱患并及時消除;定期維護公共消防設施,確保樓梯間、電梯間、出入口和消防通道的暢通;加大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練,出現火災事故時及時找到逃生路線或撲滅火源。
高層建筑火災防控和監督管理是一項長期工程,這需要政府、單位和個人的共同配合。總的來說,高大綜合性建筑發生火災的頻率較高,政府監管部門要加大這類建筑火災防控的力度,找出引起高層建筑火災的原因并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做到齊心協力、共同預防,力求將高層建筑火災防范于未然,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