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 曉 雷
(山西省公路工程監理技術咨詢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凝結的過程,水化熱的放熱導致澆筑混凝土內部的不穩定,混凝土的溫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是不均勻擴散的,容易出現兩極化的高溫和冷卻。高溫混凝土會產生膨脹,低溫混凝土會產生收縮,兩極的變化會引起混凝土內部的應力,當溫度變化產生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極限值時,混凝土將產生裂縫,影響結構的質量。因為有害裂縫對結構施工質量的影響,本文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適宜溫度為例進行了探討,減少變形引起的裂縫,確保橋梁通用的控制措施,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
在水泥水化硬化的過程中,在最初的幾天里,大量的水化熱產生,混凝土的溫度上升,水泥中會產生很大的熱量,大體積混凝土的體積大,熱量分散比較困難。隨著混凝土在水化過程反應的結束,混凝土內部溫度由高溫逐漸向低溫進行冷卻階段,但是混凝土內部的熱量一般無法通過空氣排出,只能通過與混凝土接觸的地表排出,因此混凝土內部必然會存在冷熱不均勻的情況,這樣就會出現溫度差,溫度差異會造成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出現約束力,導致混凝土內部熱脹冷縮,隨著混凝土齡期的增加,拉應力變大,混凝土就會出現裂縫現象。同時,混凝土中的溫度會急劇上升。通常對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3 d~5 d內溫度會上升到最大值,表面溫度與內部溫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會有溫差變化。溫度變形程度大于混凝土粘結變形程度,會引起混凝土裂縫,進而引起橋梁施工質量問題。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外界溫度可直接決定混凝土的溫度,如果混凝土的外部溫度很高,也會使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過高,一旦外部溫度降低,混凝土內部和外部就會產生較大的溫差導致混凝土開裂。
一般情況下,橋梁基礎部分和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會同時施工,如果溫度發生變化,就容易出現下部地基的約束而很難形成外部約束力,因為剛剛澆筑完成的混凝土還沒完全成型,無法適應大的溫差變化,應力松弛程度很大,此時混凝土的壓縮應力很小,拉應力差就容易造成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形成。
澆筑混凝土后容易產生塑性變形。混凝土里有很多氣泡,如果混凝土濕潤程度不佳,異常干燥,會使水分蒸發,造成干燥收縮。通常情況下,大體積混凝土的表面干燥速度很快,這一原因也容易導致大體積混凝土開裂。
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裂縫不僅受應力狀態的影響,外界的各種因素都會引起混凝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表面裂縫,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處理,也會對橋梁造成影響和危害。橋梁大體積混凝土一般會出現貫穿裂縫和深層裂縫,無論是哪一種裂縫都是非常危險的,這兩種裂縫都會使橋梁結構出現損壞,甚至導致橋梁出現斷裂。那么,在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控制,同時我們發現混凝土裂縫主要是由于溫控技術不到位造成的,總結分析橋梁大體積混凝土出現事故的原因,大多數都是由于裂縫溫度控制設計沒有做好造成的,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施工控制。國內外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了嚴重的裂縫的案例有很多,接縫的狀況影響到工程的使用,因此必須采取補救措施。過去,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主要出現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近年來,隨著建筑材料的發展,建筑技術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隨著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斷提高,混凝土建筑結構尺寸不斷加大,今后,大體積混凝土也將在交通和市政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許多混凝土結構在交通和市政工程中的應用是大規模、大工程量混凝土的發展,如昆明—南寧鐵路,復雜的地質條件下的大型橋梁基礎大多采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基礎上,單一的混凝土澆筑是3 000 m3,橋梁工程是交通工程中的咽喉工程,是極其重要的工程。橋梁基礎工程質量狀況對大橋安全運營的影響非常重要,混凝土在持續灌注設計中的作用是有特殊設計要求的,如連續灌注、不留后澆帶等。
泵送混凝土水灰比最合理值約為0.6,合理把握混凝土坍落度的情況,并根據實際工作情況,為解決坍落度問題,應合理選擇減水劑。根據坍落度條件,在減水劑中加水。在施工前,我們必須準備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在一般的澆筑混凝土時,應根據分層澆筑的具體情況,進行兩次澆筑,各層之間的澆筑時間進行有效控制,防止出現裂縫。在分層澆筑面上設置集水坑,并用泵吸水池把不需要的水都排出來。混凝土施工要滿足強度要求,室外溫度應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樣我們才能進行結束工作。另外,根據冷卻水混凝土溫度的具體情況,對冷卻水管進行調節。
1)采用合理的結構形式和合理的劃分。在混凝土施工中允許水平施工縫時,應根據溫度設置,對裂紋的要求進行劃分,建立必要的連接。
2)大體積混凝土設計應選用中、低強度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在C20~C35范圍內,避免使用高強度混凝土。
3)鋼筋的合理分布和最小直徑緊密間距布局,加固10 cm~15 cm處直徑8 mm~14 mm之間的間距比較合理,整段配筋率不小于0.3%,適用于0.3%~0.5%之間。力桿可以滿足結構要求,不再增加溫度桿,不能起反加固作用,應增配溫度筋,變截面處配置加強分布筋。
4)在改善結構的約束不影響使用時,混凝土墊層應設置滑動層。
為了有效預防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首先要加強對其溫控監測。依次根據底部、中間、表面的監測順序,科學合理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溫度測量過程中,測量點之間的距離應根據國家的嚴格標準,控制在5 m范圍內,采取預留孔的形式,在每個測量孔上放置相應的監測點。選擇測量工具時使用半導體液晶顯示溫度。混凝土溫度測量時應注意溫度的變化,如果溫度較高(溫差不小于23 ℃),應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覆蓋率降低混凝土溫度。具體的地方在冷卻狀態和混凝土溫度不低于25 ℃時,必須采取合理措施。提高溫度的方法是保持混凝土的溫度,通過維護技術是為了增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因此對于混凝土施工來說,此項技術非常重要。
在橋梁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溫控監測或者施工技術存在問題,大體積混凝土經常會出現裂縫現象,而一旦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不僅會造成橋梁的質量出現問題,嚴重的會造成橋梁垮塌,影響道路行車安全,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因此國家和社會非常重視橋梁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與裂縫預防技術,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在施工階段應采取合理措施做好溫控,做好混凝土的常規溫度檢測,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制定完善的施工措施,做好大體積混凝土的防裂技術,保障橋梁道路的安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