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乃波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人民政府

民以食為天,食品產業事關人民大眾。近年來,蘇北地區不少市、縣區規劃建設了一批食品產業園區。筆者從總體上分析,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規劃建設起點低、項目集聚要素雜、企業發展質效差、食品園區無特色等。究其原因就是有些地區缺乏規劃高起點意識,食品園區搞成小而全;缺乏項目大布局意識,食品園區承接項目散而亂;缺乏質效上水平意識,食品園區入駐企業質效差而低。以蘇北某地區一個食品產業園為例:該食品產業園占地面積近1萬畝(1畝≈0.067公頃),2015年啟動一個行政村整體拆遷,近8 000畝基本農田改成食品產業園區用地。該食品產業園規劃成三個片區:一是食品加工區,二是功能服務區,三是生態農業觀光區。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浪費,在食品產業園入駐項目中,有占地1 000畝以上的農業種植項目,有占地只有幾十畝的食品加工項目,三年來入駐企業不足12個。園區企業經濟效益低下,對地方財政貢獻差,有的項目連基本的土地租金都難以支付,園區整體運營不夠理想。
蘇北地區怎樣新建食品產業園區呢?筆者總結在基層從事園區管理工作多年的經驗,談一談自己的思路。
首先是找準食品產業園產業定位。根據本地區自然、交通、人文、地理等資源優勢選擇好辦什么樣的食品產業園區。在各方面資源要素較好的地區,可選擇新上純食品加工產業園區或食品機械制造加工園區。條件稍次一點的地區可選擇新上生態農業食品產業園區或田園綜合體食品產業園區。其次是高起點規劃建設食品產業園區。食品產業園區定位后,接下來就是做好規劃建設食品產業園區工作。以新上食品加工園區為例,一是做好食品產業園區規劃設計工作。聘請省級以上有資質的規劃設計院,做好食品產業園區總體詳規,并邀請行業專家進行評審,出臺較為詳細的食品產業園區規劃文本。二是做好食品產業園區基礎投入。按照園區內通水、通路 、通電、通熱、通天然氣、通訊(網絡)、通有線電視、通雨水管道、通排污管道、平整土地“九通一平”的標準,做好食品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三是做好食品產業園區附屬設施投入。根據食品產業園區內總體設計排污量和垃圾量,建設好污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四是規劃建設產業園服務中心,物流配載中心工作。服務中心建設涵蓋辦公、生活等服務功能設施,綠地、廣場、商務接待、醫療、停車場等承載配套設施都應認真規劃設計。辟設物流配載中心,做好食品產業園區貨物流通服務。
根據食品產業園區定位,對口招引適合食品產業園區功能定位的項目入駐食品產業園區。以食品加工園區項目招引為例。首先,要設定項目入駐門檻。一般是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且畝均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200萬元、畝均入庫稅金不低于10萬元的食品加工項目為條件,方可入駐食品加工產業園區。其次,做好食品加工園區入駐項目規劃布局。在食品加工園區內,根據規劃設計專辟農副產品加工區、水產品加工區、肉食品加工區、軟體飲品加工區。符合入園條件的項目,按專屬區入駐安排項目地塊。對工藝落后、高耗能、有污染、質效不高的食品加工企業一律不予接收入園。
首先,食品產業園自身上水平建設。在強化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強化智慧園區功能建設,建設食品產業園數據中心,搭建食品產業園數據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線上、線下服務。食品產業園服務中心,配備人工智能屏,為入駐企業全方位提供索引、引導服務。其次,強化入駐企業高質量建設。引導入駐企業新上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智能化生產設備,減少用工人數,減少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一是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集聚各種資源和力量,積極為食品產業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政策扶持、經貿合作、技術推廣、人員培訓、融資擔保方面服務和支持。二是設立食品產業園區融資擔保基金。地方財政拿出一部分資金成立融資擔保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貸款擔保、過橋等業務,滿足企業資金需求。三是組織會展交流。通過市、省食品產業產品展示會,擴大企業間的交流、培育一批新的增長點。四是加大食品產業園區技術創新力度。引導入駐企業加強高新產品開發、高新企業申報工作,協助企業創建自己的博士工作站,創新自主品牌。五是加大入駐企業政策扶持力度。出臺扶持入駐企業優惠政策。對科技含量高、出口創匯、質效好的重特大項目,要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六是強化園區食品安全監管。食品產業園區要專設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專項負責食品產業園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