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紅
(云浮市云浮中學,廣東 云浮)
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思維品質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從總體上看,當前高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與立德樹人的要求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還存在一定差距。
1.由于當前英語語篇教學形式單一,教師在英語語篇教學中受傳統英語語法教學影響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關注如何提高解題的技巧與策略,標準答案一統天下。
2.教師在課堂上用自己的預設問題代替學生的思維過程,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批判性思維沒有給予足夠的賞識,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中學是思維品質發展的重要階段,文本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載體,通過文本的深入解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課堂語篇教學中,老師需要把教學重點從詞匯和語法轉到詞匯、語法背后的文化概念上,理解文本背后的意義所在,更好地把握語法學習、文本結構和主旨思想三者之間的關系。
筆者以人教版必修4第一單元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為例,闡述高中英語文本解讀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影響。
筆者首先深入研讀文本,挖掘文本的育人價值,從發展學生思維品質方面入手,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并基于教學目標設計了五個層次的教學活動,通過聽、說、讀、寫、看逐步展開;客觀分析學情,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深刻理解課堂教學的文體解讀對于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意義。
文本解讀:整個單元緊扣“女性”這一中心話題,通過介紹幾位生活在不同國度的杰出女性,探討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價值和貢獻,關注她們所面臨的困難,謳歌她們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成就。學習本單元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婦女的社會角色的認識,培養學生(尤其是女學生)的自信心、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和社會觀。
本篇文本是本單元的第二篇閱讀材料,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科學家;文本的類型是介紹性文章。文本是介紹一位杰出女性——林巧稚(我國著名的婦科疾病專家),她以其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她關注貧窮的婦女和母親,尤其是農村婦女,她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人民敬慕。
本篇文本的重點詞匯主要涉及疾病、治療等,如:sickness,intend,deliver,devote,consideration,carry on,句式主要涉及治病和社會貢獻等,本文的內容為一位即將畢業的學生在選擇未來大學要學習的專業中遇到的思考,這篇文章不僅僅要讓中學生了解一位中國杰出女性林巧稚的生平,更重要的是它在如何選擇未來職業的問題上給予中學生一定的啟發。
解讀文本的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云浮中學高一10班學生55人。該班學生是文科的學生,整體思維較活躍,除了2~3名學生英語成績比較突出外,大部分學生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在55名學生中,有6~8名學生英語基礎相當差,需要從最基礎的英語開始學起,在高一學習的一個半學期中,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較高,刻苦努力,但英語基礎還是較為薄弱,詞匯量沒有達到高一學生應有的詞匯量。整體來看,該班學生能用英語簡單地提取信息、處理信息,并用英語簡單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多數學生在整合知識、邏輯推理和分析論證觀點,運用英語連貫地描述事件、闡釋意義的能力方面還比較弱。此外,學生對林巧稚醫生及其貢獻了解不多,對做研究的步驟了解不全面;學生缺乏深層思維能力的鍛煉,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拓展思維。
本篇文本的解讀目標是:
經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列舉出林巧稚所取得的成就;
(2)用恰當的形容詞來描述林巧稚的個性與品質;
(3)了解女性在過去的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平等現象;
(4)總結優秀女性科學家的精神是要有愛心、有使命、有擔當,并啟發自己未來的擇業方向。
本篇文本的解讀難點:
學習林巧稚在學習上的認真和努力、在工作中的執著和無私,有愛心有擔當,總結出杰出女性的優秀品質,達到對擇業觀的正確理解。
Step 1.Lead in
1.Give the Ss a few minutes to read and listen to the text(skimming).
2.T shows a picture of Lin Oiaozhi and talk about her.
Q1:What does she look like?
Q2:Do you admire her?
Q3: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A question?A suggestion?A decision?
利用圖片創設情境,引出主題。激活學生背景知識并引出學生問題,形成閱讀期待。從學生已知挖掘學生未知來提高語言能力。
Step 2.Reading
T invites Ss to read the first two lin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ext and ask Ss:
Q1:What subjects did the writer enjoy at school?
Q2:How does the writer develop this passage mainly?
T encourages the Ss to find out something about the small book that doctor Lin wrote.

從文章作者入手,關注文章體裁,了解文章結構,為學生提取和歸納基本信息作準備。
Step 3.While-reading
1.T asks Ss to read through the text and then work in groups to summarize what made doctor Lin succeed and the three achievements of doctor Lin.
2.T encourages to raise questions from the text and try to solve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3.Ss draw the conclusion:
What are the qualities that a doctor should have?
Encourage Ss to write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s many as possible.

深度理解文本內容,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詞匯的學習,在活動中訓練思維與表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出問題,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歸納文本信息,解決問題,體驗作者的思維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從語言的輸入到語言的輸出,提取概括信息,描述闡釋意義,這都有利于學生提升語言能力。利用結構圖分析、概括并整合信息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Step 4.Reading
1.Retell the text and fill in the blanks.
Ss check their answers with their deskmates.
2.Back to the key point of the text:
What did the writer decide to study at university?
引導學生概括總結所學內容。回歸本課中心話題,解決作者心中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林巧稚優秀的品質。
Step 5.Voice your opinion
1.T introduces another woman scientist:Tu youyou watch the video.
2.T encourages Ss to think about their future career choosing and try to make a simple mind map.
3.Ss share their mind map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4.Famous quotes from Marie Curie.
創設真實的場景,在課堂的高潮部分加入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領獎的現場視頻,用《我愛你中國》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了解屠呦呦女士的偉大貢獻,探討科學家的品質,深化了主題意義,加強德育浸潤,體現遷移創新。再次喚起學生思考對社會作貢獻和未來的擇業,并聯系生活實際提出自己的觀點。
Step 6.Summary&Homework
1.Write a description of the woman who you are familiar with.(for example:grandma,mother,sister,a friend,a famous person)
2.Tell what qualities the woman has.
拓展話題內容,鞏固課上所學。回顧前面提出的問題,梳理所學內容,引發更多職業選擇的思考。
筆者通過對文本的深入解讀,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發掘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運用簡潔、有效的方法帶領著學生從淺層的閱讀過渡到深層的閱讀,引發了學生更多的深思,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享受到了英語帶給他們的美妙之處,更重要的是突出強調學生的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使學生對社會有了更多責任感和無私擔當的精神。通過文本的深入解讀,真正挖掘文本的育人價值,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從而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