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江

摘要目的:分析人體自身體重、脂肪的分布情況與高血壓疾病之間的關系。方法:收治高血壓患者86例作分析組,再選擇同時間段內健康體檢人群86例為常規組,均需接受具體問題的詢問與相關指標的測量,對兩組試驗對象的體重、腰圍與臀圍進行對比觀察。結果:分析組各項指標數據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高血壓疾病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當中,體重與脂肪是患者患病的主要誘因之一,這一點需要醫護人員重點把握。
關鍵詞高血壓;脂肪;體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改變,高血壓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且高血壓患者的數量也出現了顯著增多。高血壓疾病會給患者的脂質代謝等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進而增加了患者患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血壓疾病是臨床當中發病原因較多的一種疾病,且患者的病情會出現明顯的進展,心臟、血管的自身功能及結構等也會出現明顯改變。根據臨床相關研究資料顯示,65%~75%的高血壓患者存在明顯肥胖,這類人群的高血壓發病率會高出正常人的3.5倍左右。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針對高血壓與體重、脂肪間的關系等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12月收治高血壓疾病患者86例作分析組,再選擇同時間段中接受體檢的健康人86例作常規組,所有高血壓疾病患者接受臨床相關檢查后與WHO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所吻合,為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將癌癥患者、妊娠期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剔除在外,并且在常規組當中排除中風、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壓患者。常規組男46例,女40例,年齡36~72歲。分析組男47例,女39例,年齡38~73歲,兩組基本資料在接受組間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兩組在入院之后需要接受統一調查,醫護人員需要詳細詢問相關問題,并且進行記錄,所有對象都需要接受體重、腰圍及臀圍的測量。腰圍的測量需要讓所有對象站立并且將雙腳分開25~30 cm左右,具體的測量位置需要在水平位的髂前上棘與第12肋下部邊緣連線的中點處。此外,所有對象還需要接受臀圍的測量,主要測量臀部最突出點的身體水平周徑數據。與此同時,所有對象需要接受體質測定儀檢查。
臨床觀察指標:對所有試驗對象的體重、腰圍、臀圍、脂肪率等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并予以簡析。
統計學方法:本院在此次研究進行當中將所有試驗對象的相關數據指標代入SPSS 19.0軟件分析包當中,如果兩組對象的各項數據在接受組間比較后顯示,P<0.05則可視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結果
分析組的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的發病因素類型相對較多。伴隨相關因素的具體影響,我國高血壓患者的數量與過去相比出現了明顯增多,且患者的年齡存在年輕化發展的趨勢。高血壓患者在患病之后,很容易出現其他心腦血管疾病,這樣就會給患者的治療帶來嚴重威脅,部分患者甚至在患上其他并發疾病之后死亡,可見高血壓使患者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都受到威脅。有很多高血壓患者對于發病的主要因素等不夠了解,造成了高血壓認知存在明顯誤區,患者的依從性也會較差,這對于患者的后續治療與恢復等極為不利。對于高血壓患者及該疾病的臨床研究分析而言,掌握患者的發病誘因等十分關鍵,在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因素當中,體重與脂肪分布的情況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臨床研究也對此進行了相關分析,醫護人員需重點把握。
臨床相關研究的資料具體顯示,高血壓患者身體的肥胖是與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存在直接聯系的。臨床上判定與分析肥胖的時候一般會選擇人體體重、腰圍、臀圍與脂肪率等相關指標。對于肥胖而言,一般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型,其一為腹部肥胖,這一類型的肥胖也被稱作為蘋果型肥胖或者男性肥胖;另一類型的肥胖就是臀部肥胖,也稱作梨形肥胖或者女性肥胖。根據臨床相關的研究可以看出,肥胖人群脂肪部位的分布,與具體的代謝后果存在明顯的不同影響。在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當中可以看出,肥胖導致心血管疾病或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腹部脂肪細胞對于胰島素、腎上腺素的具體反應要比大腿、臀部等部位的脂肪細胞更強,且肺部脂肪細胞有自身獨有的特點,可以將患者體內存在的游離脂肪酸直接排空到門靜脈部位,這樣就使患者的肝臟接觸了濃度較高的游離脂肪酸,從而加重了高血壓患者出現多代謝紊亂綜合征的情況。②肥胖患者胰島素抵抗等可以通過脂質代謝的異常、血流動力學方面的異常等加速動脈硬化癥狀的出現。③患者體內存在的其他止血因素也會導致動脈硬化,肥胖會使患者體內的血漿纖維蛋白水平出現較顯著的升高。與此同時,患者體內存在的組織因子也是啟動凝血過程的主要因子,很多研究資料都印證了肥胖患者的組織因子介導造成凝血的不斷增強。
在本次研究進行當中,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分析組對象體重、腰圍、臀圍與脂肪率指標數據明顯高于常規組對象,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明顯,這樣的數據結果也充分說明了體重與脂肪的分布是與高血壓疾病存在直接關系的。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等類型是患者患上高血壓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這一點需要醫護人員重點分析。在此基礎之上,醫護人員需要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科學干預,并且指導患者參與適當的體育運動,這樣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肥胖癥狀等,也能有效降低高血壓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進而避免患者出現死亡。
對于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而言,體重指數越大、腰部與臀部的脂肪分布越多,體內脂肪率會越高,患上高血壓疾病的概率就會越高,這一點需要醫護人員做好具體分析與把握,以便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針對性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