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展翼翼 周欣



摘要目的:探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肝細胞生長因子水平檢測與EGFR基因突變的關系。方法:收治ⅢB~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9例,檢測血清中肝細胞生長因子(HGF)水平,分析血清HGF水平與EGFR基因突變的關系。結果:69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檢出EGFR野生型和耐藥突變(20-T790M)32例(46.4%);EGFR基因敏感突變型35例(50.7%),其中Exon-19 Del 16例,Exon-21 L858R 19例;未知類型2例;EGFR基因敏感突變組在給予一線分子靶向治療后,出現耐藥14例,耐藥后血漿HGF水平[(989.4±11.5)pg/m Ll較治療前[(421.1±11.7)pg/mL]明顯升高(P<0.05)。結論:血清肝細胞生長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EGFR基因突變情況,進而可以預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TKI耐藥情況。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肝細胞生長因子;EGFR;基因突變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經過1年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后大部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都產生了獲得性耐藥,其耐藥機制尚不完全明確?;A研究表明肝細胞生長因子(HGF)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在耐藥過程中產生重要影響。本研究通過檢測晚期NSCLC患者TKI治療前后血清中HGF的含量以及EGFR基因突變情況,探討NSCLC患者血清HGF與EGFR基因突變之間的關系,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ⅢB~Ⅳ期NSCLC患者69例,男36例,女33例;年齡34~85歲,平均(58.3±4.9)歲;臨床分期:ⅢB期15例,Ⅳ期54例;病理類型:腺癌52例,鱗癌15例,未確定2例。納入標準:①經病理或細胞學證實為NSCLC;②均為初治患者;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有EGFR-TKI治療禁忌證;②合并嚴重感染或其他重要器官疾患;③預期生存時間<3個月。
方法:①EGFR基因檢測:所有納入對象均進行EGFR基因突變檢測,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分為EGFR基因敏感突變型(19-Del、21-L858R)與EGFR野生型。EGFR基因敏感突變(19-Del、21-L858R]患者確診后給予EGFR-TKI藥物治療。EGFR基因檢測方法:采用實時熒光PCR及多重PCR-STR方法檢測,主要檢測突變點18、19、20和21號外顯子。②HGF的測定: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5 mL,分離血漿,置于20%冰箱保存。采用ELISA方法測定血漿中HGF含量,EGFR基因敏感突變患者出現耐藥后再次測定其血清HGF水平。
觀察指標:記錄患者EGFR基因突變情況以及血清HGF水平。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EGFR突變狀態:69例NSCLC癌患者中檢出EGFR野生型32例(46.4%);EGFR基因敏感突變型35例(50.7%),其中Exon-19 De]16例,Exon-21 L858R 19例;未知類型2例。納入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
EGFR基因突變型、野生型與血清HGF水平的比較:與野生型相比,EGFR敏感突變型血清HGF水平明顯低于野生型(P<0.05);亞組分析,男性、鱗癌、吸煙、EGFR野生型腫瘤患者的HGF水平較高,而女性、腺癌、不吸煙、EGFR敏感突變型血清HGF水平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TKI耐藥前后患者血清HGF水平的比較:EGFR基因敏感突變患者在給予一線分子靶向治療后,至2017年3月,出現疾病進展14例,在疾病進展后,二線治療前,再次抽取患者血清,檢測HGF水平,對比14例患者靶向治療前與出現耐藥后的血清HGF水平,耐藥后血清HGF水平(989.4±11.5)pg/mL較治療前血漿HGF水平(421.1±11.7)pg/mL明顯升高(P<0.05),見表3。
討論
我國肺癌病死率較高,臨床工作中我們常用EGFR-TKI治療晚期NSCLC,已取得良好的遠近期療效,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EGFR-TKI可存在嚴重的原發和繼發耐藥問題,嚴重影響藥物的長期使用。在眾多EGFR-TKI耐藥機制中,HGF/上皮間質轉化因子(MET)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在原發性耐藥和繼發性耐藥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HGFR)是一種酪氨酸激酶受體,與HGF結合后通過觸發HGFR二聚化,進而啟動下游信號通路,從而影響細胞的增殖、運動等功能。HGF/MET信號通路異常激活包括HGF和HGFR過表達、MET擴增和突變。其中發生率最高的是HGF和HGFR過表達。
本研究結果顯示NSCLC患者69例中檢出EGFR野生型32例(46.4%);EGFR基因敏感突變型35例(50.7%),其中Exon-19 Del 16例,Exon-21 L858R 19例;未知類型2例;與野生型相比,EGFR敏感突變患者血清HGF水平明顯低于野生型(P<0.05)。由此可見,EGFR野生型患者血清HGF水平明顯高于EGFR突變者,這支持不同EGFR基因狀態患者應用吉非替尼后所表現的不同結果。
EGFR基因敏感突變患者在給予一線分子靶向治療后,出現耐藥14例,耐藥后血清HGF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說明患者血清HGF水平是促進EGFR-TKI藥物耐藥的重要因素。
耐藥現象對于癌癥患者療效以及生存期產生重要影響,克服耐藥是臨床醫師研究的熱點,針對不同耐藥機制聯合靶向治療可在保證藥物療效的同時,避免耐藥的發生。本研究證實了HGF可通過多種途徑干擾耐藥的發生,針對HGF的多個靶向藥物與EGFR-TKI藥物聯用,或許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仍需進行大量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