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瑤 賈永峰 吳鶴翔 田玉梅 林蘭華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學生對進行在線課程學習是否滿意,是反饋在線課程實施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從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在線課程學習的滿意度,處理好在線課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改善在線課程的學習效果具有現實意義。以《工程力學》為例來調查在線課程的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和存在的問題,為改善在線課程學習滿意度提供參考。
滿意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種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態度或者感受,它直接反映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希望達到的滿意程度。滿意度是個人追求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是實現目標的心理渴望。這種渴望的形成能讓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影響在線課程學習滿意度的因素是有很多方面,研究者不同,分析的角度就不同,對滿意度的構成要素的分析也就不同。根據我校在線課程建設和使用的掌握情況看,影響在線課程學習滿意度的因素大體包括課程信息、教學資源、交流討論、平臺使用等四個方面。
課程信息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課程說明的準確性、課程大綱的完善性、考核手段的多樣性和參考資料的全面性,豐富的在線學習課程信息應該能夠滿足學生對本門課程認知需求,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趣味性,成為互動性很好的學習活動,保證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步調一致。在線學習的優點是靈活的學習時間和地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有利于讓學生合理的利用學習時間,因此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滿意度。課程信息是學生建立在線課程學習興趣前提,只有內容詳實、設計合理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
在線課程教學資源是影響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由于在線課程屬于網絡教育,教師和學生并不是面對面授課,所以學習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課程資源中的教學視頻是在線課程滿意度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教學資源首先要對學生自學工程力學這門課程有輔助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了解發現,教學資源質量的高低是學生選擇在線課程學習的重要因素,也直接關系到課程網絡平臺的使用情況。盡管我校教務處聘請的在線課程技術支持人員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來配合教師共同維護學習平臺的使用,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反饋學習效果不理想。導致這一現象存在的原因是在線課程建設不可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把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整合到在線平臺學習中,這也是學生不能全心投入在線學習的主要原因。
在線學習的交流討論主要有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習內容之間三類。雖然在線學習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不通過面對面也能進行教學活動,達到改善學習效果的目的,但也存在一定問題。在線課程的學習過程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得不到及時的交流,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因此,在線課程學習過程的交流討論,成為影響學習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生對在線課程的學習都是以網絡學習平臺為載體進行的,在線課程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是對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平臺建設越完善,學生對在線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滿意度也就越高。平臺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來建設,既要保證教師能在學習平臺上進行教學資源管理、學生學習進度查詢和批改作業等教學活動;又能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學習資源作為參考,通過登錄在線課程網絡平臺進行信息修改、與教師積極交流、提交課后作業等操作。
《工程力學》課程是我校土木工程學院為工科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在線課程的學習內容是平臺上的教學視頻,方式以在線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課堂面授為輔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計劃時間內完成課程學習。教師注重在線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引導和支持,為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良好的環境。要求學生掌握的前期課程是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后續課程提供必要的基本理論和計算方法。
根據《工程力學》在線課程實際建設情況,以我校16級交通運輸類專業3.4班的學生為對象,對60名學生進行在線課程的學習滿意度問卷調查。問卷總共25題,通過網絡工具“超星學習通”進行實施。問卷的設計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信息方面問卷項劃分為課程的靈活性、實用性和全面性三個方面;2)學習資源方面問卷項考慮了課堂資源和課后資源兩個方面;3)交流學習方面問卷項主要從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兩個方面設計;4)平臺使用方面問卷項主要從學習平臺的穩定性、便捷性、有效性三個方面設計。
3.3.1調查數據概述
此次在線課程的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共發出60份,回收60份,有效問卷58份,無效問卷2份。統計數據時,滿意程度分為五個等級: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很不滿意。
3.3.2資源情況分析
在線課程教學中的學習資源主要有視頻案例、動畫演示、單元測試、考試真題、閱讀材料、參考文獻等板塊,通過對各種資源的使用情況調查發現,學生選擇最多的前三項分別是:視頻案例、考試真題和動畫演示,參考文獻是學生在線學習資源中利用率最低的一個板塊。
3.3.3交流情況分析
問卷調查顯示,教師能夠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是學生期望的交互方式;78%的學生認為,作業區內教師對作業的批語對學生學習有很大幫助;在討論區提出的話題,75%的學生能與其他同學展開激勵的討論,有的同學更關心的是教師能否對提出的問題及時作出回應。從調查的數據發現,學生在線學習的時間不統一,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而且遇到難題提問時,教師和其他學生不能及時回應,缺乏交流的動力。
3.3.4平臺情況分析
從調查結果可知,學生對視頻播放的滿意度為一般,部分學生反饋流暢度不夠,畫面不清晰,平臺對視頻資源的支持需要改進。從對學習的時間段調查可知,43%的學生選擇在晚間7點~9點這個時間段進行在線課程的學習。整體看,學生對學習平臺的使用情況比較滿意。
大力推進在線課程建設和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主動性,而在線課程的學習滿意度又是衡量在線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因此只有不斷地對學習滿意度進行調查和反饋,才能更有效地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1] 李明輝.網絡環境下學習滿意度、知識掌握及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2010.
[2] 趙國棟,原 帥.混合式學習的學生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學教學網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0(6):32-38.
[3] 王 純.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設計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4] 惠兆陽,梁 玉,李淑娟.學生進行網絡在線學習的障礙:因子分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3):49-55.
[5] 王耐寒.網絡教育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