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平
摘 要: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有效促進了農產品網絡銷售,暢通了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了農村經濟轉型。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產業集群化、品牌化、關聯化發展態勢。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電商平臺;電子商務產業園區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2-0129-02
2015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8號)、《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6]24號),明確了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積極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業農村的應用等重點任務。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將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列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之一,提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加快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國家這一系列關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政策,為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迎來契機。
一、農村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有效促進了農產品網絡銷售,暢通了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了農村經濟轉型,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1.農村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農村電商進入加速發展階段。2017年一季度,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2 504.3億元,同比增長36.6%,農村電子商務持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從商品分類看,實現實物類產品網絡零售額1 489.7億元,同比增長30%;服務類產品網絡零售額1 014.6億元,同比增長47.5% (其中鄉村旅游、餐飲、休閑娛樂等服務類產品網絡零售額分別達到383.3億元、337.3億元、4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1%、78.2%、100.5%),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的新亮點。
2.各類電商進軍農村電商領域,有效改善農村電商服務環境。近年來,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六大主力電商和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網上銷售、貨源供給、倉儲、融資理財、品牌推廣與人才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各類主流電商模式如B2B、B2C、C2C、C2B、020和微商等在涉農電子商務領域全面涌現。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入駐田間地頭,在推動農產品線上銷售的同時帶動種植、養殖技術改進,使農產品符合電商銷售要求。
3.發展模式不斷創新,農村電商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且過于依賴傳統模式,電子商務創新了農村的產業結構,并結合不同地域特點,涌現出以“綜合服務商+網商+傳統產業”的浙江遂昌模式、“區域電商服務中心+青年網商”的浙江麗水模式、“生產方+電商公司”的吉林通榆模式、“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的河北清河模式、“集散地+電子商務”的陜西武功模式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經營模式,顯露出勃勃生機。
4.農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開始向品牌化發展。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部分涉農電商企業開始拓展產業鏈,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后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奠定了農產品電子商務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基礎。
二、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市場預測
近年來,黑龍江省農業生產實現連年豐收,農業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在量大鏈短、附加值低、種強銷弱、供求失衡、增收困難。由于農產品市場化、產業化程度較低,以大路貨為主的農產品供給難以適應居民消費對優質、營養、安全的要求,導致好土地沒有開發出好產品,好東西難以賣出好價錢,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乏力。因此,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農業農村生產線上線下互動發展,是貫徹國家戰略決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是發揮黑龍江省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實現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在全省各級政府部門的推動下,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較快,“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地方館、農產品網絡品牌、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奠定了良好基礎。2016年,各類農村電商主體達到2.7萬個,實現交易額135億元,分別增長92.8%、123%。
1.“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成效顯著。自2014年商務部、財政部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以來,黑龍江省共計3批21個縣(市)獲批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其中國家級貧困縣10個、省級貧困縣4個,貧困縣占綜合示范縣總數的66.74%。黑龍江省21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共計獲得中央財政資金3.78億元(已撥付1.99億元),縣級財政提供配套資金1 290萬元,帶動企業投資3.72億元。第一、二批15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建設縣級運營服務中心15個、縣級倉儲物流中心21個、鎮級服務站150個、村級服務店1 441個(其中,貧困村441個,占30.6%)、物流配送項目61個。2014-2016年,黑龍江省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共實現農村網購金額2.65億元、農產品網絡銷售額4.21億元、工業品網絡銷售額1.56億元、農村旅游服務網絡銷售額2 622萬元,網民數量達到85.7萬人。
2.涉農電子商務平臺群體日益壯大。黑龍江省企業通過整合省內現有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資源,打造了一批區域性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電子商務平臺,在全省145個電子商務平臺中,涉農電子商務平臺92個,占平臺總數的63.4%,在統計的五大類交易平臺中位列第一。這些涉農電子商務平臺有效促進了黑龍江省農產品銷售,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3.地方館建設步伐加快。依托黑龍江省綠色農產品優勢,各市(地)政府積極在國內各大平臺開設地方館,加大地方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力度,創新營銷方式,拓展營銷渠道。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在國內主要平臺開設各類地方特色館44個。
