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川

摘要目的:探討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對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價值。方法: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24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3例。觀察組予以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進行治療,對照組予以腹腔鏡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所需時間全部短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治療闌尾炎有利于縮短治療時間,并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急性闌尾炎;治療價值
急性闌尾炎作為腹部外科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患者都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并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有時對急性闌尾炎進行診斷比較困難,如果處理不當,甚至可能引起嚴重的并發癥,甚至能夠引起死亡,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將我院24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123例患者采用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進行治療,與腹腔鏡治療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24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3例。觀察組男59例,女64例;年齡20~52歲,平均(36.5±1.2)歲。對照組男60例,女63例;年齡19~54歲,平均(37.6±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符合進行對比的要求,并已將此研究的目的、方法、預期結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腹腔鏡進行治療,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選擇手術入路,并做切口以置入腹腔鏡,對患者腹腔內的實際情況以及闌尾的具體位置進行詳細探查。將患者的闌尾系膜與闌尾根部等部分進行切除之后,將患者的闌尾取出,之后對傷口進行縫合。觀察組采用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進行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①在對患者進行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前,應該首先為患者進行腸道清潔,并將結腸鏡插置于患者的回腸末端,觀察患者回腸末端的結構和黏膜的情況,以確定患者闌尾內口及周圍的組織有無病變。②醫生使用內鏡透明帽技術使患者闌尾開口充分暴露,使用內鏡進行直視,使用導絲配穴造影管對患者的闌尾腔進行插管,對患者闌尾內部的積液進行抽吸,使用x線進行監視,對患者闌尾腔內注射造影劑,使患者的闌尾形態進行充分暴露,對患者闌尾腔進行確定,再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闌尾腔進行沖洗,之后將梗阻物取出。③如果患者發生闌尾狹窄的癥狀,醫生應沿插管導絲將塑料支架置入,對狹窄的闌尾管腔進行支撐,以便能夠繼續緩解患者闌尾腔內的壓力。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表達方式包括計量資料(x±s)與計數資料(%)兩種類型,檢驗方式則分別為t檢驗和x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所需時間對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臥床時間、體溫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全部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手術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4.13%,低于對照組的69.91%,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急性闌尾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以下6點:①患者中上腹或臍周會發生疼痛,數小時后疼痛轉移并固定至右下腹;②患者可能發生惡心、嘔吐、排便次數增加的現象;③一般患者會發生低熱,但無寒戰,溫度一般≤38℃;④患者麥氏點會出現壓痛現象;⑤患者發生闌尾化膿,則可能出現腹肌緊張的現象;⑥患者在早期闌尾腔出現梗阻時,右下腹皮膚會出現感覺過敏現象。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予以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進行治療,對照組予以腹腔鏡進行治療。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臥床時間、體溫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全部短于對照組,手術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闌尾炎患者采用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進行治療,有利于縮短患者治療所需時間,并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