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偉男 師堯 徐伶利
摘 要:圖們熱電聯產項目的建設,實現網源一體,統一熱源,統一管理,節能減排,提高供熱質量和供熱安全,避免大量燃煤小鍋爐排放的污染物,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提高空氣質量。作為規劃選址,全面準確闡釋項目建設必要性、選址原則、選址前提、選址評價,從而得出選址結論和建議。
關鍵詞:熱電聯產;規劃選址;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志碼:A
圖們熱電聯產項目建設為滿足中心城區集中統一的熱電聯產熱源替代分散式小煤鍋爐的需要,實現網源一體。廠址擬占地7hm2,為4×15MW次高壓背壓式熱電機組,配備4×100t/h燃煤鍋爐,供采暖供熱面積600m×104m,年供電/供熱量1.93×108kWh/299.55×104JG。
1 建設必要性
本項目是采用背壓式熱電機組的熱電聯產項目,是既產電又產熱的先進能源利用形式,與熱電分產相比具有很多優勢。項目建設為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口岸城市發展營造良好的軟環境,促進圖們市的改革開放進度和口岸城市的經濟發展;對出臺國家嚴厲的節能減排的政策積極響應;項目對提高供熱質量和供熱的安全性;對落實圖們市城市總體規劃、供熱專項規劃和集中供熱框架協議和和拉動圖們市的區域經濟發展,其建設是完全必要的。
2 選址原則
2.1 依據政策,符合規劃
按照國家法規和相關產業政策,依照《圖們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和《圖們市中心城區供熱專項規劃》以及相關的城市規模、資源等外部條件,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實際出發,貫徹產業政策和相關規定,注重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全面論證并評價用地適應性,從實際出發,嚴格依照總體規劃,提出選址結論與建議。
2.2 以熱定電,適度規模
從圖們市實際出發,以供熱為主要任務,滿足居民生活、公共設施和工業廠礦對供熱的需要,建設規模要依照熱力市場和電力市場的發展需要,合理控制,突出節約能源、保護環境與經濟效益和諧統一,近期遠期相結合。
2.3 外部用地條件指向原則
供熱區域指向原則,項目熱電供應區域主要為中心城區,通過管網向圖們市中心城區供熱供電。項目選址應靠近供熱負荷中心區域。優地指向的原則,廠址本身應較平緩開闊,盡量減少山體開方量,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適宜。地基承載力應該能滿足擬建項目的要求,嚴防選在斷層、巖溶、流沙層和礦床上、洪水淹沒區、已采礦坑塌陷區、山體滑坡下以及泥石流影響區。
2.4 環境交通市政要素指向原則
環境指向原則,擬選址熱電聯產用地應該盡量較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有效協調項目產生的廢水、廢氣及廢物等。交通指向的原則,原料及廢渣主要以汽車運輸為主,因此,應該盡可能布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并盡量接近公路干線布置。市政配套指向的原則,需要滿足供電、通信、排水、供熱、道路、環衛等市政方面的要求,能有利的排放廢水、廢物等。
3 選址前提
3.1 地處長白山余脈低山盆谷地,山脈縱貫南北,山多、水多,建設用地十分有限。
3.2 中心城區包括三大供熱分區,本項目需要考慮靠近供熱負荷中心,因此距離主城區應較近,縮短供熱管網,提高供熱質量,減少熱損失。
3.3 考慮燃料供應及灰渣的運輸條件,選址需要對外交通道路;考慮項目產生的煙氣污染物,選址應與居住區等生活功能保持一定距離,位于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并且廠址應有利于大氣擴散條件。
4 項目評價
項目評價包括項目規劃適應性評價、項目用地自然條件評價、項目用地的建設條件評價、項目用地的環境條件評價等。
5 建設用地選址結論
5.1 符合規劃和政策
《熱電聯產管理辦法》中要求“嚴寒、寒冷地區優先規劃建設以釆暖為主的熱電聯產項目,替代分散燃煤鍋爐和落后小熱電機組”。本項目選用熱電機組集中供熱,替代現有城區內的在用小鍋爐分散供熱,熱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節約能源,響應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實現節能減排。大氣污染物擬采用超低排放標準,避免了大量燃煤小鍋爐排放的污染物對圖們市城區造成污染,提高空氣質量。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對落實國家嚴厲的節能減排政策,改善圖們市的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5.2 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節約用地
本項目選址嚴格按照《圖們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的用地性質及位置。用地現狀為耕地,位于規劃的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以內,為占用基本農田。同時結合《圖們市城市供熱專項規劃》中供熱設施布局。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推進總體規劃中供熱工程建設和供電工程建設的內容,對總體規劃的實施起到了有效的推進作用。有可供選擇利用的固體廢棄物存放、利用方式,有豐富可靠的原料供應市場,有充足可靠的水源、電源,有便利的外部交通運輸條件和交通聯結條件。
5.3 項目用地條件有待進一步明確
項目建設用地范圍內尚未發現壓覆國家規定的重要礦產資源以及文物,廠址所在區域內無自然遺產、歷史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區等分布,但需要進行地質勘查,明確項目的工程地質條件。
5.4 項目環境條件滿足
項目在施工和運營期間采用先進的工藝、設備與技術,在嚴格管理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可在相關規定許可范圍之內,因此工程建設和生產運營不會對公眾利益造成損害。
綜上所述,在項目用地條件滿足的前提下,本選址是可行的。
6 建設用地選址建議
6.1 做好防洪排水設施建設
廠址東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排洪溝(打靶溝),水排入嘎呀河。該排洪溝無防洪堤,排洪溝上游的后安山村有一小型水庫。據了解2016年超百年一遇洪水期間,由于排水不暢,排洪溝兩側的污水處理廠和本項目的廠址區域均被淹。因此,廠址建設需要采取相應的工程技術措施,設置防洪排水系統以防內澇。
6.2 做好固體廢棄物的外運
本工程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灰渣等,在實現全部廢物利用的同時,為防止運輸過程中的飛灰對環境的影響,運灰應采用密閉式專用車輛。加強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保證粉煤灰綜合利用的合理順暢,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同時做好廠區內暫存貯灰渣庫的環境影響措施。
6.3 做好除塵、脫硫、脫硝、降噪的設備建設
本項目建設中建議同步建設鍋爐煙氣除塵、脫硫、脫硝設施,確保邊境地區空氣環境質量標準不受影響,確保項目建設符合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要求。對產生較大噪聲的設備,擬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后,電廠噪聲對環境的影響可得到有效控制,其廠界噪聲達到標準限值的要求。
6.4 加強項目施工期、運營期環境影響的控制與管理
工程施工和運營期間對環境造成一系列影響,為消除、降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應從水土保持、防塵降噪、綠化等方面采取對策,減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6.5 加強廠區防火措施,按規范要求配置消防裝備
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為原則,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和《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進行廠址的設計布局,建、構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消防的規定,并配置消防設施。
6.6 做進一步的地質勘查和防護
在進行施工圖設計之前,要根據熱電聯產項目總平面單體位置及單體結構形式的要求做進一步詳細勘查,同時做好廠區內豎向規劃設計,協調處理好廠址排水防澇系統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 GB/T51074—2015,城市供熱規劃規范[S].
[2] GB/T50293—2014,城市電力規劃規范[S].
[3] 熱電聯產和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建設管理暫行規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