4.農產品網絡品牌脫穎而出。通過發展電子商務,一大批“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優秀品牌,借助網絡快速樹立了品牌形象,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奶粉、大米、木耳、藍莓、食用油、菌類、蜂蜜等地方特色產品旺銷。2016年,全省食品類網絡零售額35.8億元,占實物型網絡零售總額的29.5%。
5.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促進農產品電商企業集聚。全省建設各類電子商務產業園32個,入駐電子商務及配套服務企業1 368家,有效促進包括農產品電商在內的各類電商企業集聚。
據估算,到2020年,黑龍江省農產品網絡銷售額有望達到100億元以上,涉農電子商務平臺網絡零售額有望達到60億元以上,農村網購金額有望達到50億元以上,各類地方館達到80個,農產品網絡品牌達到100個,并呈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三、黑龍江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條件和基礎
1.綠色農業和生態優勢為農村電商提供了良好基礎。2016年,全省生態高產標準農田新增665.4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 400萬畝,建設“互聯網+”高標準綠色有機種植示范基地1 170個,在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方面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了保障。此外,黑龍江省生態環境良好,“兩座金山銀山”中的生態旅游、湖泊濕地經濟、林中經濟均為發展農村電商提供了良好基礎。
2.自建涉農電子商務平臺為農產品網銷提供了有效渠道。近年來,黑龍江省92個自建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有效推進了黑龍江省農產品網絡品牌建設,帶動了農產品網銷。2016年,北大荒糧油拍賣網網絡交易額達33.8億元,牡丹江龍飛商貿實業有限公司中國土特產網的木耳、蘑菇等菌類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7億元,大農網線上銷售3.56億元。
3.農村電商服務網絡為農村電商提供了發展空間。通過開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初步形成,在建設縣級運營服務中心、縣級倉儲物流中心、鎮級服務站、村級服務店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方面和建設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實現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和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覆蓋全省打下了基礎。此外,社會企業積極參與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布局,黑龍江省電商平臺37秒易淘商城與黑龍江省30多個縣簽訂合作協議,建成服務網點2 000多個。農村淘寶已在黑龍江省10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落地,建成縣級服務中心10個、農村服務網點213個。蘇寧已在第一、二批全部15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落地,建設縣級線下體驗店15個。郵掌柜在67個縣(市、區)落地,在全省建設郵掌柜1 405處,村級覆蓋率為15.63%,建設鄉鎮服務網點3 509個。
4.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成為帶動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支撐。各市(地)積極培育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在拓展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產業鏈條、提升電子商務服務能力的同時,積極謀劃建設新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從整體上看,黑龍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群體日益壯大,電子商務產業鏈條逐步完善,園區電子商務服務能力、孵化能力、應用培訓能力不斷提升,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支撐。為了規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省商務廳2017年3月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同年5月起草了《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規范》,指導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規范化建設,形成集聚輻射效應,實現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化、品牌化、關聯化發展。
5.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成為發展潮流。當前,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應用群體開始多元化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和供銷合作社基層網點、農業經紀人、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個體經營戶等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創業,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氛圍。
總的來看,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只要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積極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和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推動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提升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能力,做大自建的電子商務平臺,推廣農村電子商務應用,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巨大的潛力將被充分釋放出來。黑龍江省農村電子商務將真正成為黑龍江省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電商精準扶貧的重要領域,助推黑龍江省農業跨境發展,成為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參考文獻:
[1]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EB/OL].[2017-06-05].http://lczx.mofcom.gov.cn/artcle/az/201605/-2016050/315893.shtml.
[2]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17-06-05].http://www.waiziorg.cn/law/7090.html.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2017-06-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17/0206/c1001_29059337.html
[4]關于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的意見[EB/OL].[2017-06-05].http://www.hljswt.govcn/tzgg/21997.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