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科110專家、陽曲縣蔬菜辦研究員 溫變英
地方特色蔬菜品種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并日漸被人們所追寵,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如巴公大蔥、大同黃化菜、永濟蘆筍等均是山西著名特產,但目前很多特菜的種植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整理規范,為深度挖掘地方優質種質資源潛力,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消費需求,豐富蔬菜供給品種結構。山西省陽曲縣蔬菜辦研究員溫變英選擇了北方地方特菜中的一些特色品種,在有地域特菜多年種植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標準化、規范化、市場化的要求歸納總結并在本刊開講,供種植者參考。
(接上期)
3.收獲
(1)收獲前的安全間隔期內禁止使用化肥、農藥。
(2)收獲時,使用專用工具收割、盛放、包裝等,嚴禁使用生活污水及其它可能被污染的水洗蔥。
(3)收獲完畢,清潔田園,病蟲殘葉燒掉或深埋。
漢使通西域,求來幾瓣根。雪霜凝體魄,辛辣鑄精魂。
抱柱懷忠信,同袍顯悌恩。驅瘟甘碎玉,種得古風存。
金鄉大蒜因產于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而得名,2008年11月1日,國家標準委以2008年第12號公告發布并實施了《地理標志產品金鄉大蒜》國家標準 (標準號:GB/T22212-2008)。據中科院有關專家研究測算,金鄉大蒜營養價值、藥用價值最高,金鄉白皮大蒜曾有“中華之冠”之美稱。1992年在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金鄉大蒜榮獲中國白皮蒜類唯一最高獎—銀質獎;1996年1月被國家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1996年3月金鄉縣被國家正式命名為 “中國大蒜之鄉”;1996年10月又獲得A級無公害農產品證書?!笆澜绱笏饪粗袊袊笏饪唇疣l”成為廣泛共識,全縣大蒜已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金鄉縣成功地舉辦了首屆中國大蒜節;2002年,又成功地舉辦了“WTO與中國大蒜產業化論壇首屆年會暨大蒜科技成果博覽會”,2003年連續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大蒜節及有機大蒜推介會,進一步鞏固了“金鄉大蒜”的名牌優勢。
濟寧市金鄉縣是我國著名的大蒜之鄉,有記載的大蒜種植歷史就有二千多年。據金鄉縣縣志記載,東漢初年當地就開始種植大蒜。另據《三國志·魏書·方技轉》卷二十九記載,華佗從沛國(今江蘇沛縣)巡醫昌邑路經東緡,用金鄉大蒜治愈一咽喉堵塞病人,也證明金鄉大蒜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民國初年,金鄉全縣種植大蒜面積達200公頃左右;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常年種植面積333.33公頃左右;進入70年代,當地農民和農業工作者利用優選法,優中選優,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大蒜品種;80年代后,金鄉縣大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產逐年提高;近幾年一直穩定在3.33萬公頃,年產量70萬噸。成為我國大蒜出口的重要產地。隨著儲藏、保鮮及運輸條件不斷完善,大蒜也從當初局限在出口至周邊國家,發展到現在130個國家和地區。
相傳,金鄉大蒜還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呢。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率軍西征,路經爰戚(現為金鄉縣),適逢疫病流行,許多兵士高燒、頭暈、嘔吐、昏迷,司隸校尉魯恭病亡,葬于山南。軍隊人心惶惶,戰斗力大減,劉秀只得駐兵治療。隨軍醫生束手無策,聽任疫情在軍中迅速蔓延。劉秀愁腸百結,坐臥不安,仰天長嘆:“天滅我也!”正值危難之際,忽聞一鶴發童顏老者來獻醫方。真是喜從天降,劉秀急忙召見。禮讓畢,急不可待地說:“請仙翁賜方!”老者笑而答道:“將軍不聞本地百姓多種大蒜嗎?可高價收取,把它搗碎,取其液,命士兵用以滴鼻,可防此病蔓延;同時將大蒜分與士兵就食,不幾日即可痊愈?!眲⑿懔⒓醋駠谵k理,果然病除。再找老者,不知去向。劉秀對天長揖:“天助我也!”遂發兵攻取洛陽,稱光武帝。
大蒜是喜冷涼的作物,適宜黃沙壤土種植。全世界適宜大蒜種植的地區并不多,山東金鄉的氣候及土壤非常適宜大蒜的生長。金鄉縣現行政區域為:金鄉鎮、高河鄉、卜集鄉、胡集鎮、羊山鎮、魚山鎮、馬廟鎮、吉術鎮、興隆鄉、王丕鎮、化雨鄉、司馬鎮、肖云鎮。
1.等級指標
金鄉大蒜按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各等級的廣武大蔥應符合表3-3規定。

