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建華神經內科主任,第二軍醫大學眩暈診治中心負責人。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神經病學青年委員。長期從事神經內科一線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熟練掌握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在眩暈疾病、睡眠障礙和腦膜癌病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尤其在眩暈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展了前庭陣發癥、后循環缺血、偏頭痛性眩暈、上半規管裂等眩暈疾病的診斷及治療。2004年起開設眩暈專病門診,2008年起開設眩暈特需門診。
出診時間:每周星期二下午、星期三上午出診。
在神經內科門診中,患者常常主訴頭暈目眩。到底什么是頭暈?頭暈和眩暈一樣嗎?
其實頭暈是一組癥狀群,根據患者描述感受的不同,將所有眩暈/頭暈分為以下4種類型:
【眩暈】是對空間定向障礙產生的一種運動錯覺,是患者主觀空間定向覺錯誤,是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空間關系在大腦皮層的失真反應,患者最常描述為自身或外界環境出現旋轉、翻滾樣感覺,有時也可以描述為向一側傾倒感覺。出現眩暈發作時患者常常伴有惡心、嘔吐和步態不穩等癥狀。
【頭暈】也稱為頭昏,概念相對比較含糊,是4種類型中最無特異『生的,不論對患者還是對醫生來說都很難精確描述?;颊叱C枋鰹轭^重腳輕、身體漂浮、行走搖晃、頭昏腦脹、頭昏沉沉、腦子不清晰、喝醉酒樣或眼花模糊等。與眩暈最主要的區別是此時患者無自身或外界環境的運動錯覺,通常也不伴有惡心、嘔吐等自主神經癥狀。
【不穩】指在行走時出現不穩、不平衡感或者要摔倒的感覺,此類患者在夜間行走時癥狀明顯,而躺、坐時一般無不穩癥狀,也無天旋地轉的眩暈。
【暈厥前】指大腦血液供應普遍下降后出現眼黑、快要失去意識知覺、即將暈倒的感覺,嚴重者出現意識喪失、跌倒。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癥狀分類,主要是因為“暈”只是一個癥狀,而不是—個病。很多疾病會引起暈,用這樣的癥狀分類,每一類型的“暈”代表不同的疾病范疇,這樣的分類有利于醫生進一步查找患者的確切病因:當患者主訴為眩暈時,主要是源于前庭神經通路受損后出現的一系列疾病;而患者出現頭暈頭昏癥狀時,除了小部分是患者眩暈癥狀減輕后出現的殘留不適,更多見的是與抑郁、焦慮和恐懼等精神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疾病如貧血、低血糖、肝腎功能不全等相關。
出現不穩時主要與患者深感覺、小腦共濟功能、錐體及錐體外系損害等神經系統疾病相關,小部分與前庭功能顯著下降特別是雙側前庭病有關;暈厥前主要與心血管功能下降相關,如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壓、血管迷走神經反射過強、心臟瓣膜疾病等有關。
這里必須強調一下,眩暈/頭暈只是患者的主觀描述,每個人對暈的感知不同,對暈的描述也不一致。很多患者常常無法準確描述,即使同一個患者前一次與后一次的描述也可能不一致。有時候醫師的誘導也可能影響患者的描述,當患者在被問到“暈時看東西轉嗎”?作者體會為數不少的患者會回答“好像有點轉”。而且同一個患者可能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暈”。因此臨床上醫師會在詳細的問診和體格檢查后,再加以區分患者“暈”的描述到底屬于哪一類。
同時要強調:我們所說的眩暈疾病,一般指累及前庭系統,患者有各種移動錯覺的真性眩暈,而絕大部分頭暈、不平衡和暈厥前都不屬于真性眩暈范疇。只是這樣的患者也常常來眩暈門診就診,而在門診時醫師也常常需要鑒別這些癥狀和疾病。最后應看到這四者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這中間存在著很多交叉和重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