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建立基層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實施內部溝通、任務協作、資源管理三位一體化管理模式,將單位人力、物資、技術納入同一平臺進行協同管理。通過確定關鍵項目,篩選優質資源,完善人力優化配置機制,搭建統籌配置平臺;建立物資統籌調配系統,實現物資資源共享;建立協同創新管理機制,實現技術資源共享。同時建立保障機制、多元激勵模式,及時解決資源優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優質資源管理與生產經營實際緊密結合,使之來源于生產實踐,運用于生產實踐。通過優質資源的提煉,有效促進基層團隊之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激勵各基層單位內部資源的不斷提升和優化,逐步建立其具有本單位特色的優質資源挖潛機制,實現優質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目標。
關鍵詞 資源 共享 人力 物資 技術
近年來,受國家經濟新常態與國際低油價市場形勢相疊加的影響,油田的生產經營面臨著巨大風險。面對急轉直下的嚴峻形勢,各管理單位迫切需要集中現有的資源,啟動市場化運行模式。目前各單位的管理模式大部分是按照工作職能界定管理權限,在人力、物資、技術三項資源管理上存在各自為政的弊端,極大的阻礙了基層資源配置優質率的提高,造成資源重置和浪費,加大了成本壓力和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基層資源配置優質率,建立資源一體化管理平臺管理,以優化配置解決問題,以提高效率和質量為導向,協同管理,讓每個單位都成為利潤中心、每個班組都成為創效單元、每名員工都能創造價值,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消耗,提高經濟效益。
一、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平臺的核心理念
建立基層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就是實施內部溝通、任務協作、資源管理三位一體化管理模式,解決基層單位之間人力資源不均衡、信息交流不暢、物資管理應用局限的問題。將單位人力、物資和技術納入同一平臺進行協同管理,達到資源共享、相互促進、齊頭并進的工作目標,實現優質資源管理效益最大化。一是通過對包括人力、物資和技術資源進行盤點、篩選和提煉,及時發現優質資源和潛力資源。二是共享平臺是建立在協同管理的理論基礎上,先要提供優質資源才能分享優質資源,實現齊頭并進的目標。三是優質資源通過共享后的應用反饋不斷進行改良和優化,使之成為激勵團隊爭先創優的展示平臺。
二、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平臺的具體措施
(一)確定關鍵項目,篩選優質資源
如何降低成本、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優選資源的主要目標。
一是組織機構職責明確,優化項目責任到人。成立以主管領導為組長的優質資源篩選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團隊。主要職責為制定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實施步驟,運行保障機制以及應用改進方案。按照工作職能再細分為三個工作團隊,分別負責人力資源一體化統籌配置信息平臺的搭建、物資統籌調配系統的建立和運行、協同創新工作的開展和應用。各小組制定實施細則和工作流程,每個流程確定責任人和完成時間。
二是制定項目選優標準,完善資源建檔流程。各工作團隊根據所負責的工作項目進行分析討論,制定詳細的選優標準和優質資源“入庫”清單。各項目組按照單位實施步驟,定期提交優質資源備選清單,領導小組進一步完善優質資源建檔流程,編制優質資源應用指導手冊,建立優質資源提交和應用的激勵機制,確保優質資源管理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三是加強宣傳發動,激發員工參與意識。充分利用單位主頁發布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實施方案和征集優質資源項目信息,開展專題講座,讓項目團隊的工作人員詳細掌握并吃透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平臺的工作內容和實質,逐步引導職工將優質資源項目自覺自愿上傳至共享平臺,不斷豐富優質資源。
(二)建立鏈接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建立優質資源庫及項目需求鏈接,盡可能協助需求單位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完善人力優化配置機制,搭建統籌配置平臺。建立完善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相關機制和激勵政策,搭建人力資源一體化統籌配置信息平臺,及時發布人力資源供需信息,實現人力資源共享,統籌推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加強定員管理,顯現崗位余缺狀況,通過單位內部挖潛盤活、員工合理有序流動、內部業務承攬等方式讓人力資源“動起來”。現電力管理總公司已有職工勞務輸出到黨校,承擔黨校公寓管理和餐廳服務工作,初步打開了人力資源“走出去”的工作局面。
二是建立物資統籌調配系統,實現物資資源共享。首先建立修舊利廢統籌調配物資入庫標準及要求。對入庫的物資進行分類、計量、登記,分待用、待修、待改三類存放。其次建立修舊利廢物資統籌調配庫存目錄,每件物資標注再利用價值和使用范圍,以及沖減成本金額。每季度根據修舊利廢物資入庫情況及交易情況在獎金中進行獎勵;第三建立交易規則。如在電力管理總公司變電站綜合自動化升級改造過程中,更換下來的大批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經篩選后,將相關參數、數量提交至物資籌調配系統,當其它變電站有需要相關設備、配件時,可調用該設備,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
三是建立協同創新管理機制,實現技術資源共享。通過對現有資源的優化整合,成立協同創新管理團隊,針對影響生產和管理的突出矛盾和技術難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立項選題,引導職工在實踐中探索研究、革新創造。并通過平臺不斷加強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使之成為職工技術創新成果推廣轉化基地,切實把職工技術創新的過程變成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過程,變成經濟效益提升的過程。推行“三支人才隊伍+創新”活動,定期組織三支人才隊伍組團認領攻關課題,技能操作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發揮自身優勢,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實現創新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加規范。
(三)建立多元激勵機制,促進資源優質率提升
在考慮基層單位現有資源的實際差異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單位特色資源效用,以多重激勵措施驅動普通資源向優質資源轉化,形成內部資源挖潛和優化提升氛圍。
在考慮基層單位現有資源的實際差異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單位特色資源效用,以多重激勵措施驅動普通資源向優質資源轉化,形成內部資源挖潛和優化提升氛圍。
一是設定資源需求目標,確保資源實用價值。基層單位在生產經營實際工作中遇到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利用優質資源共享平臺提交到“資源需求”項目欄,進入項目分類后由項目小組作為優質資源需求目標進行分析立項,組織專業人員調動多方資源進行攻關,直至產生符合需求目標的優質資源。創造和篩選優質資源,明確需求目標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路徑,能夠使優質資源的應用效益最大化。
二是建立評價考核機制,確保項目實施效果。對資源優化管理項目實施“三個達標”管理法,即需求確定達標、資源優化達標、目標完成達標,每月由項目考評小組進行綜合評價考核,一項不達標,按比例扣罰所在項目小組獎金。將資源優化管理項目與每月的生產經營結合起來進行評價,完善細節,及時糾偏,并對階段性取得的效益或效果進行考核獎勵,確保優質資源項目實施效果。
三、結語
資源優質化管理能夠有效激發基層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基層整體業務水平。通過在人力資源、物資管理和技術創新三大主要工作過程中提煉優質資源,有效促進基層團隊之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優質資源共享的過程激勵各基層單位必須將內部資源不斷提升和優化,創新思路和辦法,逐步建立其具有本單位特色的優質資源挖潛機制,實現優質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