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十分注重實踐的學習科目,對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挑戰,由于學生的信息學習程度參差不齊,以往同步、統一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也難以保障教學質量。分層教學是在新課改影響下萌生的一種適應當前教學現狀的新興的教學手段,能有效解決學生因層次不同而需求不同的教學問題,從而在各個方面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出發,闡述了分層異步教學的具體實施對策。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分層異步教學;具體措施
一、 引言
在高中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優勢越來越凸顯,廣大教師已逐漸對分層教學加以重視,并嘗試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隨著信息化的深入,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分層異步法運用于實際教學中,以學生為核心,根據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實施分層教學,發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二、 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1. 學生層面。隨著人們對信息技術教學重視程度的提升,很多學校在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都為學生制定了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前期的鋪墊,高中生大多已具備了信息技術基礎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但由于受學校教學設施、師資力量以及家庭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導致高中生的基礎學習層次存在一定差異。這種差異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在高中階段對信息技術的后續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將面臨不同的學習難度,統一的教學手段無法兼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容易造成優等生難提升,差等生難跟進的問題出現。
2. 教學層面。不同地區在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上也存在很大差異,經濟發達的區域,教學設施、教學條件相對優越,教學手段先進、教學內容豐富,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要高一些。而經濟落后的區域,由于受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學的各個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地區相提并論,教學效果自然也落后很多。此外,很多地區仍然將升學率作為考評學校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學校為了獲得好的榮譽,自然會將教學重點放在高考覆蓋的教學科目上,對于高考范疇之外的信息技術教學則常常忽視,從而造成地區間信息技術教學差異較大的情況存在。
三、 分層異步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實施對策
1. 對學生實施分層
有效的對學生實施分層是保障分層教學質量的根本前提。對此,教師要慎重對待學生分層任務。第一,要保障分層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同時還要征得學生的認同,切勿因分層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第二,要通過多項分層指標進行分層,同時也要顧及到學生的個人想法。第三,要保障分層的動態性,教師要根據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變化及時調整小組劃分,從而保障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2. 對教學目標實施分層
對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有助于提升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對此,教師一定要結合各個層次學生不同的學習要求、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挖掘學生的學習優勢和能力特長,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如,在教學“網絡數據庫的信息檢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將“能依據教材要求的步驟運用一個數據庫檢索有關內容”作為差等生的教學目標;將“運用不同數據庫檢索相同內容,并進行結果比較”作為中等生的教學目標;將“根據不同需求運用多個數據庫進行信息檢索、信息整合”作為優等生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目標分層能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
3. 對教學方法實施分層
在對學生和教學目標實施合理分層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如何對各個層級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在此環節中,教師要注重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明白分層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縮小學生間的學習差距,獲得高效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側重于差等生,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加大扶持力度,不僅幫助他們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耐力。其次,運用差異化的教學手段。如,在教學“動畫制作”這一知識點時,針對中等生和差等生,教師可以將“動畫的一般制作方法”作為其教學內容,學生能完成簡單動畫的制作就達到目標了。而針對優等生,教師要將“制作蘊含自己思想的完整動畫”作為其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創造出富有人文色彩的動畫作品,鍛煉和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
4. 對教學評價實施分層
分層評價是教師針對各個不同層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保障評價過程的公平性、透明性、合理性。對差等生而言,能學會基本的信息理論知識、掌握基礎操作技能就很棒了;對中等生而言,在上述基礎上能保障準確率和操作速度就很棒了;對優等生而言,能在上述基礎上有所創新,作品中有自己的思想就很棒了。不同的評價標準能更加有效地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發展。
四、 小結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是新形勢下的教育發展需求,它不但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各個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彌補統一性教學帶來的不足,有效緩解信息教學兩極分化的現狀,同時還能以學生的學習現狀為基礎,尋找學生的學習亮點,促進其優勢發揮,既從整體上兼顧到所有學生,又能從個體上幫扶到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但在其具體實施環節中,教師要注重分層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既要重視優等生的進步,更要重視對差等生的幫扶,要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一個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平臺,從而使所有學生都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漪波.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7(3):15.
[2]左嵐波.淺議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20):21.
[3]米井龍.淺議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中國人,2015(11):68.
作者簡介:譚國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龍廣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