表3 -3大蒜等級規格

表3 -4金鄉大蒜理化指標
優越的自然條件加上勤勞智慧的金鄉農民多年總結的種植技術,使得金鄉大蒜具有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變、抗腐爛、耐貯藏等明顯優點。金鄉大蒜營養價值極高,據科研部門測定,金鄉大蒜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尼克酸、脂肪、鎂、磷、鐵、鉀等營養元素20多種,被專家稱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其藥用價值已引起國家有關科研部門的關注。金鄉大蒜不僅能生食,而且還能加工成蒜茸、蒜片、蒜粉、蒜油、蒜素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日用化工、化妝品、保健醫藥等領域。
1.藥用價值全國最高
據中科院組織專家對全國不同產區的大蒜進行主要成分的化驗測定,金鄉大蒜1千克鮮蒜頭可實用部分中含蛋白質4.4克、脂肪2克、熱量1130kCal、尼克酸9毫克、VB12.4毫克、VB20.3毫克、鈣50毫克、磷440毫克、鉀1300毫克、鈉87毫克、鎂83毫克。金鄉大蒜含有防癌和抑制腫瘤作用的二稀丙基、硫化物等藥用成分。據調查,金鄉縣癌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全國水平,而人均壽命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歲。金鄉大蒜具有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變、抗腐爛、耐貯藏等明顯優點;金鄉大蒜營養價值極高,據科研部門測定,金鄉大蒜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尼克酸、脂肪、鎂、磷、鐵、鉀等營養元素20多種,被專家稱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其藥用價值已引起國家有關科研部門的關注。
2.營養價值全國最高
金鄉白皮大蒜曾有“中華之冠”之美稱。其主要特點有:第一,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物質。所以,大蒜對于健身強體預防治療疾病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第二,肉厚味香,辣味適中。第三,蒜頭肥大,直徑約5~7 厘米,蒜瓣均勻,一般每頭 8~14 瓣,單頭平均重60克左右。第四,不破碎,易儲存。金鄉大蒜不僅能生食,而且還能加工成蒜茸、蒜片、蒜粉、蒜油、蒜素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日用化工、化妝品、保健醫藥等領域。據統計,2014年金鄉大蒜出口到世界各地140多個國家或地區,共82.9萬噸、貨值6.33億美元,出口量占全國出口大蒜的48%。
金鄉縣作為馳名中外的 “中國大蒜之鄉”,種植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面積、產量、品級、品質、出口量均居全國之首。全縣常年種植大蒜4.67萬公頃左右,年產大蒜80萬噸,貯藏能力近200萬噸,市場年外銷量130萬噸,擁有自營進出口企業208家,產品出口到168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額穩定在5億美元以上,在國際上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盛譽。具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金鄉大蒜,在全國創下一系列中華之最,即種植面積最大,從1989年的1.07萬公頃發展到的4.67萬公頃,始終居全國和世界縣(市)之首。因此,2002年榮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證書;總產量最高,達60萬噸;單產最高,平均667平方米產1200千克,最高667平方米產3000千克;單個蒜頭最大,6厘米以上的甲級蒜占70%,最大蒜頭直徑達18厘米,重620克;出口量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達90%。
近幾年,金鄉縣種植大蒜面積每年都在4.67萬公頃左右,居全國縣(市)之首,總產可達80萬噸以上,出口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阿聯酋、法國和臺灣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合格率達90%以上,占全國出口總量的比重居全國縣(市)區之首。金鄉的大蒜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先后建起蒜薹、蒜米、蒜粉、蒜片、蒜油等大蒜加工企業600多家,年消化能力45萬噸。金鄉大蒜先后被國家評為中國名牌產品、A級無公害農產品,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白皮蒜最高銀質獎章等。1996年,金鄉縣被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
2002年榮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證書。2003年,金鄉大蒜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獲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的 “金鄉大蒜”原產地證明標記。2005年,金鄉大蒜獲農業部認證中心的有機產品證書。2006年,省政府把金鄉大蒜產業列為山東省十大重點發展農業產業之一,省科技廳還把金鄉大蒜工程科研中心列為全省唯一的省級大蒜工程研究中心。目前金鄉大蒜生產標準已被列為國家標準,并建成了全國第一家有機大蒜生產基地。這幾年中,金鄉大蒜創下了十個全國之最:種植面積最大,單產、總產最高,單個蒜頭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出口量最大,藥用價值最高,營養價值最高,大蒜產業批發市場最多、最大。在國際上形成了“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局面。

金鄉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