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智,邱 彬
(1.溫州市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 兒內科,浙江 溫州 325200;2.臺州市博愛醫院 內科,浙江 臺州318050)
小兒腹瀉是我國較為常見的嬰幼兒消化道疾病[1],是造成小兒營養發育不良、生長發育出現障礙的重要原因。腹瀉患兒如病情反復,癥狀遷延不愈,病程在2周以上,則發展為遷延性腹瀉[2]。小兒遷延性腹瀉常會使得患兒出現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體內營養物質會出現大量的丟失,進而會出現營養不良及免疫力下降。因此,在對小兒遷延性腹瀉治療中,針對患兒免疫力的改善尤為重要,在治療中應將抗病毒治療及提高患兒機體免疫力的治療兩方面結合[3]。
金雙歧片是常用于慢性腹瀉治療的一種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且有抗病毒治療功效的活菌制劑,因此可用于小兒遷延性腹瀉的治療,發揮抗病毒功效。匹多莫德則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調節劑,在抗病毒治療同時,免疫調節治療的功效發揮可運用此藥[4]。在本次研究中,為進一步明確免疫調節治療在對小兒遷延性腹瀉治療中的重要性,確定規范化的遷延性腹瀉治療方案,指導臨床用藥,我院采用匹多莫德與金雙歧聯合應用對小兒遷延性腹瀉患兒進行治療,效果理想。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診的遷延性腹瀉患兒79例,均符合《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中關于遷延性腹瀉的診斷標準[5]。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兒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9例,年齡1~3歲,病程2~6天;對照組40例,年齡1~4歲,病程2~5天;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及大便次數、大便性狀、細菌培養情況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過我院的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補充電解質、維生素及糾正酸堿平衡的對癥支持治療措施實施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應用金雙歧片進行治療:金雙歧片(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80004,36片/盒,批號20170202)每日3次,每次2片;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給予患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25,規格2g:0.4g,批號20170122)口服,每次0.4g,每日1次。所有患兒均進行為期2周的治療,進行1年的隨訪調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并在治療前和治療7d后,檢測患兒IgG、IgM、IgA、CD3+、CD4+、CD8+及CD4+/CD8+水平,觀察治療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療效評價標準[6]:治療7d內糞便的性狀及次數均恢復正常,各項臨床癥狀均消失為顯效;治療7d后,癥狀得到明顯好轉,大便次數明顯減少為有效;治療后癥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為無效。有效率=(顯效病例數+有效病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兒癥狀改善及復發狀況分析 觀察組患兒的止瀉時間、腹脹消失時間、食欲不振改善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年,定期對患兒進行電話回訪;期間均無患兒隨訪脫落,觀察組患兒半年及1年復發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2.2 治療前后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T細胞亞群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gG、IgM、IgA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T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療效及不良反應 經治療,觀察組顯效、有效各18例,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18例,總有效率為75.00%;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027,P=0.0381)。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惡心、嘔吐等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用藥耐受性良好。
腹瀉是嬰幼兒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目前被公認的原因包括感染、營養物質過敏、免疫功能低下、腸道菌群嚴重失調等。臨床中可以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配合糞便常規、腸道菌群分析等來明確患兒的病因狀況,進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金雙歧是一種由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三種活菌組成的活菌制劑,可以在人體內正常生長、繁殖,從而改善患兒的腸道功能狀況;與此同時,可以清除和抑制腸道中存在的對人體有損害的細菌[7]。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僅對患兒的腸道菌群進行調整和改善,即單獨采用活菌制劑(金雙歧)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改善患兒的腸道菌群,可以幫助患兒建立自身的免疫防御機制,但是改善效果不佳。金雙歧治療過程中,輔助以常規的水電解質補充等對癥支持治療,僅是一種輔助性治療措施。在本次研究中也發現患兒經金雙歧聯合常規對癥治療,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5.00%,患兒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癥狀也出現了好轉。
多項臨床試驗顯示,遷延性腹瀉患兒常存在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狀態,患兒免疫功能的降低與患兒腹瀉反復發作密切相關[8-9]。匹多莫德是一種適用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用于預防急性感染、縮短病程,減少疾病的嚴重程度的免疫調節劑。其病理作用機制在于通過刺激人體的非特異性自然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來產生相應的效應。因此,匹多莫德在應用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體內的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刺激細胞免疫,對T淋巴細胞群產生的免疫因子產生影響[10]。在本次研究中也發現患兒經匹多莫德治療后,CD3+、CD4+及CD4+/CD8+水平明顯升高,且升高的幅度明顯高于僅采用金雙歧治療的患者,病程也明顯縮短,患兒的止瀉時間、腹脹消失時間、食欲不振時間、體溫恢復時間明顯短于金雙歧治療,療效明顯提高;且預后狀況良好,半年、1年復發次數明顯降低。進一步證實了匹多莫德在對遷延性腹瀉患兒治療中的良好作用。此外,藥理毒理學研究顯示,匹多莫德的急慢性毒性反應均較弱。在本次研究中也發現加用匹多莫德治療的患兒也未發生不良反應,用藥耐受性良好。
本研究顯示,匹多莫德聯合金雙歧治療遷延性腹瀉患兒,可顯著縮短病程,提高患兒免疫功能,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中作為標準化治療方案用藥。
[1] 吳敏.小兒腹瀉86例綜合診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19):57-58.
[2] 黃志華,劉艷.兒童慢性腹瀉的病因分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9):1441-1443.
[3] Kim HM, Youn CH, Ko HJ,et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ood Level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and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J].Korean J Fam Med, 2016;37(05):267-272.
[4] 尹四華.兒瀉停顆粒聯合金雙歧片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36):308-308.
[5]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消化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08):634-636.
[6] 江米足.慢性、難治性腹瀉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03):201-203.
[8] 居星耀,袁新華.匹多莫德、葡萄糖酸鋅、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治療嬰幼兒遷延性慢性腹瀉的療效觀察及對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16):2494-2497.
[9] 周建坤.匹多莫德聯合復方嗜酸乳桿菌對小兒β-內酰胺相關性腹瀉免疫功能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11):1582-1584.
[10] 殷朝陽,陳瑤,趙婷,等.小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采用匹多莫德治療的效果及對免疫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2):1221-12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